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盟加拿大的搜尋結果,共397筆
3月20日經濟部公布台灣今年2月份外銷訂單42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8.3%,為連續第6個月下滑;其中接單主要地區的接單金額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美國及歐洲分別減少12.6%及13.1%,中國大陸及香港則大幅減少35.5%。
歐盟執委會在周四提出了一項核心戰略,確保產業界在潔淨科技產品,以及在綠色轉型所需的原物料獲取上,能夠與美國和中國相競爭。
在中國與歐盟修復關係的氛圍下,歐洲議會不同黨團上週接連針對歐台經貿協定舉辦論壇,但歐盟官員一面提醒台灣對歐投資太少,一面堅持對台無需雙邊協定。這種「只要不給」立場,恐難在晶片外交中得利。
加拿大政府以國安、隱私為由,宣布3月1日起禁止政府部門跟雇員安裝抖音,台灣的政府部門去年底也要求公務員不得在公務電腦、公務手機安裝,立法院是否會修法擴大適用範圍;對此,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將在委員會上提出討論;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批評,抖音只是網路平台,內容如何是每個人去看決定,擴大管制是意識形態宣傳的功能大過於實際。
國光生(4142)加速拓展大陸地區流感疫苗銷售,宣布將與「三葉草生物製藥」簽訂新經銷供貨協議,指定該公司為新的大陸地區流感疫苗總經銷商及總代理,並終止與北京首惠醫藥的代理協議。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五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暨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會晤,試圖緩解歐洲對《降低通膨法案》(IRA)要求某些產品必須在美國製造才能獲得補貼的疑慮。
歐洲議會14日投票通過新法令,從2035年開始歐盟市場禁止銷售新汽柴油車,為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裡,推動轉型至電動車的最積極行動之一。
歐洲議會14日投票通過新法令,從2035年開始歐盟境內禁止銷售新汽柴油車,為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裡,推動轉型至電動車的最積極行動之一。
全球第一個課徵跨境碳稅的法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已在2022年12月在歐盟理事會取得重要進展,預定會在今年10月開始試行申報。CBAM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口到歐盟商品。CBAM構想在2021年提出後,就受到各國的關注,加拿大及英國希望能加入,美國最近也提出綠色鋼鐵俱樂部(Green Steel Club)的構想與歐盟協商,可以預期CBAM機制很可能在國際間擴散開來。出口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發展的重要動能,不過政府在規劃與展開淨零政策時,出口競爭力從未成為被關注的議題,更遑論成為台灣淨零政策目標的一環。
台灣時間2月6日上午9時17分左右,土耳其與敘利亞接壤的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今天發生規模7.8強震,稍早社群網路媒體推特(Twitter)上廣傳,位於敘利亞西北部,靠近震央的第2大城阿勒坡(Aleppo)的斷垣殘壁中一名孕婦順利產下了寶寶,在救援人員的協助成功把新生兒平安救出,遺憾的是,母親在隨後不久之後過世。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危機後,美國加強扶植當地產業的力道,新推出的降低通膨法案更是給電動車、綠色產業大量補助與優惠,讓歐盟、亞洲車廠感到相當緊張。如今,法國與荷蘭確定達成一致態度,傾向透過資金保護受該政策影響的產業,等於使用與美國相同的手段進行反擊。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111年12月16日獲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ESMA)認可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Third-Country Central Counterparty, TC-CCP),自111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
因為無法完成註冊登記,台灣多家水產品和食品加工廠商將無法出口中國大陸。一如過去發生的鳳梨、石斑魚等事件,政府宣示不排除向WTO申訴,但不少人懷疑政府沒有向WTO提出申訴。經濟部澄清,政府9度在世貿技術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提出「特別貿易關切」,美國、日本、歐盟也同樣在會議上要求中國大陸遵循WTO的技術貿易障礙協定。
俄烏戰爭以來高度合作的美國和歐盟關係,最近因貿易問題產生裂痕,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警告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可能帶來的不公平競爭,歐盟必須調整自己的規則,以消除美國大力補助「對氣候友善企業」所造成的扭曲。而美國與歐盟昨日召開貿易會談,會前氣氛尷尬,《路透》報導,歐盟官員將利用此次貿易會談向美國施壓。
為了削弱俄羅斯為烏克蘭戰爭籌措經費的能力,七國集團(G7)、歐盟及澳洲對俄國海運原油設定價格上限的措施已於周一(12月5日)生效,但俄羅斯此前已經表示,即使俄國因此被迫減產,也不會遵守這項舉措,強調俄羅斯只願意以市價出售原油。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歐盟27國針對俄羅斯油價上限協商多時,稍早歐盟執委會提出價格上限設在每桶60美元,已獲得多數會員國支持,這回可望達成共識。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歐盟27國針對俄羅斯油價上限協商多時,稍早歐盟執委會提出價格上限設在每桶60美元,已獲得多數會員國支持,這回可望達成共識。
俄烏戰火延燒迄今約8個月,美國及其盟友隨即施以空前制裁,包括凍結該國大半黃金和外匯儲備。此前歐盟提出將這些黃金和外匯儲備轉移至烏克蘭的想法,俄方指控西方此舉違反國際法,俄羅斯大量資產實則被西方「竊取」了。
由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以及美國組成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的外交部長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於美東時間22日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對於G7國家及歐盟在聯合國場域再度採取一致的行動,堅定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外交部表示高度歡迎及由衷感謝。
同樣面對抗通膨,美國成為主流國家貨幣政策「最鷹派」的國家,帶動美元強勢突破高檔整理區間,歐元、英鎊兌美元匯率進一步偏軟,造成美元指數持續在108以上盤旋2周以上,近日再度飆升至最高的109.66,9/2雖稍喘口氣仍停在10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