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社壩的搜尋結果,共32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將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遭炸毀描述為「大規模毀滅性環境炸彈」,表示只有解放整個國家才能保證不會出現新的「恐怖主義」行為。
降雨量創30年新低,南部水情拉警報,主要水庫蓄水量持續下滑,曾文水庫蓄水量更僅剩21%,未雨綢繆,台南今天水情亮起「減量供水」的橙燈,要求工業、泳池、洗車等用水大戶擴大節水,經濟部表示,抗旱會議提升至行政院層級,今起成立中央抗旱應變中心並召開會議,了解未來降雨預期,同時盤點因應對策。
日月潭水庫蓄水率1月1日93.8%,今天89.5%,整體呈下降趨勢,水位貼近「九蛙疊像」第7隻、水面已露出6隻;管轄機關台電公司表示,配合灌溉增加下游供水,目前少雨季節,請節約用水。
烏克蘭部隊在南部俄占區赫松州挺進,6日傳出當地大壩遇襲受損,親俄陣營指控是烏軍發動空襲。另一方面,美媒披露,美國政府正私下勸烏克蘭高層釋出願與俄羅斯談判的訊號。
梅花颱風雖未登陸台灣,但其外圍環流依然為台灣帶來劇烈降雨,水庫也大進補,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新北市烏來及桃園復興累積總雨量都超過500毫米,翡翠水庫的水位出現很戲劇性變化,從低於歷年平均水位飆到水位上限,有效蓄水量達93.3%,非常驚人。
近日北台灣持續高溫未降雨,基隆地區水情燈號轉為稍緊的綠燈,新北市貢寮淨水場枯竭,導致基隆市中正、信義區等高地社區停水或水壓不足,市長林右昌15日前往新北市貢寮壩視察,要求台灣自來水公司務必把民生用水送到家戶,未來若有需要將停供次要用水。
據《德國之聲》報導,過去專家一直認為南海是亞洲最容易引爆衝突的地方;不過,新的衝突焦點浮出抓住了專家們的目光,隨著美國與中國大陸介入,加上經濟與環境風險不斷上升,湄公河很可能成為印太新的衝突引爆點。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10日發布最新報告,報告點名由中國大陸資助的柬埔寨東北部桑河水壩興建工程,是北京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卻為柬埔寨當地的原住民與少數民族烙印上災難記號,不但破壞其生活跟經濟活動,更可能帶來糧食危機。
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游興建的大壩即將完工,下游的埃及擔心水壩恐阻斷主要淡水來源,兩國僵持數百年的水資源大戰,如今進入白熱化階段。
梅雨鋒面過境,為全台帶來豐沛雨量,德基水庫有明顯進帳,大甲溪上游水庫溢流,石岡壩同步開啟水門調節性放水,南投日月潭、霧社水庫水位也都上升。而眼見水情好轉,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宣布洗車業6月1日起可恢復營業。
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雨特報,今(29日)白天鋒面通過,苗栗以北至基隆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局對北北基、桃園、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等7縣市發布大雨特報!這一波雨勢雖然還無法解除旱象,但各水庫都有不少進帳,水利署資料顯示,這場雨可望為全台帶來282萬噸水量。今天上半天受鋒面影響,仍有降雨機會,希望能為水庫再多累積點雨量解渴。
面臨56年大乾旱,全台逾半水庫拉警報,中部德基、石岡壩、霧社3水庫蓄水量日前跌破一成,台南白河水庫更已掛零見底。水庫水量驟減,民生供水將受衝擊,全民除了努力節水,也關注老天爺何時普降甘霖「解渴」。對此,氣象達人彭明啟分析,近日將有2波東北風接力報到,但2周內仍看不到明顯降雨的趨勢。
中南部地區水情告急,多座水庫已達警戒線,其中台中德基、石岡壩水庫與南投霧社水庫蓄水量僅剩1成,台南曾文水庫也剩下15%,恐面臨56年來最大旱災,但北部翡翠水庫卻完全不受影響,始終不會缺水,原因也曝光。
中南部水情慘爆,面臨56年來最大乾旱,中部5個水庫有3個跌破蓄水率1成,其中台中石岡壩水庫最慘,今(9)日蓄水量只剩9.4%。另外,南部水庫也一樣告急,台南白河水庫蓄水率為0,完全失去供水功能。
自緬甸傳出軍事政變、拘禁翁山蘇姬之後,西方社會普遍採取譴責的態度。《外交政策》23日分析,相較於美國對緬甸軍政府採取制裁的態度,中國大陸論調上則較為謹慎而保守;甚至,北京希望緬甸能重啟高達數十億美元密松水力發電廠計畫,而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近日也宣布擬恢復停滯不前的水電計畫,以爭取中國大陸對緬甸的外交支持。
今年夏天沒有颱風帶來雨水,很多水庫蓄水率不及一半,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目前全台共有7個水庫蓄水量在5成以下,包括石門水庫、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石岡壩、霧社水庫、白河水庫、曾文水庫。其中明德水庫蓄水率只有2成,石岡壩預估只可以再供水一天。
水庫淤積衝擊未來發電。台電全台擁有21座發電用的水壩水庫,但泥沙淤積日益嚴重,最新平均有效容量剩下6成多,其中更有約3成淤積超過一半。而南投武界壩最慘僅剩6.8%空間、霧社水壩也只餘四分之一容量。適逢乾旱台電統計上半年水力發電僅占系統1.1%,歷年低點,庫容減少恐雪上加霜。
為搶救水壩,台電已啟動中部日月潭、霧社與德基三座主要水庫排砂防淤計畫,預計明年先完成部分輸泥管線與水下抽泥工程,減少淤積量。
澳洲政府為了避免乾旱再度釀成森林大火,積極推動各地水壩興建與擴建計畫,卻遭原住民抗議破壞周圍生態及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