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標普全球評級的搜尋結果,共174

  • 標普:印度2030躍第3大經濟體

    標普:印度2030躍第3大經濟體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在最新報告指出,印度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依然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主要經濟體,2030年前可望超越德國和日本,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大陸。

  • 標普:印度將在2030年前躍居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標普全球評級(S & P Global Ratings)在最新報告指出,印度至少在未來3年依然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主要經濟體,2030年前可望超越德國和日本,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大陸。

  • 標普:台灣大選 不會形成地緣政治新風險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5日指出,亞太區2024年經濟表現可能的不確定風險,台海關係是最顯著的地緣政治事件,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表示,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檢視三位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及公開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估計不會提出激進策略,不管誰當選,相信也不會把台灣推向啟動戰爭的風險境地。

  • 標普保險業風險資本更新準則 安全確認名單出爐

    全球經營環境近兩年大幅變動,全球信用評等機構機動調整評等內容,標普全球評級本月中旬,即針對各類保險公司的風險資本提出更新準則(方法論和假設),尤其產險對於巨災風險的資本承受度。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根據新準則重新檢視台灣業者,迄今公布有授評的保險公司,已通過新規定、並獲得確認,包括南山人壽、臺灣產物保險(臺產)、新光產物保險、華南產險。

  • 標普:房市恐重挫陸經濟成長

    標普:房市恐重挫陸經濟成長

     受到中國恒大等大陸地產商爆雷波及,大陸經濟欲振乏力。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最新報告預測,在房市下滑情境下,大陸2024年房地產銷售與2022年相比最多跌25%,跌至人民幣10兆元左右,將使大陸同年的實際GDP年增率降至2.9%。

  • 《國際經濟》扛不住高息 新興市場恐掀倒債潮

    標普全球評級公司(SP Global Ratings)警告新興市場企業難以承受融資成本持續上揚,恐將面臨倒債風險。

  • 美眾院再表決 力挽關門危機

    美眾院再表決 力挽關門危機

     避免美國政府10月1日停擺的臨時撥款法案,9月29日在眾議院闖關失敗後,眾議員30日(周六)進國會再行表決做最後一搏。美國財長葉倫警告,政府關門會讓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則稱,美國經濟雖受威脅,但不會危及主權信評。

  • 巨災頻傳 標普示警大陸保險業

     大陸京津冀地區近日發出140年來最大暴雨,造成嚴重災損。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接下來恐會有更多極端天氣,提醒大陸的財產險和意外傷害(P/C)險業者,應特別注意巨災事件頻率上升對承保業務所帶來的風險,北京暴雨事件可說是對大陸保險公司敲響了警鐘。

  • 標普:銀行業要提防五大風險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及灣台子公司中華信評共同檢視銀行業第三季景氣展望,75%評級展望為穩定,包括台灣在內,主要因利息收益率與換匯交易利得兩項強化,今年獲利能力提升,整體稅前平均資產報酬率(ROAA)提高到0.7%,但受到經濟成長轉弱,逾期放款將略增,壞帳率估連二年走高至0.4%,在信用成本增加下,融資成長率今年僅4.5%,為近三年來偏低水準,同時提出銀行業前景的五大風險。

  • 人民幣聲勢看漲!標普發警訊:美元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人民幣聲勢看漲!標普發警訊:美元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去美元化」浪潮不見降溫跡象。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首席經濟學家周二(11日)直言,美元的吸引力正在減弱,「美元將繼續是全球主要貨幣,但不再是全球主導貨幣」。

  • 今年GDP成長標普砍至0.5%

    今年GDP成長標普砍至0.5%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最新總經預測報告將2023年台灣GDP年增率,自3月預估的1.5%下修至0.5%,創標普估測值自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紀錄,台灣主權評等仍維持AA+。標普子公司中華信評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6日指出,台灣今年半導體庫存調整,以及出口大幅衰退,是標普對台灣總經前景顧慮的兩大因素。

  • 陸今年GDP成長 標普下調至5.2%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26日最新表示,將大陸今年經濟成長年增率預估從5.5%下調至5.2%。標普認為,大陸經濟復甦雖將持續,但投資和工業的低迷將拖累整體增長。繼多家投行之後,標普是全球第一家下調大陸今年GDP年增率預測的信評機構。

  • 標普下調中國今年GDP成長 預測至5.2%

    標普下調中國今年GDP成長 預測至5.2%

    標普全球評級表示,將中國今年經濟年增速預估從5.5%下調至5.2%,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將持續但並不均衡,投資和工業是拖累項。

  • 標普調升巴西評級展望 從穩定升至正面

    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S & P Global Ratings)14日將巴西長期評級展望從「穩定」調升至「正面」,以反映該國財政貨幣政策漸趨穩定、不確定性降低,有利於經濟成長展望。標普同時重申巴西債信評等為BB-。

  • 標普:大陸房市復甦受三四線城市拖累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Edward Chan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大陸三四線城市的疲軟狀態,將讓房地產市場復甦呈「L形」走勢。

  • 疫後亞太主權評等 信評業首看財政

     疫情解封恢復常態、各國政府開始正視「國庫」實力。全球二大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惠譽10日近乎同步公布對於亞太區經濟體的「疫後」主權評等檢視項目,標普把重點放在各政府的新借款,惠譽則緊盯外匯儲備等官方資金,以確定亞太區的主權信貸條件能走過疫後、順利恢復。

  • 《國際產業》遭降垃圾等級 日產風雨飄搖

    彭博社指出,正努力邁向汽車電氣化的日本日產汽車,慘遭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將其投資評等調降至垃圾等級。日產8日盤中股價,也一度大跌3.5%左右。

  • 公股行庫社會面優於民營銀行

     中華信評依循母公司標準普爾全球評級的ESG評比指數,檢視台灣銀行業與保險業的ESG信用指標表現,得出十分不同的結果,公股行庫在社會因素(S)獲得信用品質的正向支持,遠優於經常廣宣ESG成果的民營銀行。

  • 亞太永續債發行量 今年拚增2成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最新估測全球綠色、社會、可持續和可持續連結債券(GSSSB)市場,將在今年反彈,並達到9,000億美元至1兆美元的規模。這項預估數據來自標普《永續債券發行》2023年報告。其中亞太區GSSSB今年將有2成的成長率,可達到2,4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大陸、韓國、日本是三大發行市場,主要是低碳需求倍增導引了市場的成長趨勢。

  • 《國際金融》SP示警:升息恐傷日主權信評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指出,若日本央行未來萬一升息的話,日企無法吸收愈來愈高所需的資金成本,恐將影響到日本包括償債能力以及信用風險等,不同面向的國家主權信用評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