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洲汽車的搜尋結果,共187筆
特斯拉 Model 3 去年九月稱霸全歐洲汽車市場,銷量已經賣得比任何燃油車以及電動車都更好,而這樣的優異成績並非曇花一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 Model 3 又再度於今年三月份奪下歐洲汽車市場冠軍寶座,且後身為後起之秀的 Model Y 也衝上第三名席次。
德國汽車大廠BMW表示,從一直製造傳統燃油車,變成日後生產電動車(EV)的轉型過程期間,保證不會裁掉任何一名員工。不過,專家學者對此番談話存疑且保留。
福斯汽車表示,從周三開始暫停接受部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訂單;主要是在晶片供應稍微緩解之際,目前又因俄國入侵烏克蘭,帶來供應鏈問題。
在強勁財報支撐下,歐股周三早市上揚。投資人也在評估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
晶片短缺衝擊汽車銷售,歐盟1月新車登記量萎縮。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17日公布,歐盟1月新車登記年減6%,降至682596輛。ACEA指出,半導體短缺持續對歐盟汽車銷售帶來負面衝擊,造成1月份歐盟新車登記下滑。
歐洲股市周二平收。公債殖利率上升,抑制了科技股表現;另外油價下滑,也讓英國石油(BP)的強勁財報無法反映股價。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今天表示,由於造成汽車業停產的晶片荒可望舒緩,預計歐洲今年汽車銷售將再度攀升。
歐洲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周二表示,在俄羅斯當地生產的輕型商用車,將於下個月開始銷往西歐。
根據統計,2021年期間現代汽車與子公司起亞,在歐洲售出的環保綠色車年增21%外,同時也超過100萬輛。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交車量突破 30 萬輛,創下這個純電車品牌的歷史新高紀錄,而從歐洲的最新銷售狀況來看,特斯拉的銷售表現進入到 2022 年後依然維持在高檔狀態,沒幾天就幾乎賣光 Model 3 在整個歐洲市場的第一季配額。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以及老牌汽車公司提高產量,周四電動車類股走弱,新創公司Rivian Automotive更一度跌破發行價。
台股續創新高,4日加權指數突破18,500點收高18,526.35點,漲幅1.40%;工具機大廠上銀(2049)股價收306元、上揚1.83%,也帶動相關認購權證交投活絡。
即將離任的博世(Bosch)董事長告知媒體,歐洲汽車產業在半導體和電池等關鍵領組件,已經變得太過依賴亞洲和其它地區。
來自歐洲汽車業界消息,法國雷諾汽車預定裁員人數將縮小約15%。同時,根據SMMT(汽車製造與貿易協會)最新數據,英國11月新車登記數量年增1%。
歐洲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集團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周三接受路透訪問表示,在外部壓力要求汽車製造商轉向電動車(EV),並潛在地威脅就業和車輛品質之際,汽車製造商將難以應付製造電動車升高的成本挑戰。
電動車類股過去一年報酬率超搶眼、漲逾三成,國內投信也紛搶發電動車ETF,繼國泰投信、富邦投信、中信投信之後,永豐投信也要募集永豐台灣智能車供應鏈ETF(00901),鎖定台灣科技廠與台灣科技園區,全面掌握電動車綠色智能供應鏈優勢。
隨著疫情後導致全球供應鏈大亂,美中科技產業競爭衝擊半導體產業,導致晶片嚴重短缺,讓各國開始研擬半導體自給自足計畫,其中,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去年宣布赴美設廠,2021年更陸續公布幾個大型投資案,目前還在非常早期討論階段的就剩下德國。對此,歐洲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一(15日)宣布,將在明年提出歐洲晶片法案,目標是 2030 年歐洲製造晶片市占率翻倍,且生產先進製程晶片。
歐洲汽車製造商們近日急著向股東保證,鎂的短缺,現在還不是生產計劃所面臨的風險。然而車用零件供應商和產業協會卻警告,如果中國鎂產量沒有快速地回升,汽車製造商將面臨另一個材料嚴重短缺的局面。
電動車逆轉燃油車市場的起點在這裡!特斯拉 Mdoel 3 不僅是當前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動車,九月在歐洲市場的整體銷量更已經超越所有燃油車對手,成為首款銷量稱霸全歐洲汽車市場的電動車。
消息人士指出,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CA)正視柴油碳排違規案並有所行動,以解決多年之久關於Ram皮卡車和Jeep品牌休旅車的柴油排放造假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