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歐洲汽車的搜尋結果,共1,464

  • 聯發科、輝達合攻車用

     IC設計大廠聯發科與輝達(NVIDIA)攜手搶攻車用商機,29日宣布共同打造Dimensity Auto平台,將採用3奈米製程、計劃於2025年量產,搶攻百億美元汽車智慧座艙系統商機。

  • 這國新車當「二手車」賣 還被坑3倍價!背後原因太慘了

    這國新車當「二手車」賣 還被坑3倍價!背後原因太慘了

    俄烏開戰後,俄羅斯遭受歐美國家制裁,包括Mercedes-Benz賓士、TOYOTA、福特等大廠紛紛撤出俄羅斯。陸媒報導,戰爭之後,俄羅斯新車銷量暴跌,售價卻狂翻3倍,例如一輛柴油版奧迪Q7賣到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870萬),而汽車代理經銷商為了活下去,什麼車都賣,無論利潤多少都做,為了避開某些規定,甚至把新車當作「二手車」來賣。

  • 你下一輛電動車有1/3機率是中國製造 如果不在美國機率更大

    你下一輛電動車有1/3機率是中國製造 如果不在美國機率更大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正往年度世界汽車出口冠軍邁進。外媒分析指出,就準備購買電動車的全球消費者而言,將有35%的機率會買中國電動車,如果你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買中國電動車的機率會更高。

  • 陸產汽車在俄成大熱門 市占率暴漲3倍

    陸產汽車在俄成大熱門 市占率暴漲3倍

     俄羅斯因戰爭導致跨國車企離開的市場空白,正為陸廠汽車提供舞台。據歐洲商業協會(AEB)數據指出,2022年俄羅斯汽車總銷量約68.74萬輛,較上年暴跌58.8%。但同時大陸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占率也從9%大增至37%,且光去年就新增487家的陸廠汽車銷售門市。

  • 新能源時代 優先卡位電動車

    新能源時代 優先卡位電動車

     美股科技股反彈,在升息進入倒數階段,科技主題投資再度獲市場青睞,投資人對科技進步與創新領域的股票主題需求旺盛,其中最受投資人歡迎的電動車主題,成長爆發力驚人,電動車相關基金、ETF也成為繼半導體後,下一波前進全球新能源時代,最值得優先卡位的科技新趨勢。

  • 《國際產業》Euro 7排放標準超嚴格 每輛車增加成本嚇死人

    歐洲汽車業團體在周二引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研議中的歐盟七期排放標準(Euro 7)將導致汽車製造業的直接成本增加,最多將高於歐盟預測的10倍。

  • 換車潮+去碳化車 電動車供應鏈有看頭

     去年美國平均車齡上升至歷史新高,今年換車潮可望隨供應鏈緩解動能持續釋出,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估,今年銷量將再增長35%,達到1,400萬輛。投信法人認為,疫後換車潮加上去碳化車款是全球一大重點,汽車電動化趨勢明確,相關供應鏈表現有看頭。

  • 聯嘉 碳權卡位戰拔頭籌

    聯嘉 碳權卡位戰拔頭籌

     隨著碳權交易平台即將上路,「減碳」成為熱議話題,LED車燈廠聯嘉光電(6288)提前布局有成,上周通過政府專案獎勵,將推動供應商減碳平台,成為汽車零件廠唯一獲輔導獎勵廠商。

  • 虧損還是脫鉤?福特中國汽車廠被曝裁員1300人補償N+3

    虧損還是脫鉤?福特中國汽車廠被曝裁員1300人補償N+3

    去年以來大陸持續傳出外國企業裁員、關廠撤離的消息,其中以日本與美國企業最多。近日陸媒盛傳美汽車大廠福特公司大陸廠將進行大規模裁員1300人,被裁員工將發放N+3補償金,經查詢後獲福特汽車大陸說明有精簡人員與縮減投資計劃,但未正面證實大規模裁員。

