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族服飾的搜尋結果,共58筆
許多觀光景點為了吸引遊客,都會拍攝風景優美、極具特色的宣傳片。近日大陸一名男子看到江西千戶苗寨的宣傳片後,被畫面中身穿民族服飾跳舞的年輕女子吸引,於是開車前往2000公里遠的風景區,未料一到現場,卻看見跳舞的全是阿姨,讓他傻眼不已。
「2022台灣新住民國際選美暨才藝小姐選拔」由中華全球婦女產業促進會主辦、《中國時報》協辦,總決賽12月17日在時報大樓登場,這次的主題為「促進族群融合、活絡台灣經濟」,比賽分為青春活力及智齡風華兩個組,共34位佳麗角逐后冠,最後青春活力組由蘇琦摘下第一,智齡風華組則由阮美杏奪冠。
響應8月1日原住民族日,高雄捷運公司推出「原住民族日穿族服,免費搭高雄捷運及輕軌活動」,只要於8月1日當天穿著原民傳統服飾的民眾,可享不限里程、不限次數,免費搭乘高雄捷運及輕軌優惠,服裝只要上、下半身擇一即可。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有48件文物及1件田野筆記手稿將於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大禮冠頭帽,盼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異域故事館19日開館,展現出異域孤軍珍貴歷史影像、文物,了解當年孤軍離開國土,在金三角地區作戰、生活的歲月。桃園市觀光旅遊局也和旅遊業者合作,推出系列遊程,1日遊最低299、2日遊最低1088元,讓民眾開心玩桃園。
4日晚間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身穿朝鮮族傳統服飾的大陸少女參與大陸五星國旗傳遞,在韓國引發巨大爭議。《環球時報》報導,在韓國大選臨近的背景下,各政治派別爭相秀強硬,指責中國「覬覦韓服文化」、「文化掠奪」,還要求政府向中國提出抗議。6日,正在訪華的韓國國會議長朴炳錫就此事表態,呼籲韓國民眾樹立文化自信。率領韓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北京冬奧會的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黃熙5日表示,沒有打算就此事向中方提出抗議。
這屆北京冬奧,因為服裝引發的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前傳出台灣運動員黃郁婷多年前在美國受訓時穿著中國隊好友的運動制服拍照,遭網友爆料出征。4日晚間的開幕式,一名朝鮮族女性代表身穿韓服,擔任傳遞大陸五星旗的國旗手,此舉引發韓國網民跳腳,指責中國侵占韓國文化,大陸網友則不甘示弱反嗆南韓「沒有歷史常識」。
俐落短髮的林辰唏與外型甜美的程予希,視覺彷彿正處於天秤的兩端,兩人在GagaOOLala影音平台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中,演與過往迥異的角色,前者演循規蹈矩的主婦,後者則化身大剌剌、對愛情義無反顧的學妹,在平凡生活中有著感人的情愛糾葛;但回到時尚拍攝時,則又重回大家對她們的固有印象,一個酷帥、一個親和,畫面可說剛柔並濟。
5月是斯拉夫人的神聖月份,其中5月2日是東正教復活節、5月9日是勝利日,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協助台灣俄羅斯僑民協會在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斯拉夫故事─俄羅斯傳統服飾展」,即日起至5月16日展示傳統生活、宗教、軍事三大面向的服裝飾物,副市長令狐榮達邀請民眾看展,感受斯拉夫文化之美。
世界上的少數民族,其獨特傳統文化、生活方式還有服飾等,總是吸引大眾好奇心,想一窺他們的世界究竟長什麼樣子,一位來自越南的正妹,因為穿上少數民族「埃德族」的傳統服飾,甜美長相加上特殊打扮,這位正妹瞬間在網路上爆紅。
繼上周大陸淘寶APP攜手全大陸8大博物館開啟「雲端春遊」引發網路上高度討論後,本月1日開始,位在大陸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1388歲的「布達拉宮」,也首次現身淘寶直播,據了解,這是布達拉宮首次以網路直播的形式「開放參觀」,遊客只需透過淘寶APP進入直播頁面,即可接觸到布達拉宮神祕的魅力。
織品服飾是人們生活必需品,客家民族將文化及性格特徵融入織品服飾與工藝技法之中,為推廣傳承技藝,客發中心27日起於台灣客家文化館,舉辦「針頭線尾客家情」客家織品服飾美學特展,展期至2021年2月19日止,展示從古至今南北客家女性服飾的變化,新舊交織散發女性之美。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於8月3日及4日舉辦「雪蘭莪國際原住民藝術節」,台灣原舞曲文化藝術團受邀演出,他們披上傳統民族服飾,為世界各地觀眾帶來獨特的原住民文化藝術。
旺仔IP誕生40周年,國民品牌旺旺在上海長風大悅城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旺仔IP40周年主題展──「旺聚一堂」。本次主題展由56民族巨型旺仔牛奶罐矩陣和旺仔40周年主題展兩部分組成,在大悅城正門廣場,56個高1.3公尺的巨型民族旺仔牛奶罐整齊排列圍成愛心,寓意著56個民族「旺眾一心,團結旺旺」。
適逢元宵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特別舉辦新住民文化體驗活動,讓孩子認識不一樣的東南亞年節文化。北新國小校長曾秀珠表示,107學年度有130位同學選修新住民語課程,透過校內辦理的文化體驗,闖關歡慶元宵節。
花蓮原民工藝,透過堅毅、堅持與創新的耕 耘,展現質樸中的華美,經由《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 更讓人看見作品背後,動人心弦的故事。在前臨大海、背倚高山的花蓮,原住民族彷 彿有著天生的藝術細胞,尋常的植物、漂流木、石頭⋯⋯⋯,透過編織、雕刻就能 變換出令人驚豔的美感。
舞影婆娑,在遼闊無際的海洋。你看你的左邊是山,你看你的右邊是海。原住民,是一首唱不盡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