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資源的搜尋結果,共3,538筆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年台灣國際水週(Taiwan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 TIWW),周五圓滿落幕。該展計有逾110家廠商參展,使用近200個攤位,展出再生水及廢汙水處理、海水淡化、終端淨水等設備及零組件,吸引國內外近2500名專業買主進場參觀,包括來自越南、日本、印尼、菲律賓、泰國、美國等,來台尋找水資源永續解決方案,未來國際商機可期。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於9月20日至2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逾110家指標企業,使用近200個攤位,除了國內企業參展踴躍,還有來自8國的國際參展商,其中加拿大、新加坡更以國家館展出,藉由展覽平台拓展全球水資源商機。
專業水資源系統廠聯純科技(6977)預計於9月25日正式登錄興櫃,由國票證券主辦輔導,為「綠能環保」類股注入新活水。聯純科技專精於純水、超純水及再生水系統整合設計、安裝及維運服務,並藉由經驗及技術累積,將營運版圖延伸至技術支援、智慧水系統及ESG永續服務三大領域,提供客戶最完善的水資源整合方案。
第31屆「中華建築金石獎」2023年9月20日於台北中油大樓舉行頒獎典禮,台中市政府水利局在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別中共榮獲4個獎項,「筏子溪門戶迎賓水岸廊道下游串連工程」、「台中市豐原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主次幹管工程第四標」、「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台中市柳川中華水質淨化場暨水環境維護管理(崇德柳橋至南屯柳橋)」均獲獎,備受肯定。
為促進國際水資源管理及技術創新的交流與合作,並推動國內水利產業發展,經濟部水利署今年邀集國內22家具解決方案能力之優秀企業共同籌組「水利產業主題館」參與「台灣國際水週」專業水展,以「城鄉水智慧」、「新創水資源」、「永續水淨零」三大主題展示台灣水利產業最新趨勢及技術。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及ESDxESG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與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舉辦「水資源管理與企業永續論壇」,希望藉由產官學研的論壇,以及企業社會責任關懷,透過跨界思考交流來達到企業永續發展及共善設計的目標。
台北市生活汙水、截流水每天約有97萬噸,但自行僅可處理70萬噸,市長蔣萬安18日前往北市首座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參加淨化汙水核心「MBR(Membrane Bio-Reactor)薄膜」下水安置典禮,他強調,民生水資中心明年9月完工後,每日可處理4萬噸汙水、產製1萬噸再生水,讓北市朝2030年完全自主處理汙水目標更邁進一步。
東京奧運台灣射箭男團摘銀,在台刮起一陣射箭炫風,弓箭代工起家的保聯企業,近期把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於今(2023)年3月通過該計畫投資近5億元於台中豐原興建弓箭運動用品新廠,藉由政府的支持及專業的指導,升級新設備、新技術,有效提升生產力,預估新廠將提升66%產能。
台北市首座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18日由台北市長蔣萬安按鈕啟動,將淨化污水核心「MBR(Membrane Bio-Reactor)薄膜」下水安置,為整體工程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民生水資中心預估明年9月完工,可處理4萬噸汙水、產製1萬噸再生水,朝2030年北市汙水完全自主處理目標邁進。
近年來極端氣候影響全球,台灣2021年遇上百年大旱,2023年上半年又面臨約600多日無顯著降雨的旱情,抗旱、防汛兩大難題,持續考驗政府對水資源的應對策略。能順利三年度過兩次大旱,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高屏溪攔河堰管理中心正工程司黃楷淳與其團隊,功不可沒。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天舉行揭牌典禮,但相較於升格的觀光署、氣象署人力未增加,更傳出許多預報員遭挖角,交通部部長王國材受訪時表示,氣象署的升格員額沒有增加,但是組織精簡及強化,針對薪資偏低一事,甚至很多人被挖角至電視台,人事整體考量希望薪資大幅調整會由人事總處規劃。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將於9月20日至22日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該展結合水資源上中下游完整產業鏈,今年吸引國內外逾110家業者參展,使用近200個攤位,展出廢污水處理與回收再生、智慧水務監控與管理等節水設備與水循環再生解決方案,建構永續發展的水資源與環境。歡迎民眾預先上網登記,可避免現場排隊迅速進場參觀。
根據《人民日報》報導,從12日舉行的大陸國家水網及南水北調高品質發展論壇上指出,大陸的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運行以來,工程綜合效益持續有效發揮,截至目前,已累計調水650多億立方公尺,成為沿線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76億人。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水網及南水北調高品質發展論壇」12日在北京舉辦。論壇由大陸水利部、國際水資源學會指導,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主辦,論壇以「水安全保障:使命與願景」為主題,係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專場會議之一。
近來因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水資源取得與保留問題嚴峻,對於地方農作物生產及農民生計造成威脅。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12日前往台中外埔區抗旱水井鑿井處會勘,爭取鑿設兩口抗旱水井,總經費約794萬元,將於2024年4月前完工,缺水時能及時啟用供應4000噸水。
近期旱澇交替加劇,台灣水資源碰上嚴峻挑戰,政府正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整體性方案。對此,行政院工程會主委吳澤成指示相關部會加速開發伏流水,並在2年內全面盤查台灣潛伏水脈;經濟部水利署指出,當前伏流水每日可供應139萬噸水量,未來將藉二期計畫,力拚2026年可達到每日168萬噸水量。
台中市清水區五福圳及高美圳為清水地區重要水圳及灌溉圳路,灌區面積合計約2520公頃,由於兩圳路導水路為砂礫石堆置常致渠道滲漏嚴重,造成灌區水源不足及供水不穩。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7日會勘,爭取7700萬元經費,預計明年10月及2025年8月可完工。
基士德K-Y(6641)發言人吳武雄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環保設備製造、銷售及技術服務為營運主軸的基士德K-Y(6641),在靜待大陸市場回溫的過程中,搶進台灣淨零轉型、以及水資源商機,參與國內公共工程標案,通過標案推廣綠色產品,協助業主節能降耗,進一步提升營收。
澎湃新聞6日報導,大陸水利部宣布,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將於9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召開。本屆主題是「水與萬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設:「變化環境下的『水資源一人口一經濟一生態』紐帶關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完善水公共服務」,「建設韌性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水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推進可持續的智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治理與管理創新」等6個分主題,反映國際社會對涉水問題關注焦點。
由外貿協會主辦之2023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該展將聚焦廢汙水處理及智慧水務科技,全方位展示水資源產業最新的技術與應用,協助參觀者網羅產業最新趨勢及市場商機,歡迎相關業者至展覽官網預先登記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