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正新2105的搜尋結果,共136筆
正新(2105)證實成為BMW 1系列配套輪胎供應商,24日在外資與自營商聯袂買超助威下,股價開高,並攻上漲停價38.4元,隨後賣壓湧現,震盪整理,尾盤收37.65元,上漲2.7元,漲幅7.73%,連五漲,成交爆量逾3.46萬張,站上各均線。
電動自行車走紅後,建大(2106)與正新(2105)的電動自行車及登山車的胖胎訂單轉強。建大董座楊啟仁說,公司自行車胖胎訂單已排至3個月以後,目前美國電動自行車大廠前來Taipei Cycle展,與公司洽談胖胎訂單。
正新(2105)擴張原廠胎供應市場再下一城,旗下瑪吉斯(Maxxis)輪胎攻下BMW原廠指定配套輪胎。正新董事長陳榮華23日表示,瑪吉斯輪胎擴大與知名豪華車品牌BMW集團的合作,近期正式成為歐洲BMW的1系列車款原廠配套輪胎供應商。
正新(2105)瑪吉斯輪胎擴大與BMW的合作,近期正式成為歐洲BMW 1系列的原配輪胎供應商,配套的輪胎尺寸為MAXXIS 225/40R18 92Y XL HP5輪胎。
中部輪胎三雄正新(2105)、建大(2106)、華豐(2109)受到輪胎原材料價格上漲,與自行車客戶拉貨不如預期拖累,去年獲利同步下滑。
台股近期面臨漲多震盪,法人研究機構積極尋求基本面護體,尤其鎖定谷底翻揚題材,點名傳產股正新(2105)隨大陸疫情趨緩,輪胎耗用量可望逐漸回升,產業谷底已過;科技股原相(3227)本季受惠急單需求、淡季不淡,全年營運有望逐季成長。
台股近期面臨漲多震盪,法人研究機構積極尋求基本面護體,尤其鎖定谷底翻揚題材,點名傳產股的正新(2105)隨大陸疫情趨緩,輪胎耗用量可望逐漸回升,產業谷底已過,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41元。
輪胎大廠正新(2105)副總經理羅永勵29日出席法說會時表示,因旗下大陸正新昆山、廈門、廈門海燕、漳州及重慶等五個廠的內銷營運占比高達47.8%,明年大陸疫情解封後,且確診人數逐漸緩和,預期恢復正常作息之後,明年大陸廠區營運會轉好,加上越南、印度、印尼、泰國及台灣等工廠營運正常,這對正新明年整體營運增長有利。
台灣自行車產業供應鏈大團結、攜手減碳大作戰!由全球自行車產業製造龍頭-巨大(9921)集團出面號召、58家自行車產業供應鏈共同響應的「中華自行車永續聯盟協會(BAS)」,召開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高票當選首屆理事長!
輪胎三雄正新(2105)、建大(2106)及華豐(2109)自結11月及前11月合併營收,只有建大逆勢成長;正新及華豐均同步衰退。建大12日公布自結11月合併營收逾27.39億元,年增2.47%,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361.53億元,年增12.12%。展望12月營運,建大指出,因有聖誕節及農曆春節的換胎熱潮,預料12月營運還不錯。
輪胎三雄正新(2105)、建大(2106)及華豐(2109),今年第三季華豐單季EPS 0.5元,賺贏正新的0.47元,及建大的0.25元。展望第四季營運,華豐董事長沈國榮認為,隨著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對外拓展市場有更大的空間,獲利動能可延續第三季的佳績,再下一城。
為搶攻通勤、外送或長途旅遊的摩托車跑旅胎市場需求,正新(2105)副總廖正耀表示,公司發表Approach全新世代輪胎技術,並推出瑪吉斯(Maxxis)MA-CT1摩托車跑旅胎,吸引三大機車廠的光陽、三陽、山葉,及電動機車大廠Gogoro等多家公司高層主管前來捧場,該機車胎明年可望成為公司營運新動能。
正新(2105)8月營收回升至90.6億元,年增18%,主要大陸車市恢復,經銷商(RE)胎、組車廠(OE)胎需求均逐步回溫,若無疫情再度爆發,後續銷售展望應可樂觀看待,法人估計,今年下半年獲利急起直追,全年有機會轉為正成長。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3.5%,資金從電子股撤出,轉向營運正向的傳產股布局,如輪胎廠正新(2105)及成衣代工廠聚陽(1477)等,法人認為正新大陸車市復甦、原料下跌,獲利將連二年上揚。
輪胎雙雄正新(2105)、建大(2106),對於明年營運均持穩健看法。面對美國經濟前景、通貨膨脹,及升息等變數,正新副總羅永勵表示,包括旗下泰國、台灣及越南廠明年營運以利用現有產能,發揮極限為主,但旗下印尼機車胎廠明年還會持續增產。
正新(2105)16日股價一開盤開高後,震盪整理,甚至還二度跌至平盤以下,但在三大法人聯袂力挺下,股價拉回平盤以上,終場收39.5元、漲幅2.86%,連六漲,成交爆量逾2.68萬張。
台股上周小跌21點,收在14,561點,證期分析師袁中麟認為,趁著指數震盪,投資人可關注體質較佳的個股,其中又以蘋概股、綠能、儲能、汽車零組件、光學、車用電子、矽智財(IP)等類股為主;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信紘科(6667)、建碁(3046),再選入正新(2105)、奇鈦科(3430)、山富(2743)、迅得(6438)與飛宏(2457)。
台股今(14)日籠罩在美股重挫的低氣壓中,集中市場28大類股全軍覆沒,但開盤後沒多久,卻是由正新(2105)、建大(2106)一馬當先領頭大漲逾1%~3%,華豐(2109)也隨後翻紅,帶動橡膠類股指數率先突破重圍翻紅,不到11點時指數已上漲超過1%。
受惠輪胎漲價效應,加上訂單增加等因素,輪胎三雄正新(2105)、建大(2106)及華豐(2109)11日公布自結6月合併營收聯袂成長;其中,建大6月合併營收38.27億元,年增25.77%,表現最為亮麗。展望下半年營運,正新與建大均表示,若輪胎原材料價格不要持續上漲,公司下半年營運可望比上半年好。
受惠輪胎漲價效應,加上訂單增加等因素,輪胎三雄正新(2105)、建大(2106)及華豐(2109)11日公布自結6月合併營收聯袂成長。其中,建大6月合併營收38.27億元,年增25.77%,表現最為亮麗。展望下半年營運,正新與建大均表示,若輪胎原材料價格不要持續上漲,公司今年下半年營運,可望比上半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