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機車環保法規的搜尋結果,共19筆
荷包再度失血!原物料價格狂飆,機車製造成本漲破1成,壓得國內機車廠喘不過氣,最快下半年被迫漲價至少5%,約3500~4000元不等,漲價後國內機車平均售價正式站上7萬元,改寫新高紀錄,對仰賴機車代步的上班族及學生堪稱重擊,這也是繼六期環保法規上路及強制加裝ABS後,近5年來三度漲價。
機車售價逐年調漲,小資族想買台代步工具得「揹貸款」,意外成為銀行開拓客源的新商機。除兆豐、華銀搶下聯名卡,包括中國信託、玉山、永豐銀行等大型發卡行,近年競推分期購車優惠,最多可以分到24期,滿額還回饋刷卡金,算是相當佛心。
機車又要漲價了!交通部鼓勵新款機車須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補助年底到期,加上環保署汰換補助縮水,明年買機車,不管是燃油或電動機車,將多付6000元,新款七期ABS攀上8字頭,機車族荷包大失血。
機車製造成本因環保法規持續墊高,台灣又有17%的超高貨物稅率助長機車價格狂飆,不僅讓機車距離庶民愈來愈遠,更可能讓115cc等級國產機車從台灣絕跡。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燃油機車排放檢測標準也日趨嚴苛,最新的七期環保法規自今年開始推動,明年就要完整上路,對照國際上相關的環保標準,我國七期相當於歐洲明年才要推動的歐五(Euro 5),換句話說,我國是目前全球環保標準最高的國家。
面對台灣機車產業政策大舉向電動機車傾斜,三大機車業負責人齊聲呼籲政府,機車產業應該「油電共存」、平等補助,讓電動機車購車補助退場、回歸市場機制。此外,更建議政府儘速取消高達17%的機車貨物稅,讓更多人買得起最環保的機車。
經濟部統計處15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我國機車生產雖以燃油機車為大宗,不過近年電動機車成長快速,去年產量升至9.1萬輛,年增率81.8%,呈連續四年跳躍式成長。
機車加裝ABS爭議延燒,交通部傾向由業者部分吸收,國內兩大機車業者-光陽集團首席執行長柯俊斌、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齊聲呼籲,因ABS只能外購,降價空間有限,建議政府適度讓步,調降稅率高達17%的機車貨物稅,還利於小老百姓,也為此案解套。
環保議題發酵,KYMCO已成為機車族汰舊換新最愛牌,連續3年合計超過百萬件汰舊換新申請數中,KYMCO年年第一,單一品牌累計近45萬台,居各廠之冠;此外,Gogoro今年每月掛牌數亦不斷刷新紀錄,11月市占13.37%,再創品牌歷史上新高。
明年元旦起,125C.C.以下新款機車需安裝ABS或CBS系統,恐將導致機車新車價格暴增,引起民眾反彈。交通部路政司科長趙晉緯指出,國外先進歐盟、日本同樣要求機車新車裝設ABS或CBS,國外機車強制裝設ABS實施經驗,可降低3成死傷人數,依國內101年機車事故中路上翻車、摔倒A1及A2事故推估,預期可減少死亡23人、受傷4481人,對於提升交通安全應有效益。
明年起環保署大砍二行程機車汰舊換新補助逾3成,加上六期環保法規上路,國內機車售價將釀漲風。業者預期,年終國內機車市場將掀一波提前換購潮,整體市況將較去年同期增加至少1成,推升全年市場規模達95萬輛的20年新高。
看準車聯網時代趨勢,光陽開發全球首款機車車聯網系統Noodoe,並於昨(20)日在台灣國際機車展上,一口氣發表3款搭載Noodoe的機車產品,包括Racing S 150、VJR 125與電動自行車COZY。光陽執行長柯俊斌表示,光陽將在5年內,讓所有機車產品都配備Noodoe系統。
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認為,台灣是全世界最適合發展機車的市場,機車無論是機動性、便利性、使用經濟性等層面,都能充分滿足台灣人快步調的生活習慣,且占用的公共資源少,應該把機車變成台灣的特色。
交通部新規2019年起機車強制加裝ABS(防鎖死剎車系統),國產125cc速克達,售價將頂破10萬元。機車業者痛批,政府盲目拉高技術門檻導致機車成本大增,讓機車不再是庶民負擔得起的代步工具,機車產業將掀二次海嘯,市場年銷售規模將下探至40萬輛窒息量。
5萬元以下的125cc速克達以後可能買不到了!繼三陽之後,機車業龍頭光陽昨(2)日首度透露,打算終止沒賺頭的平價125cc速克達V2、GP125等機種的產銷,國內機車市場可望恢復健康競爭狀態。
機車騎士注意了,機車驗車不僅是驗排氣而已,其他車況都可能影響驗車結果。交通部公路總局高雄市區監理所公布機車驗車10大常見不合格問題,供機車騎士驗車前自我檢視。
全球機車迷最關注的米蘭國際機車大展明天登場,國內老牌機車廠三陽工業(SYM)以一款環保節能電動四輪機車EX4U艷驚全場,宛如機車界的「台灣之光」。
台中市預計在民國110年1月1日在特定區域實施禁行燃油機車規定,機車黨在臉書串連,將在1月19日到台中市抗議;台中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及台中市機踏車修理業職業工會等單位亦表達強烈反對立場;車輛公會擔心台灣其他城市效法台中市禁行燃油機車行駛特定區域之立法與實施,將對台灣機車產業發展產生嚴重衝擊,並影響機車生產製造、經銷販賣、維修服務等相關行業約40萬就業人員及其家庭之生計。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謝燕儒今天說,明年起針對噪音車輛常態稽查,每年5月到9月每月查4次,其他每月至少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