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歷史課本的搜尋結果,共136

  • 葉元之驚爆友人兒以為「這人」才是國父:教改太可怕了

    葉元之驚爆友人兒以為「這人」才是國父:教改太可怕了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大陸展開祭祖之旅,昨(28)日率先前往中山陵、孫中山先生紀念館等地。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透露,友人的兒子竟然以為鄭成功才是中華民國國父,感嘆道「由此可知,馬總統昨天去中山陵謁陵有多重要!」

  • 打掃發現爺爺履歷 蔣中正是前主管!網推出真實身分萬人致敬

    打掃發現爺爺履歷 蔣中正是前主管!網推出真實身分萬人致敬

    不少人在大掃除時,都會翻出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寶物。一名網友透露,他因為整理老家翻出「爺爺的履歷」,原來爺爺於民國初年在許多機要單位任職,前主管分別是前總統蔣中正、王柏齡、何應欽等歷史知名人物。照片一出,就有內行網友查出原PO爺爺的真實身分,還發現奶奶是一代國學宗師王國維的愛女,曾和朱自清當鄰居,讓其他網友震撼不已。

  • 第三代青年承受的台灣巨變

    第三代青年承受的台灣巨變

     政府已經宣布要延長服兵役的期間到一年,適用於民國94年元旦後出生、18歲的男子。在台灣的戰後歷史中,這些青年可以說是第三代。他們成長的年代裡,台灣已經產生了幾個巨變。

  • 時論廣場》第三代青年承受的台灣巨變(朱雲鵬)

    時論廣場》第三代青年承受的台灣巨變(朱雲鵬)

    政府已經宣布要延長服兵役的期間到一年,適用於民國94年元旦後出生、18歲的男子。在台灣的戰後歷史中,這些青年可以說是第三代。他們成長的年代裡,台灣已經產生了幾個巨變。

  • 連俞涵樂當1950時代劇專業戶

    連俞涵樂當1950時代劇專業戶

     35歲的連俞涵在上映中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演出1950年代被關在綠島的女思想犯,巧的是,她演員歷程與1950年代十分有緣,幾部代表性作品如《一把青》、《茶金》,故事都發生在1950年代,她笑說:「我一下是《流麻溝十五號》山東來的、《一把青》南京來的、《茶金》客家庄來的。」

  • 108課綱未捍衛釣魚台主權 民團譴責

    108課綱未捍衛釣魚台主權 民團譴責

     蔡政府外交政策奉行「親美友日」,相關意識形態也被呈現在教科書裡,其中最敏感的議題之一為釣魚台主權,釣魚台教育協會昨日召開記者會指出,108課綱各版本教科書中,有關釣魚台論述過於簡略、軟弱無力,且缺乏我國立場,任由日本稱之為是其固有領土,批執政黨是在灌輸學生錯誤觀念。

  • 張季雅異人茶跡 10年畫說台茶史

    張季雅異人茶跡 10年畫說台茶史

     「小時候,茶場就是我們的遊樂場,製茶的道具也是我們的玩具。」作為嘉義梅山的茶農之女,漫畫家張季雅的《異人茶跡》細數了台灣烏龍茶的歷史,這部長達10年的漫畫創作,也在近日迎來尾聲。

  • 丫頭老公家世太顯赫 爺爺竟是歷史課本上的人物

    丫頭老公家世太顯赫 爺爺竟是歷史課本上的人物

    女星丫頭(詹子晴)2年前與警政署前署長王卓鈞之子王惟立(William)登記結婚,成為幸福的人妻,近日她在社群平台分享兩張翻攝電視節目的畫面,透露丈夫有個「歷史課本人物」的爺爺,大有來頭的家世跟著曝光。

  • 大陸人在台灣》我為何選擇在台灣讀歷史?

    大陸人在台灣》我為何選擇在台灣讀歷史?

    本人為第三屆赴台學習的學位陸生,在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與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就讀本科與碩士,在寶島度過了七年美好的求學時光。現在回到了故鄉上海,繼續博士階段的深造。繁忙的博士學業之外,也需要一些調適,因此我選擇將這七年的台灣求學生活時光,用連載的形式書寫出來,希冀在不久的將來博士論文面世的同時,一本在台陸生的生活史也能夠根大家見面。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期望我曾經的同學、朋友、老師能夠多多喚醒我美好的回憶,為我的七年故事添加一些我可能遺漏的碎片。

  • 八國聯軍的漢奸史觀

    八國聯軍的漢奸史觀

     坊間有一本荒謬離譜的書─《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筆者不禁懷疑這是外國人所寫用來誣衊醜化中國人的一本書,如係國人所寫,真不知其主體性在哪兒?

