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洲科技的搜尋結果,共292筆
歐洲聯盟史上首次軍火聯合採購即將成形,歐盟外交及國防事務最高負責人波瑞爾提出20億歐元經費、三路並進模式,目標在20日外長及防長會議達成會員國共識,以加速支援烏克蘭並補充各國彈藥庫存。
矽谷銀行(SVB)是全球許多新創公司和創投基金的支柱,如今卻淪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銀行倒閉事件的主角,分析師表示,未來幾年全球科技業都將感受到它倒閉後的影響。
美國矽谷銀行與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相繼倒閉震撼全球金融圈,歐洲金融股慘遭波及,周一全面大跌。但是,歐洲央行暫無召開緊急會議的計畫,德國央行雖召開緊急會議,但並未提出救市措施。
美國矽谷銀行與加密幣放款銀行Signature Bank相繼倒閉震撼全球金融圈,歐洲金融股慘遭波及全面大跌,近來本就利空不斷的瑞士信貸銀行暴跌9%,德國商銀也重挫8%,金融類股指數狂洩近6%。此外,歐洲央行暫無召開緊急會議的計畫,德國央行雖召開緊急會議,但並未提出救市措施。
新聞提要■為尋求對抗美國新的綠色能源補助計畫,歐盟領導人已針對鬆綁歐洲政府補貼限制計畫進行背書,並還同意要將現有部分資金用來挹注歐洲綠色科技產業。
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偕同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周一共同發起了一個價值37.5億歐元的基金(折合約40.2億美元),希望為有前途的歐洲科技新創公司的成長提供資金,以及提升歐盟作為創新中心的吸引力。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3日主持新春記者會指出,將統合各部會投入349億元,首度打造跨部會八大前瞻科技平台,包括前瞻半導體與量子科技、AI、通訊衛星與6G、資安、淨零科技等,其中淨零科技是重中之重,投入119億元最多,期盼跨部會科技平台合作,使台灣產業及社會發展保有競爭力與韌性。
飛宏科技深耕電源產業半世紀,供應高品質電源產品行銷全球倍受肯定,日前舉辦「飛宏五十員工運動會」歡慶公司成立 50 週年,創辦人林中民董事長藉此機會,正式與全體同仁宣告成立子公司「馳諾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erova Technologies Co. Ltd.)」,帶領公司邁向企業的下個五十年。
Amundi鋒裕匯理資產管理全球執行長Valerie Baudson近期來到台灣接受專訪,她提出2025年的中長期策略目標,包含持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強化責任投資、研發投資組合及管理服務、持續外部併購等,其中對於重中之重的亞洲,更明確表示,將在2025年把資產規模從現在的約4,000億歐元成長到5,000億歐元。
隨著能源危機持續衝擊歐洲,各國不斷尋找方法回收能源再用。像數據中心等用電大戶被認為有很大回收空間。許多數據中心在各國施壓下,把其晶片運算時產生的熱能,導入政府的供熱網絡循環再用。
成立邁入第十年的興櫃半導體類股新兵-恆勁科技(6920),專注半導體產業之IC載板、先進多層導線架,車用二極體第三類半導體封裝PLP研發、製造、銷售,經過多年在核心技術耕耘,並建立經濟規模製造能力,逐步擺脫虧損局面,邁向獲利成長軌道。
受美股上漲帶動,由科技股領軍,周四歐洲股市收高。美國最新公布的失業數據,緩解了投資人對聯準會激進緊縮政策的擔憂,華爾街股市強勢表態。
在能源股支撐下,歐洲股市周一收漲。在上周,由於主要央行發出持續升息訊號,市場擔憂經濟衰退,致使歐股遭劇烈拋售。
美國基建計畫從道路到橋樑等百百種,商機無限,全球廠商都秣馬厲兵想分一杯羹,專長在環境監測的三聯科技也不例外,11月甫在美國設立子公司,瞄準地震儀、氣象設備、橋樑檢測等基建商機,董事長林大鈞表示,台灣地震等天然災害多,是很好的驗證場域,加上ICT產業強大,儀器製造水準不亞於其他國家。
據創投公司Atomico的一份報告指出,歐洲科技業市值在今年減少約4000億美元,來自創投的資金也減少18%。
荷商艾司摩爾公司(ASML)在台最大投資案,規劃在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園區內新建廠區,預計明年7月動工。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6日透露,ASML還計劃將歐洲供應鏈帶到台灣落地。惟據官員表示,尚無確切時間表。
由於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補貼政策,已嚴重損害歐洲產業利益,這項爭議將成為周一(5日)召開的美歐高階會議焦點。歐盟領袖指出,美國該項法案的補貼政策具有歧視性,將對目前陷入高能源成本危機的歐洲產業造成傷害。除了歐盟,韓國、日本與英國也在最近對美國這項新規表達不滿。
由於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補貼政策,已嚴重損害歐洲產業利益,這項爭議將成為周一(5日)召開的美歐高階會議焦點。歐盟領袖指出,涵蓋在美國該項法案的補貼政策具有歧視性,將對目前陷入高能源成本危機的歐洲產業造成傷害。除了歐盟,韓國、日本與英國也在最近對美國這項新規表達不滿。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今天表示,歐洲在經濟上很脆弱,因為它過度仰賴進口關鍵技術,例如台灣製造的電腦晶片。
格斯科技11月15日宣布與歐洲頂規電動車電池研發公司InoBat Auto跨國策略合作,2023年將以中壢工業區新廠1GWh(百萬度)產能支持InoBat訂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