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水質淨化工程的搜尋結果,共81

  • 水質改善雄有感 淨溪深耕作伙來

    水質改善雄有感 淨溪深耕作伙來

    高雄市從北到南分別有二仁溪、阿公店溪、典寶溪、後勁溪、愛河、鳳山溪(含前鎮河)、鹽水港溪及高屏溪等8大流域,高市府環保局針對事業勤查重罰、推動畜牧業資源化政策、河面巡檢及水環境志工巡守等措施,結合水利局積極推動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及現地處理水質淨化工程,8大流域的嚴重汙染測站比例已降至11.7%,為近6年最佳。

  • 強化愛河水質環境 即時監測系統隨時了解

    強化愛河水質環境 即時監測系統隨時了解

    為了加強監控愛河水質狀況,高市府環保局分別於愛河下游中都橋、中正橋及幸福川等處設置即時水質感測站,透過物聯網技術24小時監測河川溫度、溶氧、導電度、鹽度及酸鹼度等數據,每10分鐘回傳至雲端系統,再利用數據分析達到優化環境治理的目標,提升高雄市的水質環境。

  • 品觀點|高市環保局加強水污染防治 八大流域水質改善近六年最佳

    品觀點|高市環保局加強水污染防治 八大流域水質改善近六年最佳

    高雄市從北而南分別有二仁溪、阿公店溪、典寶溪、後勁溪、愛河、鳳山溪(含前鎮河)、鹽水港溪及高屏溪等八大流域,環保局對於事業勤查重罰、推動畜牧廢水資源化及河面巡檢等措施,結合水利局積極推動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及現地處理水質淨化工程,八大流域的嚴重污染測站比例已降至11.7%,為近六年最佳。

  • 高雄首創氨氮排放管制 後勁溪改善有成

    高雄首創氨氮排放管制 後勁溪改善有成

     高市後勁溪流域沿岸因工廠排汙,造成水質嚴重汙染。高市府首創全國推動「河川氨氮排放總量管制」,並於2017年公告「後勁溪流域廢(汙)水氨氮排放總量管制」,強化源頭管制禁用氯化銨及訂定放流水氨氮標準,經分析後勁溪氨氮平均濃度,由2017年5.9 mg/L,降至今年4.4mg/L,為近6年最佳。

  • 首創河川氨氮排放總量管制 高市後勁溪水質改善有成

    首創河川氨氮排放總量管制 高市後勁溪水質改善有成

    高市後勁溪流域沿岸因工廠排汙,造成水質嚴重汙染。高市府首創全國推動「河川氨氮排放總量管制」,並於2017年公告「後勁溪流域廢(汙)水氨氮排放總量管制」,強化源頭管制禁用氯化銨及訂定放流水氨氮標準,經分析後勁溪氨氮平均濃度,由2017年5.9 mg/L,降至今年4.4mg/L,為近6年最佳。

  • 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動工 黃國榮:展現水岸花都新風貌

    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動工 黃國榮:展現水岸花都新風貌

    軟埤仔溪貫穿台中市豐原、神岡兩區,為提升水質、綠化環境,台中市政府啟動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24日舉辦動工祈福典禮,副市長黃國榮說,工程共投入1.5億元重新整治,改善河岸自然生態、水岸環境和水質淨化,安全防洪之餘,也優化當地民眾的居住品質,相信未來會成為新的休憩打卡點,打造幸福城市。

  • 竹市港南運河淨化有成 中秋連假辦獨木舟體驗活動

    竹市港南運河淨化有成 中秋連假辦獨木舟體驗活動

    新竹市港南運河過去因缺乏整理、少有人煙,新竹市政府近年推動「進化三部曲」,改善環境也導入活水淨化優養化水域,轉型成水陸兩棲的親水聖地,中秋連假期間,市府舉辦獨木舟體驗活動,吸引逾200人次參與。

  • 鹿港福興絕美水資源回收中心 獲建築園冶獎

    鹿港福興絕美水資源回收中心 獲建築園冶獎

    彰化鹿港福興汙水下水道系統,是鹿港溪再現計畫三大計畫之一,其中水資源回收中心在興建時,以融入當地特色、友善環境、以及綠建築等為設計理念,型塑大船入港的意象,象徵鹿港歷史人文薈萃,獲得2022年建築園冶獎-公共、校園建築景觀類獎的殊榮。

  • 嘉縣鹽管溝淨水工程 11月試運轉

    嘉縣鹽管溝淨水工程 11月試運轉

     嘉義縣布袋鎮鹽管溝長期因菜脯季節性產業、民生汙水排放,造成溝渠及下游布袋港水質惡化,環保局爭取經費興建水質淨化工程進入尾聲,預計11月試運轉,估計每日處理460噸廢水。

  • 中市水環境改善獲肯定 一舉奪全國3大獎

    中市水環境改善獲肯定 一舉奪全國3大獎

    每個城市的發展與溪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城市中的重要自然環境資源。經濟部水利署舉辦「第三屆全國水環境大賞」競賽,台中市府水利局一舉拿下三大獎項,其中「旱溝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中部科學(后里)園區綠10-2溪畔景觀池工程」榮獲「大賞獎-樂活生態獎」,「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計畫」更獲「大賞獎-有氧淨化獎」及「特別獎-公私協力夥伴獎」雙獎殊榮。

