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永續海洋的搜尋結果,共85

  • 宜蘭綠博月底開幕 林姿妙、侯友宜齊宣傳

    宜蘭綠博月底開幕 林姿妙、侯友宜齊宣傳

     宜蘭綠色博覽會31日將在蘇澳武荖坑風景區開幕,宜蘭縣長林姿妙昨跨轄到新北市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合體宣傳,今年以「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為主題打造「莎士登迷宮」,邀請民眾一起體驗實境解謎,為永續環境盡心力,還有各縣市物產館,一次搜羅各地特色農產。

  • 工商經營-從海洋出發 ESG永續講堂線上開講

    工商經營-從海洋出發 ESG永續講堂線上開講

     2022年最紅的關鍵字非「ESG」莫屬,各界都在關注著永續力的發展。有鑑於此,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啟動「ESG永續推動元年」同時成立「ESG永續學苑」,辦理企業ESG人才培訓課及企業輔導等項目,更以「海洋」為主題,籌劃錄製「ESG永續講堂」系列影片,向大眾介紹及說明永續議題與相關發展。

  • 合作推動生態及環境監測 海科館與國海院簽署備忘錄

    合作推動生態及環境監測 海科館與國海院簽署備忘錄

    為推動基隆望海巷海灣生態與環境監測,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和國家海洋研究院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針對海科館所在的望海巷海灣,進行海灣及附近海域監測浪高,水流,水溫等海象及氣象之監測作業。

  • 金門回收廢棄漁網再利用 堅守循環經濟 保護海洋生物

    金門回收廢棄漁網再利用 堅守循環經濟 保護海洋生物

     近來海洋保育意識抬頭,海洋廢棄物污染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全球多起海龜、鯨豚擱淺死亡事件,指出廢棄漁網具纏繞極有可能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為守護海洋生物,金門縣每年透過金門區漁會等單位回收漁民廢棄漁網。

  • 苗縣動「苗栗慢魚海岸」邁入第4年 慢魚海岸成果展30日登場

    苗縣動「苗栗慢魚海岸」邁入第4年 慢魚海岸成果展30日登場

    苗栗縣政府推動慢魚計畫,30日在竹南鎮龍鳳漁港辦理慢魚海岸成果展,以「在地漁法」、「慢魚見學」、「海洋遊憩」3大主軸,安排傳統漁法石滬展示、漁產拍賣、海岸小旅行、陸地衝浪,來讓民眾深入感受苗栗海線之美,縣長徐耀昌等人也到場與民眾同歡,希望大小朋友藉由有趣的闖關活動,認識並且學習、實踐正確的海洋保育與飲食觀念。

  • 帛琉國務部長訪海大 為海洋永續共盡心力

    帛琉國務部長訪海大 為海洋永續共盡心力

    國立海洋大學長期在水產養殖及海洋資源調查等技術,與友邦帛琉共和國密切合作,帛琉國務部長艾古斯8日上午赴海洋大學參訪,並與海大副校長顧承宇會晤。艾古斯對海洋大學在水產及海洋資源調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並期待與帛琉進一步的合作。

  • 《其他電子》氣候行動博覽會 鴻海首秀環保減排成果

    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今(7)日起連3天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鴻海(2317)持續響應全球淨零碳排理念,為將集團內部永續觀念及資訊與外界分享,今年透過「鴻海永續願景館」首次參與,呈現在綠色環保、淨零減排的成果。

  • 苗縣府推「苗栗慢魚海岸」邁入第4年 10月展開一系列活動

    苗縣府推「苗栗慢魚海岸」邁入第4年 10月展開一系列活動

    苗栗縣政府3日舉辦「苗栗慢魚海岸」記者會,宣告活動登場,今年活動邁入第4年,10月起將以一系列的活動展現成果,包括戶外吹吹風電影院、海線鐵道百周年紀念、海廢靜態藝術展、港邊饗宴、傳統魚法傳承、海岸小旅行及慢魚成果展等,邀請民眾來苗栗深度體驗海洋文化。

  • 聚焦智慧城鄉科技力 獲獎名單揭曉

    聚焦智慧城鄉科技力 獲獎名單揭曉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舉辦「前瞻應用與公益創新實證賽」得獎名單9月27日正式揭曉,本屆競賽抱走評審大賞的團隊「點點塑環保科技」,將海上調查及清理作業與無人載具結合的「海污清理無人載具」為提案,解決「港灣海漂垃圾清掃智慧方案」議題。除了能減少現行處理海漂垃圾所需用到的大量人力,於前端海漂垃圾收集可達成單次100公斤的清除量,微塑調查部分則可收集最小至20μm微塑膠。在後端則與綠材、玻璃、化材、環塑等產業相關業者合作,將所回收的海漂垃圾分類後再進行利用,形成循環經濟,打造永續海洋。

  • 竹市千人淨灘登場 一上午清出3.8噸垃圾

    竹市千人淨灘登場 一上午清出3.8噸垃圾

    因疫情停辦1年的「向海致敬─秋季淨灘活動」1日一大清早登場,今年報名參與的團體相當踴躍,計有環保義工等14個企業、團體近千人參加,大夥在17公里海岸3處地點串聯淨灘,1個上午共清理約3噸垃圾及0.8公噸資源物,眾心齊力維護海岸環境,打造永續環保家園。