  • 兩岸爭取孫中山繼承者正統 國台辦譏民進黨政府:掛羊頭賣狗肉

    兩岸爭取孫中山繼承者正統 國台辦譏民進黨政府:掛羊頭賣狗肉

    大陸10月9日舉行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大會,台灣10月10日紀念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兩岸都在爭取孫中山正統繼承者的身分。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13日)譏諷民進黨政府,誰是真繼承,誰是「掛羊頭賣狗肉」,一目瞭然,無需爭論。

  • 無法建構史觀 青年學子沒共鳴 課本上的辛亥革命 只剩300字

    無法建構史觀 青年學子沒共鳴 課本上的辛亥革命 只剩300字

     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但在「去中國化」氛圍下,很多青年學子只把國慶日當作「國家生日」,甚至和台灣光復節混為一談,渾然忘了這一天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指出,60年前國中歷史課本多達6000字敘述辛亥革命,現在僅300字,比一則新聞簡訊還短,沒有歷史脈絡,人物也只剩一個孫中山,難以讓中學生對中華民國歷經千辛萬苦才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歷程,感到光榮與認同。

  • 綠版課綱 淘空歷史源頭

    綠版課綱 淘空歷史源頭

     古今中外、世界各國歷史教育的目的,無非都是希望讓國民了解自己國家民族的源頭,進而培養認同感。奇怪的是,民進黨執政後的歷史教育,卻花費大把心力「淘空」歷史課本,好讓學子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事不關己」。吳淡如女兒不識孫中山、郭台銘女兒不識岳飛、眾多學子誤以為中華民國國慶日就是台灣光復節,都是這種歷史教育下的惡果。

  • 歷史教育空洞化 學者批「主題式教學」惹禍

    歷史教育空洞化 學者批「主題式教學」惹禍

    近日「作家吳淡如國一女兒不識孫中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女兒不識岳飛」,歷史教育空洞化成為議題。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劉新圓表示,這些都是「主題式教學」惹的禍,「要說它禍國殃民,恐怕不為過!」台灣已經在搞「文化自宮」而不自覺。

  • 學者憂 去中國化變去歷史化

    學者憂 去中國化變去歷史化

     作家吳淡如一段錄音在line上被瘋傳,吳淡如提到現在小孩不識孫中山,問他們「台灣在日據時期之前是甚麼朝代」?竟回答是荷蘭時期,再之前是猿人的石器時代,令吳淡如哭笑不得。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去中國化」竟造成「去歷史化」,學生沒有時序感,不了解中國,也不了解台灣,可能一兩代都救不回來。

  • 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

    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

     1995年許信良寫了《新興民族》一書,當時許多朋友認為這只是獨派的一種想像,以漢文化在台灣的根深柢固,台灣社會又如何能成為一個所謂的新興民族,但曾幾何時,這些朋友現在一提到近年台灣的「去中國化」,就憂心忡忡,咸認如此下去,許信良的想像或成可能。

  • 時論廣場》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林谷芳)

    時論廣場》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林谷芳)

     1995年許信良寫了《新興民族》一書,當時許多朋友認為這只是獨派的一種想像,以漢文化在台灣的根深柢固,台灣社會又如何能成為一個所謂的新興民族,但曾幾何時,這些朋友現在一提到近年台灣的「去中國化」,就憂心忡忡,咸認如此下去,許信良的想像或成可能。

  • 轉型正義,先把東廠廢了吧

    轉型正義,先把東廠廢了吧

     轉型正義無法迴避兩個事實。一、威權時代的課本說蔣公從小看魚逆水上游;現在的歷史課本介紹中日和約時去脈絡化,以凸顯台灣地位未定論。不管有沒有轉型正義,歷史總是有權者的書寫,轉型正義工程免不了國家機器介入。二、不同的社會群體對於國族未來有各自想像,在當今認同政治下,統獨看似對立,實則是同樣意識形態下的孿生子。

  • 孫中山恐從歷史課本 徹底消失

    孫中山恐從歷史課本 徹底消失

     昨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6周年紀念日,不過學者表示,過去20幾年來教科書中「孫中山形象」以李登輝時期的《認識台灣》為分水嶺,稱謂從「國父 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到直呼「孫中山」,孫中山的事蹟更從過去專章專節討論,到現在聊備一格;中國民國創建史猶如外國史,孫中山猶如外國人。難保未來「孫中山」3字會從歷史課本徹底消失。

  • 祠廟背後的悲慘臺灣史——尋找被遺忘的鹿埔事件

    祠廟背後的悲慘臺灣史——尋找被遺忘的鹿埔事件

    【愛傳媒採訪中心報導】說到臺灣歷史,許多人常常想到課本裏頭告訴我們的大時代故事,像是「大航海時代的福爾摩沙」、「國姓爺開啟的明鄭東寧國」或是「滿清帝國在臺灣兩百餘年的統治」等等。但出身於成功大學歷史系的謝宜憲、徐崇哲與毛帝勝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成立「武峯文史工作室」在各地發掘有應公廟(俗稱:陰廟)與地方傳說背後的故事,像是年初就針對清末林恭抗官事件為核心,出版《被遺忘的天德元年》一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