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機車引道的搜尋結果,共73筆
新北市成蘆大橋因五股端下橋處為汽機車混流車道,長期以來交通混亂、交通事故頻傳,為改善該路段的交通情形,養工處推動「成蘆大橋瓶頸路段改善工程」,整體工程於去年6月動工,預計今年7月底完成,不過其中的機車道拓寬工程已於16日完工,市長侯友宜前往視察並強調,保障用路人行車安全,為市府的首要目標。
為了改善成蘆大橋五股端下橋處長久以來汽機車混流的交通混亂情形,減少事故發生,新北市政府養工處特別進行「成蘆大橋瓶頸路段改善工程」,整體工程預計於今年7月底完工,不過機車道拓寬工程已經完工,並於今(16)日下午開放通車,市長侯友宜上午前往視察並強調,保障用路人行車安全,為市府的首要目標。
台中海線自行車牽引道受海風鏽蝕,鋼架生鏽、棧板翹起恐造成遊客意外,市議員施志昌25日前往大甲西勢海堤自行車牽引道會勘,要求儘速修復。台中市觀旅局表示,今年編列870萬,針對大甲西勢海堤自行車牽引道周邊設施以及大安海墘海堤約410公尺自行車道設施進行修復,預計年底前完工。
為讓新北市三重、蘆洲的機車族上重陽橋更方便,新北市新工處於去年6月在三重環河北路2段增設機車專用引道,工程預計在明年3月完工。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23日前往視察,除關心工程進度外,也期勉施工團隊如期如質完工;議員則認為,確有增設引導必要,但在工程規畫設計上要更謹慎,才能確保機車族安全。
為了讓新北市三重、蘆洲的機車族上重陽橋更方便,新北市新工處於去年6月在三重環河北路2段增設機車專用引道,工程預計在明年3月完工。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昨(23)日前往視察,除關心工程進度外,也期勉施工團隊能如期如質完工,讓三蘆地區市民的交通更順暢安全。
新北市淡水區今(19)日下午發生一起連環車禍,有名大學生騎車沿民權路往淡水方向行駛時,疑似過彎時不慎擦撞分隔島導致自摔,導致後方一輛小貨車與一輛字小客車閃避不及,發生連環車禍,所幸無人受傷。
台北市忠孝西路禁行機車44年,不少機車族殷殷期盼盡快開放。台北市交通局今宣布,自12月14日起,忠孝西路(重慶北路-中山北路)開放23時至翌日6時機車夜間通行,開放時間包括周六、周日。忠孝西路往三重方向於重慶南、北路口禁止機慢車兩段左轉,駕駛人往重慶南路,請提前於館前路右轉改道。
「棒棒糖」好可憐!有男子在網上PO上1段14秒影片,其影片中有輛MPV車型的休旅車,疑似路況不熟闖進了機車引道,導致整輛車塞滿機車引道,而且,狂輾壓設置在路中央的黃色防撞桿,跟在後方的機車也僅能緩慢跟隨該車無法超越;網友一見影片笑翻「彷彿聽到莫札特」、「一樣都是開車上路!為啥人家比較歡樂?」。
蔡姓通緝犯去年1月16日為躲避警察臨檢,駕駛改裝轎車逃逸,逆向駛入新北市汐止區北山大橋機車引道,在窄小車道內有如「打保齡球」一般,連續撞擊5台機車,導致6人受傷,其中一名婦人被壓在車底,全身多處骨折,士林地檢署檢官認為蔡男不顧傷者棄車逃逸,涉犯殺人未遂,依法起訴。
北市麥帥一橋路面分為汽車道與機車引道,不時發生汽車誤闖機車道後倒回的事件,但日前1輛休旅車誤上機車道後竟直接一路直行上橋,而一旁汽車道卻車多壅塞,休旅車一路順暢,讓網友笑說「看來是為很懂得省時間的老司機呢」、「怎麼好像比汽車道還快」。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今發起「交通解禁大遊行」,批評政府在交通政策上歧視機車,遊行隊伍繞行台北市區,有上千輛機車響應。促進會指出,遊行主要訴求包括全面廢除區間測速、開放禁行機車與廢除兩段式左轉、廢除道安規則99條、開放民間參與各縣市政府道安會報等。
