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國政府的搜尋結果,共630筆
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皆以「光輝十月」自許,因為辛亥革命是在10月10日起義,肇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於焉誕生。1949年國共內戰,國軍退守台灣,國民政府在中國共產黨於當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遷都台北,以致海峽兩岸分別於10月1日或10月10日,慶祝國慶。話說光輝十月,在海峽兩岸是非常寫實,又具政治意義的國家記事。
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蔣中正委員長在廬山發表嚴正聲明,他提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自此,中華民族正式掀開全面抗戰的序幕。
高齡88歲的中國近代史權威張玉法推出新作《浮生日錄》,呈現歷年來與友人等各界往來的函件紀錄。在新書發表檔期中,他特地舉辦「民國歷史人物研究的現況與問題」專題講座,提到兩岸過去對民國史研究立場相反,大陸曾秉持批判態度,相繼出版《民國的三教九流》、《民國政海名流歸宿》等書籍,但論述近20年趨向中性,像是《張自忠傳》等國民黨將領傳記,便具備很高的學術價值。
112年前,國父(革命先行者)孫文先生以「三民主義」之「主權在民」現代化民主政治思想推翻滿清,國父及建國先烈所信奉者,乃人民有權且政府有能,但民國創建之初,內憂外患頻仍(廢除不平等條約、北伐、國共內戰、抗日等),是以即便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了五權憲法,象徵在人治與法治之「政治產業」間吾輩先人選擇了「法制到法治」的民主,但在欠缺實踐之下明顯貧瘠。
行政院黨產會認定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現有建築、土地非黨產,要求收歸市有,台中市黨部主委顏文正對此表示錯愕,痛批根本是「強占合法民產」,他表示,市黨部一定會聘請律師,要求政府對此給予公平的對待。
為了不讓大陸人適用國賠,行政院最近發了一個函釋,大張旗鼓說「大陸人民不是中華民國國民」。但結果一點兒也沒有改變法律的規定:大陸人民還是適用國家賠償法!行政院這個函釋,語焉不詳又有違法嫌疑,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宣傳兩國論,讓支持「一邊一國」的人爽一下。問題是,這些開心的人,恐怕都被詐騙了。
中國大陸駐韓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大陸駐韓國大使邢海明5月26日接受韓國MBC廣播電台晨間時事訪談節目《金鐘培視線集中》電話直播採訪。邢海明就中韓關係、中韓經貿及人文交流、日本福島核汙水排海等問題等回答了主持人提問。坦言當前中韓關係並不好,還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現在台灣反中、崇美、媚日下,弄出種種「荒謬至極,細思極恐」的事,幾乎都可從抗日歷史中找到原形。
中央明年健保總額預算大砍150億元,引爆醫界強烈不滿。國民黨醫療委員會批評,為了2024選舉,中央想把軍公教調薪,卻漠視幫中央在疫情期間收爛尾的醫療界,還想大砍健保預算,這不是過河拆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嗎?嚴詞譴責這種不講道義的政府。
剛剛過去的周日,泰國與土耳其都舉行了關鍵性的全國大選。泰國人口7,200萬,經濟規模約5,600億美元,是東協十國最大的經濟體,人口僅次於越南與印尼;人口8,600萬的土耳其,則是全球地緣政治摩擦的關鍵點,兩個國家同時舉行全國大選,看似彼此關聯不大,卻都是影響亞洲與全球政壇走向的關鍵。
近代的「公報」在古代叫做「邸鈔」、「邸抄」、「邸報」或「京報」,乃是除了正史之外,歷史學家最喜歡引用的佐證材料。「公報」是中國最早期官方發布新聞的一種方式,大約發軔於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初年。最初主要是由朝臣將最新探知的中樞旨意私自抄錄下來,然後迅速傳遞給利害與共的同朝官員和外鎮大員,彼此間互通聲息,用來應付最新的政局發展和人事異動。
說實話,世界金氏紀錄若有這一條「棄官從政僅8個月當選總統」項目的話,這地球上,恐怕只有尹錫悅一人獨得。最起碼,在韓國歷任總統中,他已創下這一項紀錄。從職業檢察官直接跳上總統寶座。說是簡單容易,但絕非人人可夢寐以求的事。
據中新社報導,當地時間24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就台灣問題發表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南韓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中韓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要維護台海和地區和平安寧,就要旗幟鮮明反對台獨,反對外部干涉,並說明朝鮮半島問題與台灣問題的性質和經緯不同,不具可比性。
常見教師因公受傷,但目前全國僅6都可申請醫療補助,其他縣市尚在研議相關作法,但並無下文,且原因常是縣市政府財務不佳,而無法提供補助,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以下簡稱全教產)質疑:「公傷病住院醫療補助居然分大小漢,作法更是一國多制」,呼籲教育部出面,修法或立法保障教師權益。
中華民國前任總統馬英九赴大陸掃墓,現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雙英爭輝,都在7日返台。兩人在出訪過程中都對「中華民國」的定位做出表述,但表述中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的認知與尊重卻迥然不同。
中華民國前任總統馬英九赴大陸掃墓,現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雙英爭輝,都在7日返台。兩人在出訪過程中都對「中華民國」的定位做出表述,但表述中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的認知與尊重卻迥然不同。
前總統馬英九赴陸祭祖參訪交流,接連喊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中華民國憲法等字眼,但仍遭綠營刻意忽略,稱馬矮化台灣。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對此直批,民進黨執政之下的政治人物,無人敢像馬英九前總統一樣在中國大陸表述中華民國的主權,卻又在人家訪陸之際酸言酸語,透過陸委會發新聞稿暗指落入「統戰陷阱」。徐巧芯更直言,「馬出訪戳破民進黨長年兩岸論述的國王新衣,讓全民看到民進黨裸體站在大街上的糗樣」。
喬無遏將軍,是抗戰中期第一批參加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國軍飛行員,在陳納德將軍親手訓練下,他銜命50餘次空戰逆襲,迎頭痛殲敵機4架半,其後追隨國府來台,鐵翼鷹揚台海領空,阻擋赤禍妄圖進犯。後半生僑居海外仍心繫國家,推動飛虎國民外交,協助「雙橡園」產權交還中華民國的推手之一,他一生效忠中華民國矢志不渝,永遠值得吾輩推崇敬仰。筆者謹容此文介紹這位「飛虎將軍」的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