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檢視保單的搜尋結果,共574筆
上有父母要奉養、下有子女需扶養的「三明治族」,肩負家庭經濟重擔之責,房貸、生活費、教育基金等日常開銷成甜蜜的負擔。壽險業者建議,身為家中重要的經濟支柱,應優先建構自己的「醫療保障防護網」、「壽險意外保障網」、並提早開始「退休規劃」,就能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安心的未來。
根據調查發現,熟齡族普遍覺得退休金準備不足,平均計算下來,整體熟齡族認為應準備的退休金高達837萬元。由此可見,想要安心養老,退休財務基礎相當重要,如今有愈來愈多人透過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累積資產,因此在投保前須掌握四大必懂觀念重點,更能穩健地為自己準備未來退休生活的財源。
母親節到來,壽險業者建議媽媽們在寵愛家人的同時,也要重視自己的保障。藉由每年定期檢視自己與家庭的保單,再依照家庭的財務狀況以及需求,強化全方位的安心守護,由於媽媽隨著自己年紀與家庭成員的變化,在每個人生階段有不同的目標,建議可依照本身需求與家庭成員的成長來規劃適切的保險保障。
集保結算所持續精進App資產整合服務,宣布「集保e手掌握」App即日起開放連結臺灣銀行及中華郵政,透過擴增「連結銀行」範圍,使投資人藉由此項服務可連結全國16家金融機構,同時查詢證券、基金及銀行資產,讓資產整合服務再進化。
近年產壽險業者推出不少銀髮族保單,保險公司表示,民眾投保前應先留意三件事。一是銀髮族保單特殊規定;二是保費隨年齡逐年遞增以及投保年齡限制;三是壽、產險銀髮族保單續保規定不盡相同。
缺乏保障的「保險輕貧族」看過來,富邦人壽指出,年輕世代是金融風險抵抗力的「保險輕貧族」,可善用6,000元普發現金建構基礎保障,並提醒如選擇投保定期險,則需要留意保障期限、持續繳納保費,方可穩定鞏固自身金融風險抵抗力。
現今多數父母養育孩子皆很用心,規畫孩子保險時,會希望將保險配置買好買滿;不過,養育子女過程中,各項支出一定很多,如何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為家中寶貝做好保障規畫,成為許多父母的一大挑戰。
國人對長照、醫療的需求料將不斷增加,因此不少人透過保單規劃轉嫁未來可能面臨失能狀態的風險,但壽險業者提醒,市售的長照險通常會在條款中,加入「免責期」的限制,也就是被保險人經專科醫師診斷確定,須達特定天數後仍符合長期照顧狀態,保險公司才會啟動理賠。
隨疫情解封,台灣民眾已邁入與病毒共存的時代,意謂家中有年幼孩童或高齡長輩,仍存有較高的染病風險;現今社會中家庭結構變化下,每當家庭成員有人住院,往往是全家出動,輕則日常生活不便,重則帶來長期經濟或精神上的壓力。
隨疫情解封及病毒好發的季節到來,台灣民眾已邁入與病毒共存的時代,這意謂著家中有年幼孩童或高齡長者時,也存在較高的染病風險。在現今社會中家庭結構變化下,每當有一人住院,往往是全家出動的情況,輕則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重則帶來長期經濟或精神上的壓力。因為風險的到來總是出其不意,開發金(2883)旗下中壽建議民眾應及早規畫,為自己與家人做好更妥善保障。
兒童節連假將至,不少家長思考要送小朋友什麼禮物又可以守護孩子成長。壽險業者建議,為兒童打造終身醫療保障,並可趁機做孩子年度的保單檢視,盤點以下險種,讓保險保障成為守護孩子成長的最佳禮物。
國內少子化趨勢難以扭轉,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為子女規劃一份完善的保障,定期檢視並補足保險缺口相當重要。壽險業者建議,家長們可以趁著兒童節將至,依孩子求學3階段部署家中莘莘學子們的醫療保障,如有餘裕也可及早為孩子準備教育資金。
「保險法」第107條關於未滿15足歲被保險人的死亡給付規定,在數十年來歷經多次討論與修法,依現行規定,未滿15歲者購買人壽保險或傷害保障,其喪葬費用保險金有不得超過遺產稅喪葬費扣除額之半數的限制,因此家長們如要為家中寶貝投保相關險種,應特別留意其條款內容。
擁有龐大客戶的壽險業,竟能做到聆聽客戶回饋並即時改進服務。國泰人壽指出,國壽自2016年即導入NPS(淨推薦分數),為國內首家導入業者,從上至下、由外而內全面蒐集客戶聲音,針對客戶不滿意之處立即改進,獲得客戶高度肯定,最新客戶體驗調查結果顯示,去年NPS高達29.2%,年成長8.1%,已連續三年正成長,在疫情下仍獲得好成績。
台灣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約6.6年,隨著年紀愈大,會愈擔心後半輩子只剩自己一人,甚至造成家裡負擔,因此,女性願意把錢投入保險規畫的投保率高於男性約5%,然而,有關報告卻顯示個人健康等醫療保險投保率及保額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女性面對無法預期的突發意外或不幸遭逢重大疾病,應及早規畫壽險與醫療保險寵愛自己,定期審視保單是否能滿足人生各階段的需求,以利建構更完善的防護網,安心守護未來。
國泰人壽為提升長年核心業務動能,推出「溢起愛變額萬能壽險」創新商品,成功為投資型保單加載「外溢元素」,掀起走路促進健康再折減保費風潮;該商品同時也是國泰人壽健康策略藍圖架構下,給予理財、保障兼顧新選擇,更重要的是投資標的可與ESG連結,邀客戶與國泰一起為地球共好。
春節年假假期結束,大家又回到工作崗位,小編才突然想到年前領到的年終獎金還先「暫時」放在銀行戶頭裡,想說等到有具體規劃後再做打算……;相信應該有不少人與小編一樣面臨相同的難題,是要拿來放在銀行定存,或是趁此機會適時補足個人保險保障?如果就保險保障規劃來說,以下整理3大常見投保迷思,包括:「告知事項」、「投保紀錄」及「等待期」等,提醒讀者投保前一定要看清楚保單契約條款,以免日後可能衍生不必要的理賠糾紛。
台灣的保險滲透率高居全球各國前幾名之列,投保率持續逐年上升,但是究竟自己買了幾張保單?保障的內容有哪些、有沒有重複或不足?很多人都不知道。
正所謂「有錢沒錢娶個老婆好過年」,每到年底就會湧現一波結婚潮,隨著疫後生活逐漸恢復,新人辦婚禮的意願也相對提高,你是否也趕在這時候完成了終身大事?結婚後度蜜月、緊接著又是即將到來的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除了費盡心思為另一半準備浪漫驚喜感的禮物外,其實還有一種可以充分體現「相伴(陪)一輩子」心意的禮物,那就是為另一半買保單!
儘管去(2022)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僅7,730億元、創15年新低,但壽險市場依舊出現六張百億神單,共吸引保費996億元。其中,單張吸金量最高的是新光人壽的美元利變壽險「尚好美」,去年以宣告利率3.18%,單張賣逾新台幣210億元,其次是國泰人壽新台幣計價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真月月康利」,單張賣近1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