上路僅短短1個月的重新橋機車道區間測速,昨天喊卡,不過該措施自設置開始就飽受爭議,儘管新北市交通局昨天上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取消,並公布後續重新橋改善計畫,但民眾顯然不買帳,依然罵翻天,網路上甚至批評這是「低能政策」、「浪費公帑」、「區間測速才是車禍主因」。
新北市6月5月在重新橋新莊往三重方向機車道,增設全國首個針對機車的區間測速執法設備,飽受民眾與民代批評,且6月統計事故件數14件、受傷人數28人,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件、7人,不減反增,新北市交通局今宣布即起取消重新橋機車道限速40公里的區間測速,未來如設區間測速也將不分車種。
新北市6月初在重新橋新莊往三重方向機車道,增設全國首個針對機車的區間測速執法設備,但6月統計事故件數14件、受傷人數28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件、7人。新北交通大隊強調,去年6月是疫情三級警戒期間,車流量大幅減少,特殊情形比較會失真,若比較今年5、6月數據,6月數字比5月的19件事故、34人受傷略降。
連接宜蘭市、員山鄉的西門橋是地方重要道路,因橋面寬度不足改建,立委陳歐珀將改建方案公布在臉書時,因靠近宜蘭市端不能通行機車,機車須改走引道,遭民眾批評「歧視機車族」,為此陳歐珀今天(30日)邀集相關單位說明,公路總局允諾綜合規畫時會調整。
為配合台65線浮洲匝道工程,新北市上月調整浮洲橋下橋市區道路,將土城、樹林、下橋往板城路車輛都導入板城路新設匝道,也新闢環河路連接到四川路的道路,不過民眾反映下橋後標誌不清,又增加號誌,導致擺街堡路、浮洲橋常回堵,更有汽車誤闖機車道,盼市府研議拆除浮洲橋機車道,改為汽機車混流。對此,交通局回應,現已調整號誌燈秒數,至於是否拆除立體機車道,顧及汽機車交織,仍採現狀。
新竹縣警察局規畫在易肇事路口、重點違規路段,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去年12月均已建置完成,即日起開始宣導,將於3月1日上路,警方期望透過科技執法設備,落實「不塞車、少事故、減傷亡」目標,讓用路人有更安全的交通環境。
北市士林區中正路、延平北路路口今(15日)早上10點50分發生一起2死嚴重車禍,57歲陳姓婦人騎機車,搭載1歲多蕭姓孫女,與砂石車發生碰撞後,人與機車被捲入車底,祖孫2人當場遭輾斃慘死輪下,檢警已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釐清案發經過,並報請檢察官相驗。下午,女童的爸爸、姑姑到二殯相驗,見女童以及母親的最後一面,原本帶了衣物要讓2名死者替換,但因遺體殘缺無法穿上,最後只能勉強蓋上,悲戚氣氛讓人看了鼻酸。
北市士林區中正路、延平北路路口今早10點50分發生嚴重2死車禍,57歲陳姓婦人騎機車,搭載1歲多蕭姓女童,與砂石車發生碰撞,機車被捲入車底,祖孫2人當場慘死輪下,檢警已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釐清案發經過,並報請檢察官相驗。
國道3號樹林交流道匝道口位在佳園路3段、學府路口間,三峽、樹林地區民眾都會行駛該路段上匝道,近期三峽交流道周邊道路進行捷運施工,大量車流因改道行駛樹林交流道,壅塞、回堵亂象頻傳,市議員江怡臻建議,放寬國道3號北上樹林至土城段的路肩時段並開放大客車通行。交通局回應,該路段確有需求,將函文給高公局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