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水試所的搜尋結果,共194

  • 七里溪出海口驚見「劇毒藍寶石」 專家警告勿觸遺骸

    七里溪出海口驚見「劇毒藍寶石」 專家警告勿觸遺骸

    台東縣東河鄉七里溪上游蘊藏藍寶石礦脈,曾掀起溯溪尋寶熱潮,近日下游出海口驚見大量海漂上岸的僧帽水母,被視為「劇毒藍寶石」,1名女遊客險遭螫傷,急上網發文警世。專家提醒,僧帽水母遺骸仍具毒素,切勿碰觸。

  • 澎湖 紫菜產業衰退 水試所推加工品翻身

    澎湖 紫菜產業衰退 水試所推加工品翻身

     素有「澎湖黑金」之稱的紫菜,因養殖不易,投入的人少了。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28日下鄉舉辦「澎湖黑金-紫菜機能成分及產品開發」成果推廣會,希望藉由有效利用紫菜機能性質開發產品,促進澎湖紫菜產業復甦及重登榮景。

  • 開發紫菜應用盼復甦 水試所下鄉辦推廣「澎湖黑金」

    開發紫菜應用盼復甦 水試所下鄉辦推廣「澎湖黑金」

    有澎湖黑金之稱的紫菜,因養殖工作不易,投入養殖的人少了。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28)日下鄉舉辦「澎湖黑金-紫菜機能成分及產品開發」成果推廣會,希望藉由有效利用澎湖紫菜機能性物質開發產品,促進澎湖紫菜產業復甦及重登榮景。

  • 金門水試所聯合海巡出擊護漁 強力清除越界非法網具逾70件

    金門水試所聯合海巡出擊護漁 強力清除越界非法網具逾70件

    金門縣水試所與海巡署金門海巡隊再度聯手出擊護漁,本月先後於烈嶼沿海貴山及大二膽海域強力執行越界漁網具清除作業,共清除大型定置網12組、鐵錨11支、流刺網3件、蟹籠45組,期能嚇阻大陸漁民越界佈設漁網具,以維護在地海洋漁業資源與漁民生計。

  • 福島核災已12年 核安會:檢測逾5千件秋刀魚魚體都安全

    福島核災已12年 核安會:檢測逾5千件秋刀魚魚體都安全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年夏季起排放核災含氚廢水,核安會今(17)日舉行含氚廢水排放後的首次跨部會因應會議,表示至11月5日共分析3429件次採樣,已執行86%,結果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核安會表示,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至今12年已檢測5638件秋刀魚魚體,也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

  • 蚵仔麵線別吃錯! 新鑑別技術杜絕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

    蚵仔麵線別吃錯! 新鑑別技術杜絕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

    蚵仔煎、蚵仔麵線是台灣的重量級小吃,但近年常有越南牡蠣以較低售價「混充本土」,且外型相似難以分辨。為杜絕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農業部水試所今年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協助產地標示、建立國產品牌。

  • 「本土大型海葡萄」成功量產 國海院攜手水試所建海藻培育場

    「本土大型海葡萄」成功量產 國海院攜手水試所建海藻培育場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與農業部水產試驗合作於今年在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建置大型海藻培育場,並成功培育本土2種大型海藻。量化採收的海藻未來可高值化應用於食品、生醫、能源及環保等產業。

  • 品觀點|國海院、農業部跨部會合作 成功培育可量產本土大型海藻

    品觀點|國海院、農業部跨部會合作 成功培育可量產本土大型海藻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跨部會共同合作,今年在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建置大型海藻培育場,並成功培育本土2種大型海藻,量化採收之海藻未來可高值化應用於食品、生醫、能源及環保等產業,並可配合推展政府「臺灣2050淨零轉型」政策,提升我國海洋碳匯增量功能及海洋生態護育效益。

  • 日13種水產品風險高「台灣人愛吃的魚」距核電廠700公里10月到貨

    日13種水產品風險高「台灣人愛吃的魚」距核電廠700公里10月到貨

    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強調淨化處理過的含氚廢水,濃度遠低於國際標準,但專家認為經過食物鏈的累積後,最終進入人體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可小覷,專家也開會分析出日本13種高風險水產品,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其中秋刀魚漁場僅距離福島核電廠700公里,且是台灣人愛吃的魚種,在核廢水入海後,10月將有一波漁獲抵台,因此格外引發關注,漁業署表示屆時檢驗無異後才會讓漁船卸貨。