  • 影》義大利米蘭鬧區轟天巨響!汽車「炸成火球」 禍因可能是它

    影》義大利米蘭鬧區轟天巨響!汽車「炸成火球」 禍因可能是它

    義大利北部大城米蘭週四(11日)市中心傳出爆炸巨響,多輛汽車陷入火海,大量濃煙竄向天空,景象駭人。消防當局說明,初步統計1人受傷,目前尚未接獲任何人員死亡的通報。有媒體稱,傷者至少4人。

  • 台積電赴歐設廠想什麼?專家分析「魔鬼細節」藏在這裡

    台積電赴歐設廠想什麼?專家分析「魔鬼細節」藏在這裡

    即使台積電相當低調,但赴歐洲設廠的傳聞甚囂塵上,最有可能落腳的地點是德國東北的德勒斯登(Dresden)市,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分析指出,台積電赴歐洲設廠的可能性相當高,因為這項策略符合市場需求,更順應政治壓力,現階段台積電加上歐洲廠區,全球布局相當完整。

  • 《國際產業》中國EV大軍來襲 歐洲汽車業亮紅燈

    根據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EV)正對歐洲製造的電動車構成極大的威脅,如果政策官員不採取措施,到2030年每年會帶來70億歐元(約77億美元)的損失。

  • 歐洲要被拜登毀了?攻擊北京反傷盟友 1舉動掀驚人海嘯

    歐洲要被拜登毀了?攻擊北京反傷盟友 1舉動掀驚人海嘯

    由於美國推出降低通膨法案,補助在美生產、美系技術的電動車與電池供應鏈,並明訂電動車在2024年起不得採用中國大陸、俄羅斯等「有疑慮的外國實體」製造的電池零組件,使得大陸車商將銷售目標轉移至歐洲,此舉將讓歐洲汽車業面臨巨大衝擊,安聯發布報告指出,歐洲汽車業最大的威脅是大陸廠商,到了2030年每年可能損失77億美元(約新台幣2364億)的利潤。

  • 《通信網路》威潤揮軍慕尼黑運輸物流展 大秀車載AI

    威潤(6465)將於5月9日至12日參加德國慕尼黑運輸物流展覽(Transport Logistic),此為全球物流產業極具指標的展覽。威潤除將展示一系列適用於運輸領域的車載與資產衛星定位監控器及車載智慧攝影機外,更推出一系列車載AI電腦,是一全面提升車輛與駕駛安全及效率的解決方案,將協助客戶實現雲端智能管理,並提升物流整體的營運效率。

  • 歐洲需求穩增 上銀估Q2優於Q1

    歐洲需求穩增 上銀估Q2優於Q1

     上銀(2049)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傳動系統元件訂單能見度維持3.5~4個月,上半年訂單滿載。4月部分產線及製程加班趕工,囿於4月工作天數減少,4月及前四月合併營收均比去年同期衰退逾21%,前四月合併營收仍寫同期第四高。上銀預期第二季營運優於第一季。

  • 中歐貿易合作 下階段瞄準數位、新能源

    中歐貿易合作 下階段瞄準數位、新能源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李飛5日表示,去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下同),同比成長2.4%,意味著中歐之間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超過160萬;截至去年底,中歐雙向投資存量已超過2300億。下一階段,雙方將在數位、綠色、新能源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共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穩。

  • 每分鐘貿易往來達160萬美元  中國歐盟雙邊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

    每分鐘貿易往來達160萬美元 中國歐盟雙邊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李飛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意味著中歐之間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超過160萬美元;截至去年底,中歐雙向投資存量已超2300億美元。下一階段,雙方將在數位、綠色、新能源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 電動車助攻 福斯、寶馬績昂

     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寶馬(BMW)4日連袂公布第一季業績,受惠於電動車銷售強勁,上季營收雙雙上揚。

  • 電動車助攻 福斯、BMW第一季業績長紅

    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寶馬(BMW)4日連袂公布第一季業績,受惠於電動車銷售強勁,上季營收雙雙上揚。

  • 《國際產業》歐美市場強勁 福斯集團Q1營收勁揚

    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周四公布第一季營收為年增22%,來到762億歐元(約842億美元);但是營業利益則大幅降到57億歐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