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殲-16d的搜尋結果,共39筆
我國防部於9月9日2050時稱,美加護衛艦各1艘,9日由北向南經台灣海峽南下;共艦出動8艘次。10日早上稱,共軍機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共艦13艘次。11日早上再度發布0540時起共軍山東號航艦編隊,於我鵝鑾鼻東南60浬朝東航行,進入西太平洋航訓。12日稱11至12日6時,總計共艦20艘次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引發台灣高度關注。以下就共艦20艘次部署態勢進行點名。
中方空軍正為作戰單位添置殲-16和殲-20戰機,以加強戰力。據詹氏(Janes)國防情報公司7日估計,從2023年1月起,解放軍可能又有15架殲-16和11架殲-20入列服役,以汰換較舊的戰機。
一向被視為中共最頂尖5代隱形空優戰機的殲-20,在一般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難以超越的形象,其地位猶如美軍F-22戰機。但是,就像F-22在美軍的空戰演練中曾被E/A-18G擊敗一樣,殲-20近期也在一場空中對抗演練中敗於殲-16戰機手下。該次演練的飛行教官表示,在該次對抗中,殲-16不只戰勝了殲-20,「而且是完勝」。
分析家說,隨著中方加緊因應相關區域與日俱增的挑戰,解放軍正以先進的殲-16汰換老舊的殲-7機隊。
殲-15首度在航母上起降10年後,1架「飛鯊」似乎了安裝了中國自製的渦扇-10發動機
珠海航展已於8日登場,展出了殲-20和殲-16等戰機,而專門研究中國戰機的德國專家魯普瑞特(Andreas Rupprecht)說,從機上打造的編號看來,解放軍現役至少有200架殲-20,還有超過240架殲-16戰機。
兩架新型解放軍戰機本月現身顯示,中方正追隨美國的戰略,開發能用來進行現代聯合作戰的多用途電戰機。
中方空軍主力戰機殲-10新版再傳新照,而放大的整流片沿著機背裝設。它很像特定出口型F-16D和F,機背擁有著名的「大脊」(big spine)。而加了這裝置,可能放置擴大的反制與電戰系統,還有通訊,被動感測器和冷卻等各式系統。
1張中方空軍改進型殲-10D戰機的照片在社群網上瘋傳,特徵酷似F-16的第52+-60EF,60EF和70批次版,加裝了電子設備,可能還有燃料。
近年來中國雖加強電子戰(EW)能力,但美國卻正著眼於不同的發展道路,打算淘汰強大的電戰機EA-18G「咆哮者」(Growler)。
除夕也來亂!空軍今傍晚發布共機動態,今天有5架次共機侵犯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
解放軍繼23日出動39架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後,24日又派了13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東南空域,而台灣首度發現,其中有殲-16D電戰機現身台海附近。
根據空軍發布的共機動態,共機今日有13架共機侵擾我西南防空識別區,包括包括1架運-8反潛機,8架殲-16機,2架轟-6機,2架-殲16D機,空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並以廣播驅離與防空飛彈追蹤監控。其中,殲-16D機是首度出現。
中共自9月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了殲-16D電子戰機後,這款戰機在對台灣西南部防空識別區威嚇巡航中的作用愈趨重要。中共近20年來積極發展首款電子戰機,是因為在1994年黃海與1996年台海與美軍的2場對抗中遭到電子壓制,造成防空雷達與火控雷達癱瘓,經此2役積極研發電子戰機殲-16D,將以此扳平27年來對美空軍電子戰劣勢,未來台灣空軍可能很快地就會體驗到共軍以電子攻擊的方式對台施壓。
屢次參與對台繞島巡航的解放軍殲-16,號稱其最強改型殲-16D電子戰機日前已被中共官方宣稱投入實戰化訓練。陸媒報導中還強調,殲-16D與殲-20聯合作戰,能加倍提升空中進攻能力。
日前在第13屆珠海航展極受矚目的解放軍首款專用電子戰機殲-16D,在大陸《央視軍事頻道》官方微博發表視頻解析其功能與角色。陸媒注意到,視頻中首次稱呼這架新入役的電子戰機為「殲-16D咆哮狼」。此一名稱原只是軍迷們仿美軍電戰機E/A-18G咆哮者(Growler) 之名而用在殲-16D身上,未料到共軍最後也採用此一名稱做為正式稱呼。
根據衛星圖像和解放軍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在靠近台灣的東部空軍基地部署殲-16D新型電戰攻擊機。
美國新任空軍部長肯達爾日前揚言,要以「超前技術」讓中國大陸「感到恐懼」。大陸空軍副司令員王偉則在第13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回嗆:「只要你不害怕,就讓我們到雲端相見吧!」被問到殲-16D會是大陸殲-20外會讓美軍忌憚的戰機嗎?國際事務專家賴岳謙表示,殲-16D可為其他機種做掃除障礙、掩護工作,甚至摧毀雷達系統,目前殲-16D已經量產2百多架。
就在中方透過珠海航展,大秀電戰攻擊機殲-16D後,華府已暫定批准出售澳洲EA-18G「咆哮者」(Growler)電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