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法親屬的搜尋結果,共105筆
18歲以上的青年注意!雖然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未達同意門檻,但是《民法》卻已經修正,把成年從20歲調降到18歲,並且自2023年上路實施。台北國稅局提醒,將牽動3大稅目,包含房地合一自住房地租稅優惠、受扶養親屬的免稅額以及遺產稅的扣除額。
自明年起,我國民法的法定成年年齡從20歲下修到18歲,以稅制而言,預計將影響綜所稅(受扶養親屬定義)、遺產稅(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土增稅(一生一屋優惠),還有地價稅、房屋稅、房地合一稅等自住條件。
立委提案修法讓照顧長者終老者能繼承遺產,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廖哲莉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若要讓非親屬具有繼承權入法提供誘因可以檢討,可能涉及親屬間繼承爭議和《民法》的修正,修法過程一定要有公聽會並謹慎小心。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照顧長者樣態愈來愈多,有些是媳婦侍奉公婆終老,有些是看護工陪伴長者最後一程。不過根據中華民國《民法》規定,這些人辛苦照顧長者終老卻不在繼承遺產順位中,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提案修《民法》,讓真心付出時間與心力照顧長者的人,也有資格繼承遺產。
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如果有親屬過世留下遺產,首位繼承人在繼承遺產時先繳了遺產稅,假設首位繼承人在五年內相繼過世,則第二個繼承人獲得該筆遺產時,已課稅遺產可享免遺產稅優惠。
《外婆的澎湖灣》由民歌手潘安邦唱出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的祖孫情,是70、80年代火紅歌曲,4、5、6年級生上KTV必大展歌喉哼唱一段外婆澎湖灣。如今教育部把國語辭典外公外婆加註為阿公阿嬤,《外婆的澎湖灣》變成《阿嬤的澎湖灣》,味道全沒了,不知該如何唱?
王力宏事件,其前配偶李靜蕾發出的聲明稿中提及:「….女性選擇為家庭全心付出擔任家庭主婦,雖然表面上是屬於『無酬』的工作,但這只是家庭成員角色的分工,不論外出工作或在家做家事,都是家中重要的支撐,甚至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多重角色(例如:保姆/老師/清潔工作者/司機/總管/伴侶/特助等工作)。這份工作的薪酬應該加總計算,加上以你的能力不外出工作所失去的機會成本。這應是所有家庭主婦透過自己努力應得的薪酬,而不是被贈與或施捨的……」引起家庭主婦共鳴及社會大眾的關注與討論。這也是台灣婦女團體長久以來的主張及呼籲。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依據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4款規定,將財產借與他人使用,除經查明確係無償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者使用外,應參照當地一般租金情形,計算租賃收入,繳納所得稅。又所稱「他人」,依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第2項規定,係指本人、配偶和直系親屬以外之個人或法人。
鑑於障礙者受限語言或身體障礙,處理身後遺囑事宜,法務部已規劃研修民法遺囑規定,將增訂障礙者可以透過通譯方式,包括口譯、手語、點字等,協助其可以為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及口授遺囑,保障障礙者處理遺囑權益。
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從生到死」的民法,施行迄今已逾90年,為此,法務部特別在四樓圖書室走廊設置「民法史記 時光迴廊」專區,在時光迴廊裡,讓大家一眼看盡民法蛻變的風貌,也可以細細演繹民法演進的歷史。
為通盤檢討「贍養費」制度,以符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一般性建議的意旨及社會實際需求,法務部提報《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會5日拍板通過。未來離婚要求贍養費,不再有「判決離婚」、「無過失」的限制,協議離婚也可請求,並明定離婚5年內都能提出;贍養費給付程度,依贍養權利人的需要狀況及贍養義務人經濟能力權衡。
為通盤檢討贍養費制度,以符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29號一般性建議的意旨及社會實際需求,法務部提報「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會今拍板通過,未來離婚要求贍養費,不再有「判決離婚」、「無過失」的限制,協議離婚也可請求贍養費,該草案待立法院審議後實施。
申報遺產稅要注意了!財政部國稅局16日表示,遺產繼承人為未成年的直系卑親屬如子女、孫子女等,在計算遺產稅時,可適用「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依年齡與法定成年年數差異按年加扣50萬元遺產總額。惟我國自2023年起下修成年年齡至18歲,其遺產扣除額將連帶縮水。
依衛生福利部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臺灣65歲以上老人共3,607,127人,失智症有280,783人,佔7.78%,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一位失智者。不論當事人或是家屬都可能承受偌大的壓力,失智症從生活層面更衍生許多法律問題,如何自保及愛人?這是高齡社會下,大家必修的一課。
「我終於可以跟心愛的表妹結婚了!」42歲汪先生和36歲表妹楊小姐從小青梅竹馬,2年前譜出戀情,儘管一開始不被家人支持,2人查遍法條、族譜尋找結婚的一絲可能,赫然發現汪男母親其實是外公的養女,他與表妹並無血緣關係,2人終於能結成連理,也獲得家人們祝福。
施行超過91年的《民法》20歲成年年齡規定,將要重大變革。立法院院會25日三讀通過「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成年年齡由現行20歲下修為18歲;訂婚、結婚年齡納入性別平權概念,男女都要滿17歲才能訂婚、滿18歲可以結婚,2023年1月1日施行。
台劇《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終於迎來歡樂大結局,而原本被醫生宣告罹患胃癌的一哥(許傑輝飾)也手術成功痊癒,與女主角林彩香(鐘欣凌飾)開心出國旅遊,陪伴彼此老後生活。歡樂結局看得觀眾心花怒放,然劇情演出當一哥昏迷住院時,出現友人代為申請保險金事宜,實際上依據民法相關法規,該行為是無法獲得保險公司受理的。
2016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總裁過世後的遺產分配案,張榮發總裁生前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產均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引爆張榮發大房3個兒子與二房獨子張國煒決裂的遺囑攻防戰,大房三哥張國政無法接受父親生前的安排,對老四張國煒提出遺囑無效之訴,而台北地方法院已在2020年3月判決認定該遺囑有效,新聞報導聲稱四子張國煒將可獲得約140億元的遺產。
法務部預告修正民法成年降為18歲,昨天公告期滿,將送行政院審議;次長陳明堂今天說,行政院要求部會盤點涉及法條,7月中陳報。針對20歲選舉投票權,因涉及修憲不在此範圍。
朝野擬修《民法》,將成年年齡從20歲降為18歲,預期將有所得稅、遺贈稅、房屋稅與地價稅等4大稅目受到影響,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分析,新制上路後,有助高收入家庭視資產組合進一步節稅,但一般家庭則因成年認定年齡下降,若逾18歲子女中輟未就學,或收入來源為地下經濟,父母、親屬等納稅人無法申報扶養,節稅權益將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