  • 日排放射性汙水竟神隱?蔡正元點名他喊:協尋反核偉人

    日排放射性汙水竟神隱?蔡正元點名他喊:協尋反核偉人

    日本自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站遭放射性汙染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些核汙水足以裝滿500座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若不中止,預計要持續排放30年。除台灣蔡政府外,日本周邊國家對此反應均十分強烈。前立委蔡正元點名曾絕食抗議核四的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稱「協尋失蹤人口!」

  • 大潮遇上颱風澎湖海水淹路面 螃蟹也上堤頂「弄潮」

    大潮遇上颱風澎湖海水淹路面 螃蟹也上堤頂「弄潮」

    「年度天文大潮」適逢強颱蘇拉從巴士海峽輕掠過台灣南端,雖未給離島澎湖帶來什麼風雨,但在天文大潮下,即使只是一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馬公第一漁港等地勢較低窪地區,難免還是出現海水滿溢上碼頭,水淹路面。湖西鄉尖山海堤,甚至因為海水漫堤,還可見螃蟹上堤「弄潮」。

  • 智慧農業週暨海洋漁業展 8/31重磅登場

     貿有展覽舉辦2023「臺灣智慧農業週」暨「臺灣國際海洋暨漁業產業展」於今(31)日至9月2日假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重磅登場,今年以「兼顧獲利與永續」為主軸,並以「智慧科技」的特色成為亞洲唯一串聯農、漁、畜暨冷鏈等多元農業產業鏈的全球商貿展示平台,向世界展示台灣智慧農業的創新成果。

  • 蔡政府反核 卻要人民吃核海鮮

    蔡政府反核 卻要人民吃核海鮮

     日本已自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站遭到放射性汙染的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些足以裝滿500座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的巨量核汙水,預計要花30年持續排放。

  • 時論廣場》蔡政府反核 卻要人民吃核海鮮(劉心月)

    時論廣場》蔡政府反核 卻要人民吃核海鮮(劉心月)

    日本已自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站遭到放射性汙染的廢水排入太平洋。這些足以裝滿500座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的巨量核汙水,預計要花30年的時間持續排放。

  • 日本福島排核汙水  高市海洋局加強秋刀魚及上市水產品檢測

    日本福島排核汙水 高市海洋局加強秋刀魚及上市水產品檢測

    日本政府24日將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引發外界關注,農業部漁業署今年起針對放射性物質等採樣增至3000件,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與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攜手即時監測海流和核輻射數據,目前沿近海漁獲、返台太平洋漁獲的輻射檢測結果,都是標註未檢出、符合規定。

  • 憂漁獲核汙染 漁民嗆中央無作為

    憂漁獲核汙染 漁民嗆中央無作為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於昨日中午12時進行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汙水排海作業,引發日本、韓國各地民眾示威反彈,國內漁民更怒批,都說沒問題,連日本漁民都反對了,不然請日本人先吃吃看啊!政府必須和漁民說明核汙水的排放可能造成的影響,未來漁獲若受到汙染,水產品價格將會崩盤,到時再怎麼補償都於事無補,建議應成立跨國的專家小組,但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具體回應。

  • 水產試驗所改制揭牌 強調改組後責任更重

    水產試驗所改制揭牌 強調改組後責任更重

    農業部改制後,轄下的所屬各機關也同時升格。農業部水產試驗所10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並進行各簡任主管布達儀式,由農業部次長陳添壽進行布達監誓。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這次改組後,更要呼應全民期待,在漁業科技方面力求突破。

  • 台灣沿近海漁獲40年內減半 水試所放流高經濟魚苗搶救

    台灣沿近海漁獲40年內減半 水試所放流高經濟魚苗搶救

    近40年來,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從30多萬公噸減至剩15至18公噸,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有鑑於此,積極展開資源增裕計畫,成功培育出黑䱛、密點少棘胡椒鯛、星雞魚等高經濟魚種,並於14日在小琉球海域放流2萬3500尾魚苗,盼藉此促進漁業永續利用與發展。

  • 台西文蛤暴斃逾5成 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

    台西文蛤暴斃逾5成 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

     雲林沿海文蛤死亡災情擴大,平均暴斃超過5成,不少魚塭高達7、8成,甚至全軍覆沒。台西鄉公所統計全鄉養殖約1500多公頃,已申報受災魚塭有600多公頃。漁業署、水試所人員23日會勘表示,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

  • 「好食金門海洋漁」環境教育走讀活動 即起開放網路報名

    「好食金門海洋漁」環境教育走讀活動 即起開放網路報名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將於6月3日辦理「好食金門海洋漁」海洋保育講堂暨環境教育走讀活動,講堂內容包含金門傳統漁業文化、漁業資源現況及危機,並於海岸走讀活動中安排傳統漁法─牽網作業,讓參與民眾在體驗傳統漁業文化的同時,也能學習辨別在地漁獲物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