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永久和平的搜尋結果,共63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金門提出6大主張,要打造金門成為「兩岸經貿示範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肯定,國民黨更有經驗與能力做到。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雖未親自前往金門參加八二三砲戰紀念活動,但也都強調,應記取戰爭教訓與和平的重要。
《旺報》社長兼總主筆戎撫天18日表示,過去40年來,兩岸間政治對立的情況遲遲無法化解,建議大陸對台灣應該加強理解、把台灣民眾當成主要的溝通對象、深化和台灣年輕人溝通,讓兩岸領導人達成「永久和平共識」,最終實現和平統一的目標。面對嚴峻的兩岸情勢,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呼籲,創造兩岸交流的「小天時」,避免走向兵凶戰危。
《旺報》社長兼總主筆戎撫天今天(18日)表示,過去40年來,兩岸間政治對立的情況遲遲無法化解,建議大陸對台灣應該加強理解、把台灣民眾當成主要的溝通對象、深化和台灣年輕人溝通,讓兩岸領導人達成「永久和平共識」,最終實現和平統一的目標。
世界正面臨政治、全球經濟衰退、極端氣候、貧富差距加大的危機,宗教成為探求全球新文明共同價值與解決全球迫切危機的關鍵。宗教學者於「第2屆世界宗教和平論壇」指出,台灣多元包容的宗教社會力,是宗教理想境界,而宗教追求世界和平更是人類共同的理想目標,也是眾所期盼的基本生活權利。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首次明確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並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理直氣壯、名正言順。作為踐行國民黨兩岸路線的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找對了勝選的方向,也找到了兩岸和平的解碼。2024若能下架民進黨,讓兩岸恢復對話、剪除戰爭引信,台灣人民有什麼理由不支持?
三政黨提名總統參選人都把「兩岸和平」掛在嘴邊,但空喊和平不能帶來和平。蔡英文政府過去7年來的作為,與兩岸和平背道而馳,賴清德兩岸論述「蔡規賴隨」,怎麼可能讓人民看到和平的轉機?
三政黨提名總統參選人都把「兩岸和平」掛在嘴邊,但空喊和平不能帶來和平。蔡英文政府過去7年來的作為,與兩岸和平背道而馳,賴清德兩岸論述「蔡規賴隨」,怎麼可能讓人民看到和平的轉機?
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重申「絕不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無獨有偶,在大陸沉寂多時的「武統派」學者李毅突然發聲,稱「和平統一可能性減少」,暗示希望賴清德2024順利當選,讓大陸順勢武統台灣。上述兩者雖無直接關聯,但說明大陸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對台動武的期盼和準備。
獲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大位的侯友宜,從政以來一直給人「務實」的印象,戰爭與和平關鍵時刻,期待他能在最短時間內,就國家定位、兩岸及台美關係等上層結構問題,提出務實的政見,帶領台灣重回安定、和平、繁榮之境。侯友宜和國民黨有挽救兩岸和平、避戰謀和的決心,但空有決心還不夠,還要有可信的方法。
獲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大位的侯友宜,從政以來一直給人「務實」的印象,戰爭與和平關鍵時刻,期待他能在最短時間內,就國家定位、兩岸及台美關係等上層結構問題,提出務實的政見,帶領台灣重回安定、和平、繁榮之境。侯友宜和國民黨有挽救兩岸和平、避戰謀和的決心,但空有決心還不夠,還要有可信的方法。
新北市長侯友宜終於確定代表國民黨競逐2024總統大位,這也顯示藍營希望大選領頭羊走溫和、穩定之路,因而拒絕另一位爆衝性格人選。這就像兩岸關係,兵凶戰危之際,改走溫和、穩定路線對台灣最有利。憑什麼認定侯友宜有能力讓兩岸關係溫和、穩定,可以從他和賴清德的兩岸政策作比較談起。
新北市長侯友宜終於確定代表國民黨競逐2024總統大位,這也顯示藍營希望大選領頭羊走溫和、穩定之路,因而拒絕另一位爆衝性格人選。這就像兩岸關係,兵凶戰危之際,改走溫和、穩定路線對台灣最有利。憑什麼認定侯友宜有能力讓兩岸關係溫和、穩定,可以從他和賴清德的兩岸政策作比較談起。
1993年4月27日舉世矚目的「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此後兩岸關係出現極大變化,人員往來頻繁,經濟深度融合,文教等各項交流蓬勃開展;但兩岸政治關係跌宕起伏,時而接觸協商,時而緊張對立。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大陸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成為兩岸關係動盪不安之因。紀念辜汪會談30周年,如何突破此一困境,應是首要議題。
1993年4月27日舉世矚目的「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此後兩岸關係出現極大變化,人員往來頻繁,經濟深度融合,文教等各項交流蓬勃開展;但兩岸政治關係跌宕起伏,時而接觸協商,時而緊張對立。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大陸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成為兩岸關係動盪不安之因。紀念辜汪會談30周年,如何突破此一困境,應是首要議題。
民進黨提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提前亮出兩岸政策底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熟悉兩岸歷史的人都知道,一旦切割兩岸關聯,任何有關和平、交流、合作的主張,不僅徒勞無功,而且會帶來災難。所幸,馬前總統的大陸行,已為兩岸和平指點出明路。
民進黨提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提前亮出兩岸政策底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熟悉兩岸歷史的人都知道,一旦切割兩岸關聯,任何有關和平、交流、合作的主張,不僅徒勞無功,而且會帶來災難。所幸,馬前總統的大陸行,已為兩岸和平指點出明路。
民進黨對馬前總統的大陸行一度尊重,但很快就掩飾不住內心焦躁,痛批馬英九「兩岸中國人」言論,高喊「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蔡總統苦心經營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將因民進黨中央撕裂認同而走向崩塌。
民進黨對馬前總統的大陸行一度尊重,但很快就掩飾不住內心焦躁,痛批馬英九「兩岸中國人」言論,高喊「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蔡總統苦心經營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將因民進黨中央撕裂認同而走向崩塌。
俄國入侵烏克蘭滿周年前夕,聯合國大會預計在美東時間22日下午至23日召開緊急會議,就一項敦促在烏克蘭實現永久和平的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由烏國起草,旨在根據《聯合國憲章》原則,尋求「全面、公正、恆久」的和平,並呼籲聯合國成員與國際組織為此共同努力。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未來幾天對烏國和世界都極具關鍵,因為這場戰爭不僅攸關歐洲,更已對全球產生嚴重的影響。
俄國入侵烏克蘭滿周年前夕,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預計在美東時間22日下午至23日召開緊急會議,就一項敦促在烏克蘭實現永久和平的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由烏國起草,旨在根據《聯合國憲章》原則,尋求「全面、公正、恆久」的和平,並呼籲聯合國成員與國際組織為此共同努力。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未來幾天對烏國和世界都極具關鍵,因為這場戰爭不僅攸關歐洲,更已對全球產生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