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母語學習的搜尋結果,共153筆
屏縣府為讓孩子沉浸式學習母語,繼推出原住民語、客語等教材後,2日又發表全台首套以地方為本位的台語數位教材,「屏東本位台灣台語教材電子書與教師手冊」,縣長周春米盼孩子們能透過台語教材,深化對屏東文化的認識。
移民署北市服務站21日舉辦「新住民法令宣導課程」,邀請到來自緬甸的母語講師李艷菁,分享從學生身分轉變為專業母語老師的心路歷程,李也趁著中秋佳節將屆,表示東南亞的月餅大都包含豬肉,因口味獨特一直是不少新住民最愛,但為防預豬瘟,她呼籲大家不要攜帶、寄送含豬肉的月餅來台以免觸法。
隨著全球國際化的趨勢,各個學校陸續將新住民語言列為學習項目,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今(21)日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暨法令宣導課程」,邀請到來自緬甸的母語講師李艷菁,分享從學生身分轉變為專業母語老師的心路歷程,也開啟了她在臺灣的「新」人生。
教育部國教署每年辦理「夏日樂學計畫」,讓學生在暑假期間體驗多元學習方式,今年共計1245校、約3萬1800名學生參加,參與校數及人數創下歷年新高。
副總統賴清德2014年在台南市長任內推動雙語政策,2017年接任閣揆,規畫要在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蘇貞昌接閣揆改成2030雙語政策。賴日前表示英語能力強,國際參與能力就比較強,但沒有要忽略其他語言教育。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雙語教育扼殺了母語的學習,讓城鄉差距加劇,雪上加霜面臨血崩。他強調,紮實的母語基礎才是真正競爭力,蔡政府短視不肯正視政策錯誤,影響所及將是台灣未來下一代的競爭力。
種族多元的新加坡推行雙語教育,但在英語強勢環境下,多數新加坡下一代對母語的運用不如父母輩。新加坡教育部三番四次檢討政策,下調雙語學習標準,各人種母語程度仍是越來越差,不過,近年因中國市場強大,人們學習華語動力略有回升,但學者憂心雙語教育下導致的文化失傳,將使世代出現明顯斷層。
國發會提出2030雙語政策,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時表示,2019年將確立我國「雙語國家」政策,但實施數年後,政策推行與民眾期待有所落差。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舉辦公聽會,指出各界對於目前推動的雙語政策仍有諸多疑慮,政府應更廣泛徵詢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意見,傾聽民意,且予以修正。
新北市頒發高中以下原住民學生學業優秀及特殊才藝獎學金,111學年度第2學期有1156位原住民學生獲獎,共頒發518萬元獎學金,其中莒光國小學生林于軒熱愛學習撒奇萊雅族母語,除在新北語文競賽撒奇萊雅語市賽榮獲第二名,還拿下全國語文競賽優選的佳績。
新北市每學期都會頒發原住民優秀獎學金及特殊才藝獎學金,達觀國中小國小部阿美族學生章致開,面對家庭環境弱勢、從未放棄努力,勤奮好學,還積極參加校內田徑隊及角力隊,並期許自己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選手,獲頒獎學金。
藝人吳鳳從土耳其來台發展多年,與台灣老婆陳錦玉(Rynne)育有2名女兒,生活過得幸福、美滿。身為外國人的他,致力栽培小孩3種語言能力,日前老婆遇到一位中文老師,發現他們中文程度很好,便分享那是平時以中文跟小孩溝通的成果,結果被驚訝詢問:「外國人不是一直講英文?」,聽到這件事,吳鳳決定不藏私公開教育觀念。
新竹市大部分學校的本土語言教科書因經費問題,僅提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無法帶回家復習,市議員蔡惠婷表示,以她與孩子的學習經驗來說,母語教材若能讓學生帶回家,可增進學習效果及親子共學,加上衛生安全等因素,建議市府能檢視經費或作使用者付費的意願調查,讓學生能夠1人1書。
原住民族語言持續流失,花蓮縣政府基於幼兒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積極培育族語保母,迄今已核定63人,今年將再加入41名生力軍,讓族語的種子從家庭生根萌芽,使部落珍貴資產永遠流傳。
去年9月起本土語言課程在各高中職如火如荼展開,但教師團體指出,很多學生反應課本上的閩南語字連閩南語流利的家人長輩都看不懂外,就連在校學習的本土語言,長輩也根本聽不懂,本土語言課程已被戲稱為一場鬧劇,建議改為選修,不要增加學生壓力。
去年9月起本土語言課程在各高中職如火如荼展開,但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表示,這政策未做好完善師資、課程安排、妥善規畫,尤其當課本的閩南語字連閩南語流利的家人長輩都看不懂,或者有學生反應在校學習的本土語言,長輩聽不懂,本土語言課程已被戲稱為一場鬧劇。
新住民子女在台人數逐漸成長,教育部依照12年國教課綱推動新住民語文課程,自108學年度以來迄今,國中、國小的開課數量逐年增加,當中又以學習越南語的學生人數最多。不過,開課老師表示,在台灣生活的新二代,其實大多對學習東南亞母語興趣缺缺,她會鼓勵孩子不要忘本,「一定要懂媽媽的語言」,跟著家人回到母國時,才能與親友交流情感。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26)日審查《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學者及立委昨召開記者會指出,人民的英語能力與國家實力沒有絕對相關,更何況翻譯技術已突飛猛進,政府沒必要再推動雙語政策,立法院也應停止審議此法案。行政院長陳建仁25日強調,推動雙語並非要將英語列為國家第二語言,唯有母語與英語「雙語並進」,台灣的發展才得以延續,政府也絕不會有所偏廢。
高雄市學校展現新住民語文學習成果,15日在大寮區中山工商舉行「111學年度高雄市新住民語文競賽」,171位學生換上各國特色服裝,參與說故事與東南亞歌謠競賽,熱鬧精彩有如小小聯合國。
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訴求廢止雙語政策,已累積超過5400名人次附議支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具備雙語教學能力的教師又不夠多,而科目的英文是專業用語,學習必然造成負擔。參與政策執行的國發會表示,雙語政策不會將英語作為國家或官方語言,也不會排擠學習母語的資源,綜合規劃處長張惠娟強調「萬事起頭難」,要跳脫舒適圈,總有過渡期要克服。
苗栗縣政府重視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的傳承,13日在縣立圖書館辦理第8屆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讓原住民族學生在遊戲競賽中,有效提原住民族學生族語學習的興趣及成效。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等人到場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希望他們都能保持平常心,快樂學族語、自信說族語。
移民署日前辦理「多元文化 樂活創新行動方案」競賽,新住民第二代李如寶等人研發「越食煮憶美食互動遊戲盒」獲特優獎,藉由手機導入母語發音的方式,讓在台灣的越南新二代的母語越練越好,成為台越最佳的溝通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