  • 917國際淨灘日 六大科技業揪一起淨灘

    917國際淨灘日 六大科技業揪一起淨灘

    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的「國際淨灘日」為國際重大的環保年度盛事,今年恰逢9月17日,長期致力守護海洋的光寶科技,進一步擴大淨灘行動,首度號召永續夥伴,包括研華科技、仁寶電腦、三星電子、南亞塑膠、南亞科技,總計6家藍色愛海企業們,在北海岸下寮海灘齊聚,用淨灘行動愛地球。

  • 上海商銀攜手海大 推動永續海洋

    上海商銀攜手海大 推動永續海洋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昨(7)日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攜手合作,共同簽訂「永續海洋-邁向淨零」合作備忘錄,由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與上海商銀總經理林志宏代表簽約,共同推動「向海致敬」之政策目標,並宣布將共同推動成立「上銀X海大海洋巡守隊」,一起守護台灣美麗的海洋永續發展。

  • 上海商銀攜手海洋大學 推動海洋巡守隊

    上海商銀攜手海洋大學 推動海洋巡守隊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關心環境保護並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今(7)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攜手合作,共同簽訂「永續海洋-邁向淨零」合作備忘錄,由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與上海商銀總經理林志宏代表簽約,共同推動「向海致敬」之政策目標,並宣布將共同推動成立「上銀X海大海洋巡守隊」,一起守護台灣美麗的海洋永續發展。

  • 亞太電信打造5G智慧安全永續港灣 助攻離岸風電重鎮臺中港

    亞太電信打造5G智慧安全永續港灣 助攻離岸風電重鎮臺中港

    亞太電信運用5G通訊技術,結合低軌衛星環境影像監測、無人機巡航等新興科技,提出一站式數據作業管制平台的試驗計畫,期達到優化港埠營運效能、提升船舶航行安全、環境保護效益,14日舉辦記者會暨研討會,攜手各領域專家,進行技術交流,盼透過產官攜手合作,複製產業經驗,帶動5G智慧海港產業發展。

  • 《傳產》產官合作 亞太電打造5G智慧安全永續港灣

    亞太電(3682)去年底攜手交通部科技顧問室、臺灣港務公司,推動「運用先進5G通訊與多元低軌衛星打造智慧安全永續港灣計畫」,於臺中港場域,打造效率、安全、永續的智慧港灣。今(14)日舉辦記者會暨研討會,攜手各領域專家,進行技術交流,盼透過產官攜手合作,複製產業經驗,帶動5G智慧海港產業發展。

  • 品觀點│2022臺灣海洋國際論壇 建構後疫情時代的海洋發展藍圖

    品觀點│2022臺灣海洋國際論壇 建構後疫情時代的海洋發展藍圖

    為慶祝國家海洋日,依循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海洋委員會7日以「全線上」方式舉辦「2022臺灣海洋國際論壇」。邀請來自英國、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瑞典、南非、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與我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齊聚一堂,邀請到世界各國產、官、學、研等各領域的人員參與,針對國際關注的海洋議題進行分享及討論,找出可供解決海洋問題及永續發展的策略方案。

  • 海科館新船命名方舟 蘇揆有意見

    海科館新船命名方舟 蘇揆有意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方舟1號」7日舉辦啟航儀式,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指出,新船不該命名「方舟」,宛如大洪水時代逃命的船。海科館則說明,船名的寓意是盼生生不息的漁業資源能永續發展,未來還會打造「潮境方舟2號」。

  • 台灣海洋國際論壇 盼找到專屬台灣的行動方案

    台灣海洋國際論壇 盼找到專屬台灣的行動方案

    明(8)日是國家海洋日。海洋委員會7日以「全線上」方式舉辦「2022台灣海洋國際論壇」。海洋委員會政務副主委蔡清標在開幕致詞時表示,海洋目前正遭受人為的巨大影響,例如海洋暖化、海洋酸化等,希望這次論壇能成為一個為海洋發聲的管道,藉由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找到台灣專屬的海洋行動方案。

  • 海科館新船名方舟 遭蘇貞昌嗆「像逃命那艘」 :不要隨便湊

    海科館新船名方舟 遭蘇貞昌嗆「像逃命那艘」 :不要隨便湊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方舟1號」,今舉辦啟航儀式,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不該命名「方舟」,宛如大洪水時代逃命的船。海科館則說明,船名的寓意是,盼生生不息的漁業資源能永續發展,未來還會打造「潮境方舟2號」。

  • 國境之西淨灘  澎管處花嶼東山「向海致敬」

    國境之西淨灘 澎管處花嶼東山「向海致敬」

    觀光局澎管處為確保海洋永續發展,於7日特別搭船前往國境之西花嶼,辦理東山岩坡海岸清新潔淨宣示行動,結合公私部門力量進行花嶼的淨灘工作,共同維護澎湖美麗海域及提供遊客良好遊憩環境;並期建立環境永續觀念,學習認識環境並尊重自然,重新尋找與地球共處的方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