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28筆
水庫蓄水率再創新低,三十年來最強的乾旱引爆南台灣缺水危機,是否會衝擊半導體、面板、PCB產業?缺水受惠股又有哪些?
南部正面臨乾旱,水情嚴峻,不少立委提出應針對高耗水產業提高水價。經長王美花13日表示,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台北自來水處兩邊水費收費標準的確有落差,會在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並參考耗水費機制狀況綜合檢討,目前先以耗水費誘導用水大戶自主節水。
近期台灣輸往中國大陸水產品近乎全數遭禁,理由為企業註冊資訊不完整,受影響產值估超過60億,然而中國大陸早在2019年即預告相關措施,農委會等部會挨批輔導業者動作慢、無作為。農委會今(13)日表示,早已輔導業者註冊與補件,對外界動作慢的質疑加以否認。
台灣水產品輸陸再受阻,影響企業計有178家, 推估受影響產值逾60億,而養殖魚種如午仔魚等受到的衝擊遠大於冷凍出口的魷魚、秋刀魚等。業者指出,擔心養殖戶之後大批轉養其他魚種,導致供銷失衡、魚價崩盤,政府應嚴格控管明年午仔魚的放苗量。
中國大陸以食品註冊申請資料不符規定為由,暫停我國水產品、飲料、酒等輸入,農委會表示,主要受影響的4魚種的當中,除了午仔魚為養殖魚種,魷魚、鰹魚、秋刀魚等遠洋魚種因大陸暫停輸入面臨加工中斷,將輔導業者轉至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行加工。
繼我石斑魚、白帶魚、竹筴魚等遭中國大陸暫停輸入後,今(8)日農委會表示,超過百家業者生產企業註冊未完成,水產再遭大陸暫停輸入,其中以魷魚、秋刀魚、午仔魚受影響最大。產學表示,大陸透過註銷各國業者的作法,是後疫情下經濟調控的措施;而3魚種當中,以午仔魚受影響最大。
澎湃新聞13日報導,大陸華北地下水超抽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大陸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中共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記者會說明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和河湖生態補水工作進度表示,通過採取「節、控、換、補、管」等措施,這幾年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1年12月底,與2018年同期相比,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回升了1.89米,深層承壓水回升了4.65米。這些年回補地下水累計達到了80億立方米。
時序回到2021年,南臺灣烈日高照,柏油路面熱氣氤氳,久旱之下連空氣都是乾燥的,一滴水也擰不出來。大型水車急如熱鍋螞蟻,疾駛進臺南科學園區,要為口乾舌燥的用水巨獸-半導體大廠解渴。
2020年臺灣沒有颱風過境,隔年隨即迎來56六年來最嚴重乾旱,各地方接連陷入供水危機,就連全臺蓄水量最大,支應南臺灣農業灌溉的曾文水庫也乾涸見底,南臺灣「好旱」!專家警告,未來在氣候變遷之下,旱象將成為常態。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日晚間突然公告,禁止沒有完成更新註冊的100多家台灣食品商進口,其中包括郭元益、維力、味全及泰山等多家知名業者。
陸禁台石斑魚後,各縣市積極拓展多元銷路,桃園市政府協助屏東縣、高雄市與台南市政府,媒合世界聯合水產的河馬水產中心,將石斑魚行銷國際,每周空運外銷量達17噸。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現訂單已接到明年6月,有效填補外銷缺口。
2021年,台灣遭逢56年來大旱,西部縣市卻只有屏東能免於缺水,不僅民生用水無虞,農業灌溉也不受影響,祕密就在於「百年伏流水」的智慧。
2022年最受矚目的水資源產業盛會「台灣國際水週(TIWW)」,將於10月13日至15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展覽主題聚焦水再生循環及永續利用,匯集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呈現「水」管理解決方案。展覽現正受理報名,早鳥優惠至5月31日止。
由台灣默克集團與台灣大學首度舉辦的「默克年輕科學人獎」,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黃優人以研究主題為「建構可將魚類廢棄物轉化為天然瘦肉精的枯草桿菌菌株」參賽,並以代謝工程優化菌株,分解蛋白質為胺基酸,並轉化其中之亮胺酸為天然肌肉成長素酮異己酸,該研究成果勇奪綠色化學組之首獎。
最受矚目的水資源產業盛會「台灣國際水周(TIWW)」10月13至15日將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展覽主題聚焦水再生循環及永續利用,匯集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呈現「水」管理解決方案。貿協表示,展覽現正受理報名,鼓勵業者即刻報名,布局新世代水資源商機。
台灣四面環海卻潛藏缺水風險,為協助再生水資源產業發展,凱基銀行近年與臨海水務股分有限公司簽訂融資金額新台幣27億元的授信合約,支持高雄「臨海水資源中心」興建。
台灣四面環海卻潛藏缺水風險,為協助我國再生水資源產業發展,凱基銀行近年與臨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融資金額新台幣27億元之授信合約,支持高雄「臨海水資源中心」之興建。此中心為全台首座結合污水及再生水處理的示範水廠,兼具水生態教育功能,已於2021年底提前正式啟用。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將近,歡迎民眾前往參觀,瞭解水資源的多元發展。
綠色和平美國、印尼和台北辦公室,今日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及基隆市漁工職業工會等公民團體,向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遞交一份針對台灣跨國水產公司「豐群水產」的請願書,原因為基於多年來不同的調查與報導,發現供貨給豐群水產的遠洋漁船疑似涉及多起侵犯漁工人權的紀錄,要求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應介入調查,並限期豐群改善相關政策,否則應禁止豐群相關水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外交部委託外貿協會14日辦理「2021中東市場臺灣農水產品線上洽談會」,突破疫情限制,持續協助國內業者開拓中東市場;包括生鮮蔬果業者臺農發公司,以及冷凍海鮮供應商旺全國際與元家企業均獲多家買主線上洽談。
編按:2020年因新冠疫情延燒全球之故,分散在非洲各地的多位台灣企業家先後回台。作者因有機會接觸具開創性格、不畏挑戰、勇於前行的非洲台商創業家,得以繼2019年5月「遙遠非洲的台商英雄們」之延續,深入對談,寫成「勇闖非洲」系列文章,本報每周推出一篇,敬請讀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