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元計價的搜尋結果,共509筆
全球金融業去年面對嚴峻逆境,但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股價卻翻倍,這跟其執行長歐塞(Andrea Orcel)的大膽目標有莫大關係,其致力把一度陷入困境的裕信扭轉為一部賺錢機器。
西方為削弱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去年禁止進口俄國石油並設定海運俄油的價格上限。但芬蘭一間獨立智庫分析,俄國3、4月的石油收入已從年初的谷底回升。
德國政府計畫每年撥出40億歐元(約44億美元),補貼能源密集企業的電力價格,並支援企業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阻止企業遷往海外。
歐洲股市周三收市下跌;目前由於擔心美國能否避開債務違約,打擊了市場信心;此外歐洲企業也公布一系列的悲觀財報。
周三官方公布的終值數據顯示,歐元區上個月的通膨加速,並且證實了初值的預測,指出歐元區20個國家仍面臨頑固的物價上漲。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公布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而且受益於美國零售部門出售的收益,第一季營收也超出預期。
周二公布的兩項資料顯示,歐洲銀行業正在關掉信貸的水龍頭,以及通膨正在降溫,這些數據將為歐洲央行(ECB)本周的小幅升息提供根據。
歐盟統計局2日公布歐元區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止跌回升,終止連五個月下降走勢。對於各國央行持續升息卻未能壓制通膨,專家認為,是企業利用物價走高的難得機會漲價來提升獲利,而令通膨居高不下。
歐盟統計局2日公布歐元區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回升,終止連五個月下降走勢。對於各國央行持續升息卻未能壓制通膨,專家認為是企業利用物價走高的難得機會漲價來提升獲利而令通膨居高不下。
追蹤華爾街隔夜上漲的步伐,歐股早市走高,並獲得企業強勁財報的支撐;同時之間,投資人也在觀望歐元區GDP數據的公布,以評估歐元區經濟的強勁程度。
經歷2023年3月的金融市場動盪之後,歐元仍具韌性。鑑於歐元區經濟活動數據持續強於預期、歐洲央行保持鷹派立場,以及經常帳戶差額改善,我們預計歐元今年將進一步走強。
新聞提要■碳配額原意在於幫助歐洲排碳大戶適應碳交易,但配額發放量超過需求令他們反而大賺一筆。
美國升息週期接近尾聲,讓資金繼續增加風險權重。FedWatch最新價格反映,大約8成的概率5月升息25點,研判美國在5月還會最後一次升息。被稱為聯準會(Fed)喉舌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號稱,Fed終於感受到今年經濟陷入衰退的機會過半了,不過希望進一步鞏固在就業市場和物價的成果後再鳴金收兵。
本周經濟數據凸顯美國通膨壓力已趨緩,強化市場對於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即將步入尾聲預期,美元指數延續頹勢、連續第四天走跌,周五更下探到1年低點,正瀕臨100整數關卡保衛戰。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宏結束對華訪問,公開表達歐洲各國尋求戰略自主,讓歐盟成為「第三強權」,以及減少對美依賴,不隨美國起舞,不輕易介入中美競爭與台海衝突的立場。馬克宏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在武器和能源上日益依賴美國,今後必須減少「美元的治外法權」,也就是各國考慮的減持美債,進一步「去美元化」。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宏結束對華訪問,公開表達歐洲各國尋求戰略自主,讓歐盟成為「第三強權」,以及減少對美依賴,不隨美國起舞,不輕易介入中美競爭與台海衝突的立場。馬克宏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在武器和能源上日益依賴美國,今後必須減少「美元的治外法權」,也就是各國考慮的減持美債,進一步「去美元化」。
歐美3月31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2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4.6%,創15個月最低,顯示通膨降溫並推升Fed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預期。歐元區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放緩,但核心通膨攀抵5.7%的歷史新高,恐促使歐洲央行(ECB)持續升息腳步。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盟至今已陸續向俄羅斯祭出10輪制裁,以切斷俄國掌握的戰爭資源。不過歐洲議會近期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這些制裁的力道不足,無法阻止俄羅斯今年繼續發動戰爭。
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將在今年開始協商「Euro 7」的規定,特別對柴油車、重型卡車和巴士,提出更嚴格的碳排標準,同時也包括對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管制。
俄烏戰爭迄今未歇,俄羅斯加強與大陸合作,近來動作頻頻,市場關注長期以來的美元主導地位是否生變。對此,中央銀行發布報告示警,主要國家凍結俄羅斯外匯存底,禁止俄部分銀行使用SWIFT系統,形同將美元「武器化」,未來國際貿易可能朝非美元等其他通貨計價發展,美元全球通貨主導地位恐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