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歷史文化街的搜尋結果,共27筆
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訪問大陸,行程甚為圓滿。
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訪問大陸,進行祭祖及文化交流,行程甚為圓滿。
據中新網報導,2023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2日在福州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開幕。為期2天的2023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延續往屆傳統的基礎上,立足福州與台灣的地緣優勢,著重引入了海峽元素,特別突出福州與馬祖地區的同根同源、兩岸親情。
台北市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已成為聞名全國的重要慶典,台北市文化局今舉行授證儀式,宣告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獲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並表彰保安宮維護、發揚傳統民俗信仰的貢獻。
「台南Photo GO攝影上桌」從2018年起至今已經舉辦四屆,主要針對45歲以下年輕攝影創作者,透過徵件機制篩選參與者後,將彼此作品交流展示、多元對話,並在與評審、觀眾三方的討論中,獲得不一樣的展出體驗,並以傳統「辦桌」的形式展現作品,由獲選者「作品上桌」表現出台南辦桌文化的熱情,21日來自台灣北中南及遠自香港的年輕的攝影創作者齊聚在極具歷史文化的水交社文化園區發表他們的作品。主辦單位一影像也特地邀請策展人、攝影家在活動期間前來交流,並由8位評審與參展者對話,選出評審們心目中的優秀作品,並將在活動最後一天公布。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昨圓滿落幕,雙方就聚焦於疫情過後,產業經濟轉型,以及城市建築文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交流。上海方強調努力打造數位之都,並推廣5個新城,推進建築的綠色化、低碳化轉型;台北則嘗試線上、線下整合市民服務大平台、打造無圍牆博物館,建構具城市文化品牌的大都會。
在為期六天的行程中,臺港澳媒體和山東媒體記者將深入濟南、淄博、濰坊、東營等市進行集中採訪,共同探訪山東省經濟發展總體形勢、營商環境、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規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2日起前往福建省考察,這是2021年大陸全國「兩會」後,習近平首次離京的地方考察行程。福建位於大陸的對台前沿,習近平曾在該省從政長達17年,鑒於地理位置與中共建黨百年敏感時機,習近平此行尤為外界關注。
嘉義市力拚文化觀光,吸引文青來嘉體驗老城故事,留住老房子營造特色是一環,而老屋變身為民宿也隨之應運而生;目前約有30多家民宿,卻也衍生適法性的問題,市府為提供多元住宿選擇,25日公告「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既為民宿申請開路,同時也藉此規範約束。
作為擴大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的手段之一,近期「夜經濟」躍升為熱詞,被地方政府寄予厚望。北京、上海、重慶……相繼出台「夜經濟」措施,挖掘夜色下的「金礦」,成為擺在各個城市面前的重要功課。
可以想像夜宿在古蹟裡是什麼感覺嗎?台中市文化局推動歷史空間再造,針對日據時代三大監獄之一的台中刑務所修繕,並發表階段性成果,11日起將開放其中的典獄官舍、公共浴場供民眾參觀,8月8日還有夜宿官舍活動,邀民眾體驗日據時代的監獄官員生活。
可以想像夜宿在古蹟裡是什麼感覺嗎?台中市府文化局推動歷史空間再造,針對日治時代三大監獄之一的台中刑務所修繕並舉辦階段性成果發表,11日起將開放其中的典獄官舍、公共浴場供民眾參觀,特別的是,8月8日還有夜宿官舍活動,邀民眾體驗日治時代的監獄官員生活。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而得名,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以伏羲文化等五大文化為代表,構成了這裡綺麗多彩、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天水也是大陸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區景點眾多,山、水、林、泉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城、寺、廟、觀等豐厚的人文資源相得益彰,形成了融自然與人文於一體的獨特景觀。
中山的文化多有魅力?77歲的作家劉居上仍為她筆耕不輟,他新近定稿了一本《中山風俗志》,預計明年中發行,將成為《中國風俗圖志》系列叢書首輯十卷中的一卷。
眾所周知,媽祖崇拜已成為福建最典型的文化標記。事實上,江西也有類似的崇拜和文化標記,崇拜的物件就是「江西福主」、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真君。目前,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正在加緊打造,將 「復活」江西文化標記。這也是中國首個以萬壽宮文化為核心、發散福文化為核心打造的大型文旅商業綜合性歷史文化街區。
東四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忽必烈開建元大都,現在東四胡同,依舊保存著700多年前的內涵。近年來,北京多次施行胡同修復,按照規畫,將保留老城原有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以保護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傳統建築形態」胡同,並打造13個文化精華區,而東四則有多條胡同被納入。現任東四街道辦副主任高洪雷說,透過胡同修復、街區綜合整治,要把東四完整地交給下一個「七百年」。
承載廣州市傳統市民生活記憶的榮珍酒樓舊址、蛇王福舊址,入選廣州市第5批歷史建築,而具洋樓建築風貌的新河浦三橫路1號民居,也成保護、活化利用的對象。
從中山市城鄉規畫局瞭解到,《中山市沙湧歷史文化街區更新保護規畫》已經公布,該規畫將對推動沙湧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築保護、街巷及空間改善,促進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活化,具有積極意義。
春暖花開,來大稻埕嘗美味、看精彩的藝文表演吧!位於古色古香的大稻埕街區,「大稻埕戲苑」是台北市最具特色的傳統戲曲劇場,三月起為迎接開館營運六週年慶,盛大推出「第四屆青年戲曲藝術節」,推動傳統戲曲與青春世代進行戲曲新實驗。3月5日起連續四週分別由正在動映有限公司、奇巧劇團、文和傳奇戲劇團與栢優座帶來全新戲曲創作,將以歌仔戲、客家戲、京劇翻轉經典,探索戲曲的邊界。
有臺北傳統戲窟之稱的大稻埕,扶植新世代戲曲創意的大稻埕戲苑就座落其中,是提供臺灣的戲曲青年演員編導創作、實驗、交流的平臺,並扶植有潛力的青年團隊從劇種個性發想,展現當代戲曲青年的思辨精神與活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