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標槍飛彈的搜尋結果,共54筆
國防部宣布2024年起將強化義務役1年役期訓練,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說,強化義務役訓練是提升戰力關鍵,將透過部隊遴選分發及精實訓練內涵,奠定防衛戰力基礎。以實戰為核心:近戰格鬥、各種姿勢實彈射擊、戰災/天災搶救等。
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邀請國防部進行專案報告及備質詢,朝野立委都關切我軍購進度。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昨證實,空軍向美採購的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已經抵台部署,空軍參謀長黃志偉則表示不方便透露型號,但比美軍好一點。另外,李世強也透露,國防部正在接洽100枚「愛國者」(Patriot)防空飛彈及雷達和支援裝備軍售案。
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邀請國防部專案報告及備質詢,朝野立委都關切我軍購。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今證實,空軍向美採購的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原訂於明年交付,日前已抵台部署;空軍參謀長黃志偉則說,型號不方面透露,但「比美軍好一點」,是改良的型號。
有關台美多項軍售延遲交貨一事,國防部認了。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昨天表示,美對台軍售案,受到俄烏戰爭、疫情封控等因素,確實會造成一些影響,但國軍並不會以此為理由毫無作為,而是會與美方共同努力,審慎嚴謹的管制、解決所遭遇的困難。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269旅22、23日在屏東三軍聯訓基地,實施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操演,包括各式火砲、陸航AH-1W攻擊直升機、戰甲車及標槍飛彈都投入演訓,展示部隊強大火力。其中,在俄烏戰爭中表現亮眼的標槍飛彈也參與演訓。而國軍向美國繼續採購的400枚標槍飛彈,預計12月首批交貨。
台海軍事情勢升溫,國軍對美軍購案傳出交貨延宕狀況,針對訂購的460枚拖式飛彈、400枚標槍飛彈今年都沒到貨,1枚飛彈都沒交,國防部長邱國正昨表示,俄烏戰爭、疫情確實造成影響,明年會補過來。陸軍參謀長章元勳說,美售我陸軍250枚刺針飛彈,美方承諾,2025年可一次全數交貨;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說,海軍採購的250枚刺針飛彈,也是2025一次全數交貨。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今天開始審查國防預算,朝野立委均關注軍售與自製軍購案多項計畫延宕。國民黨立委溫玉霞提案指出,美國售我高效能反裝甲飛彈(拖式飛彈),依計畫今年要交460枚飛彈,目前卻1枚未交;另今年要交400枚標槍飛彈,現亦未交1枚,將延後至明後年各運交200枚。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已超過8個月,隨著戰事持續擴大與戲劇性的變化,多種武器在戰事中爆紅,也有不少表現意外地糟糕。美國雖然砸下大量資金協助烏克蘭抵抗入侵,未來僅在軍火市場上的收益就難以估計;俄羅斯武器表現不佳,國際地位大跌,戰後肯定會失去大量軍火客戶,預料有相當大的部份會轉向中國,一些規模較小的軍火工業後起之秀也會趁勢崛起。戰爭結束後,全球軍火市場將出現大洗牌,亦將大幅改變現在的地緣政治格局。