  • 中央補助70%經費 瓦磘溝水質淨化完工今年6月結束測試

    中央補助70%經費 瓦磘溝水質淨化完工今年6月結束測試

    立委江永昌與新北市水利局至中和區南山中學附近,勘查「瓦磘溝河道水質及景觀改善工程」施工進度,總經費高達9610萬,由中央補助70%經費。水利局表示,水質淨化設施皆已安裝完畢,預計今年6月結束測試,待共融式遊戲場器具通過安檢後,即可開放民眾使用。

  • 彰縣鹿港溪水岸再造 走春新亮點

    彰縣鹿港溪水岸再造 走春新亮點

     彰化縣鹿港溪水岸環境風華再現,彰化縣政府耗時3年、斥資5億元,重新打造鹿港溪水岸成生態親水廊道,讓舊名「舊港溪」徹底揮別昔日臭水溝汙名;長達1.5公里的兩岸親水步道去年底完工,5、6日將驗收並改善細部缺失,農曆年前將可開放啟用,預料將成走春的親子遊憩新亮點。

  • 旱溪排水水利園區啟用 打造奧運選手搖籃基地

    旱溪排水水利園區啟用 打造奧運選手搖籃基地

    歷經2年整治,旱溪排水水利園區段終於全面開放,台中市長盧秀燕1日下午親自舉行啟用儀式,表示這段縫合舊縣市的後花園除了能提供市民最佳休憩空間,也能成為未來奧運輕艇選手的搖籃基地。

  • 「這工程」完工 結合大康橋計畫環境升級

    「這工程」完工 結合大康橋計畫環境升級

    旱溪排水貫穿台中市東、南、大里及烏日區,是鄰近都會區排水的總匯,屬台中地區重要區域排水之一,近年來台中市政府爭取前瞻計畫補助,推動大康橋計畫延伸至下游水利園區,2021年6月積善橋至中投公路橋之間兩座現地處理設施正式完工,即拼湊出大里區北端最寬廣的景觀藍帶。

  • 升格後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多4倍 桃拚4年內達50%

    升格後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多4倍 桃拚4年內達50%

    桃園升格後汙水下水道接管率在六都敬陪末座,水務局近年急起直追,以政府公辦及促進民間參與雙軌並行方式規畫全市12處汙水下水道系統,桃園公共汙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已由升格前5.46%提升至27.4%,加上官司纏身的中壢、埔頂汙水BOT系統達成和解,可望在4年內提升至50%。

  • 黃墘溪水質改善工程9月完工 公園槌球場將恢復使用

    黃墘溪水質改善工程9月完工 公園槌球場將恢復使用

    為提升內壢區域更優質的水環境,桃園市環保局耗時2年於110年6月2日完成黃墘溪上游水質改善一期工程,預估日處理水量達3千噸,環保局預計二期工程將於9月底完工,位於原址的槌球場草坪也將恢復原貌,供民眾遊憩。

  • 田寮圳除臭名 1.3億元淨化設施啟用

    田寮圳除臭名 1.3億元淨化設施啟用

     田寮圳被視為苗栗市盲腸,不但常因大雨造成倒灌、溢淹之虞,水質惡臭更是讓人詬病。苗栗縣政府爭取中央補助,以總經費1億3500萬元設置田寮圳水質現地處理設施,每日截取8000噸汙水,透過礫間處理淨化汙水,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24日宣布完工啟用,將有效改善田寮圳惡臭問題。

  • 改善田寮圳惡臭 苗栗首間礫間水質淨化場啟用

    改善田寮圳惡臭 苗栗首間礫間水質淨化場啟用

    田寮圳被視為苗栗市盲腸,不但常因大雨造成倒灌、溢淹之虞,水質惡臭更是讓人詬病。苗栗縣政府爭取中央補助,以總經費1億3500萬元設置田寮圳水質現地處理設施,每日截取8000噸汙水,透過礫間處理設施進行接觸曝氣氧化法,淨化汙水。24日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宣布完工啟用,將有效改善田寮圳惡臭問題。

  • 每逢菜脯產季 嘉義布袋鹽管溝臭翻

    每逢菜脯產季 嘉義布袋鹽管溝臭翻

     嘉義縣布袋鎮興中里長約1公里的鹽管溝疑遭民眾偷倒垃圾,景象駭人,臭味影響周遭近100戶住戶,興中里長蕭維漢怒批,因該處防潮閘門長年關閉,日積月累的廢水無法排出,而且,附近沒有加裝任何監視器,多年來,環境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居民被迫與臭味共存,要求管理單位拿出魄力及方針。

  • 布袋菜脯醃漬廢水太可怕 環保局8800萬治理它

    布袋菜脯醃漬廢水太可怕 環保局8800萬治理它

    嘉義縣布袋鎮「菜脯」為當地特色產業,然而醃漬廢水含有高濃度有機物,每年產季時,廢水排放流入鹽管溝排水及布袋港,致使水環境惡化,嘉義縣政府在立委蔡易餘協助下,向環保署爭取經費以自然水質淨化工法,處理上游鹽管溝廢汙水,總經費約8800萬元,主體工程預計於2022年5月完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