陸軍第8軍團裝甲564旅6日晚間在恆春三軍聯訓基地執行「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1-5、6號操演」,本次實彈測考出動包括M109A2自走砲、CM11戰車、CM32、33、34裝步戰鬥車,及AH-64E阿帕契直升機從空中發射30鏈砲,並有狙擊手持國造T93K1狙擊槍及標槍飛彈參與演練,夜攻任務目的是先驅離敵方警戒部隊,7日早上再由主要部隊對假想敵營發起攻擊。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北約和歐盟國家正積極推動如何更有效地追蹤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以應對犯罪集團將這些武器走私出烏克蘭,並流入歐洲黑市的嚴重問題。
俄烏戰爭剛開打時,很多人都在照片或影片中看到俄羅斯坦克車上頂著一具像小型瓜棚般的金屬支架,相對於俄軍巨大威武的現代化坦克顯得極不搭調,也讓人懷疑它的功用。但隨著戰事延宕,俄軍坦克搭載這種支架大幅減少。有分析認為,這種用來防範反坦克武器的支架效果不佳,缺點很多,其實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因此戰爭進行一個月後,就很少見到俄軍坦克再使用它。其中真實原因是因為俄軍原以為很快攻進基輔等城市後就進入城市巷戰,才會一開始就把這種裝置架到坦克上,也顯示俄軍戰略上的嚴重誤判,才讓俄軍陷入戰爭泥淖。
在俄烏戰爭及美中角力引發台海局勢更緊繃之際,蔡英文總統在昨天端午節前夕赴「海軍陸戰隊陸戰66旅」慰勉,聽取及體驗多項軍事裝備,包括在俄烏戰爭大出風頭的標槍飛彈及雙聯裝刺針飛彈。蔡英文扛起5公斤重的國產近程反裝甲火箭(紅隼),體驗一番;被媒體問到「很重嗎?」蔡英文說,「不會啊!我就是在試它重量,還滿好操作」。
美國聯邦參議院19日以86票對11票,同意再提供烏克蘭近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85兆元)軍事、經濟和人道援助。這項法案上周已獲眾議院批准,現在被送往韓國,讓出訪當地的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同時,路透報導,美方正商討提供基輔火力強大的反艦飛彈,以突破俄軍黑海艦隊封鎖,重啟全球糧食和農產品的運送。
美國總統拜登3日預定到訪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在阿拉巴馬州生產「標槍」飛彈的兵工廠,將藉此強調美方援助烏克蘭的各類武器,已在最近俄烏戰爭中改變遊戲規則。但拜登政府大力軍援烏克蘭,也對美國庫存造成了壓力,能否同時保持爆發新衝突時可能需要的武器儲備,不免令人擔心。
1538: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4)日正式宣布歐盟對俄羅斯的第六波制裁草案,其中正式提議完全禁運俄羅斯石油。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天前往阿拉巴馬州,參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反戰車標槍飛彈的工廠,讓這款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武器成為聚光燈焦點。
專家27日指出,烏克蘭依靠雷達、軍用或商用無人機、特戰部隊、甚至是平民協助,讓自身火砲系統在此次戰爭中發揮極大作用,實際殺傷力超越外界大量提供的反戰車飛彈;加上西方世界已開始提供先進火砲,「烏克蘭砲兵可能正贏得與俄羅斯的戰爭」。
為對抗俄羅斯的軍事入侵,美國將大量標槍(Javelin)反戰車飛彈和刺針(Stinger)肩射防空飛彈等武器提供給烏克蘭,導致國內庫存量大減,但相關廠商卻難以迅速提升產量;專家指出,這已凸顯五角大廈官僚主義嚴重、不夠重視國防工業基礎設施等問題。
俄烏之戰呈現膠著,遲無法「達標」的俄軍近日也急了,除了陣前換將、被衛星拍到再次於烏東集結大量車隊外,近日更有俄羅斯網友直擊一列由俄國開往烏國前線的軍列上,滿載了最新型號的「殺人機器」!國內軍事雜誌粉專轉貼一張最新現場照,立刻引起網友熱議。
俄烏戰爭開打後,俄軍挾著強大的坦克群攻進烏克蘭,外界預期將是勢如破竹之戰,不料俄軍意外地遭到烏軍頑抗。媒體與網路傳出大量的俄軍坦克被各種反裝甲武器摧毀的消息,一時外界開始質疑坦克在現代戰爭中是否已經過時。軍事專家們看法也相當分歧,但大體而言,現代反裝甲武器快速進化,使得坦克在陸地戰的威力大不如前,但仍有重要地位,只是運用時需要步兵、火砲與空中力量等戰術支援,否則很容易變成笨重、耗油且難以自保的鋼鐵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