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江宜虔的搜尋結果,共24筆
2024年降息預期深化,有利推動中小型生技族群展開反彈行情,保德信指出,目前市場預期降息最快有望落在2024年5月,且幅度也從兩碼擴大至四碼,對於這波升息以來受到壓抑的中小型生物科技類股不啻為一大利多,根據歷史經驗,中小型生技類股對於利率敏感度高,與利率往往呈現反向走勢,主要是因為利率上升導致市場預期中小型生技公司籌資成本上升,對股價造成負面影響,一旦高利率環境解除,有利吸引資金回補。
今年來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僅在平盤附近,不過醫療生化個股各自表現,而掌握那些題材的醫療生化股更有表現?
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生技產業的剛性需求持續擴大,保德信指出,不論是製藥大廠的慢性病用藥,或是醫療器材的需求皆明顯成長,以美國前五大高成本慢性病的治療總費用來看,其中,新血管/中風疾病治療費用5550億美元,高居第一,占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其次是糖尿病、癌症醫療費用雙雙逾2000億美元,加總前五大慢性病的醫療花費超過1.3兆美元,所帶動的商機龐大,亦讓製藥龍頭企業掌握競爭優勢。
醫療與科技相關基金是投資人的最愛!無懼今年市場走勢震盪,根據最新統計,投信發行的全球產業型基金,規模前十強幾乎由醫療、科技兩大產業包辦,顯見這兩大產業的成長前景受到投資人肯定,其中,規模最大的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規模超過90億元,其次是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規模逾89億元。
今年上半年SP500指數跌幅逾2成,然而SP500生技指數跌幅還不到1%,生技指數相對抗跌,法人表示,生醫產業有三大利多,其後市持續被看好。
在新冠疫情紛擾下,醫療生技類股成了今年投資亮點,尤其全球疫苗相關企業獲利轉虧為盈、激勵類股股價大漲,加強劑更添獲利成長空間,另外,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基因剪輯臨床實驗正面結果等,亦為今年市場高度關注的醫療生技類股投資話題。
晨星基金組別中,上半年台灣大型股和科技股吸納的資金最多。當全球股市紛來到歷史新高時,法人認為,由於上漲空間將相對有限,因此,接下來可以將目光關注較不占指數且具有成長潛力中小型股上,而這些具潛力的中小型股獲利成長率也有機會超越大型股。
疫情改變全球醫療習慣,遠距醫療問診趨勢發展日趨蓬勃,保德信投信指出,線上問診需求近期成長鮮明,根據統計,光是美國市場2021年上半年處方藥銷售量成長主要來自線上問診,實體通路的處方藥銷售量反而呈現年減,預期在科技快速發展與輔助之下,遠距醫療相關的線上問診、開藥等趨勢長期成長空間看升,而提供相關線上醫療服務的產業更有望持續受惠。
醫療產業在疫情與疫苗的催化下,再度躍上投資舞台,也讓醫療生技基金投資日趨熱絡,甚至有部分基金規模即將晉升百億元俱樂部,根據投信投顧最新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醫療生技基金規模前五大分別為: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野村全球生技醫療等,合計規模逾200億元。
以mRNA為技術的新冠肺炎疫苗,讓這項新世代生物製藥技術越來越廣為人知,投信法人表示,mRNA的疫苗首次用於人體,由於效力優、副作用低,已吸引藥廠積極擴大應用在癌症及罕見疾病等領域,並加速基因療法、載體藥物等推進臨床實驗,新世代生物藥商機正式引爆。
民主黨拜登正式上任美國總統,市場期待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利多持續出台,根據歷史資料顯示,每當美國民主黨執政期間,醫療產業股價表現較佳,且醫療產業本來就是拜登上任後的新政策重點方向,加上目前醫療產業類股價評價相對整體股市,仍處於大幅折價區間,現階段不失為布局相關類股的好時機。近一年國內投信發行的醫療保健基金,績效在2成以上的依次包括: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
新冠肺炎疫苗不論進度或有效性皆優於預期,不僅激勵生技醫療類股飆漲,也帶動生技醫療基金投資熱度大增,目前8檔醫療保健基金中,有3檔成立時間超過10餘年,包括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景順全球康健、野村全球生技醫療。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接近,醫療政策也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僅管川普和拜登立場不同,但兩人皆不贊成全民健保,也使得醫療產業當前壓力也較去年放緩。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川普要求廢除歐巴馬健保(ACA, Affordable Care Act)、拜登訴求擴大納保,雙方政策對醫療產業影響互有利弊,不過,疫情促使雙方政黨更重視醫療研發,未來醫療預算加碼是目前兩黨共識。
新冠肺炎為今年的生技醫療帶來最大的利多,由於疫情肆虐至今尚未有減緩趨勢,在全球陸續解封重啟經濟同時,抗疫更要和時間賽跑,無論是事前疫苗、試劑,或對患者用藥、減少發炎副作用減緩器官衰竭等,市場緊盯最新進展,一有好消息就容易躍居投資焦點,更帶動醫療類股買氣。
近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事件,使得醫療基金成為市場聚焦亮點。近來有許多國際藥廠主動提供協助,將抗病毒藥物輸出至疫區,目前尚在實驗階段,還未經確認實際有效。短期內在防疫或疫情擴大期間,這將有利於生產防疫相關耗材例如口罩、消毒液等廠商,但疫情的爆發對公司長期營運展望不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武漢疫情屬短期新聞事件。保德信投信認為,投資仍應著眼於醫療產業的長期趨勢,以及個別公司在產業中的長期競爭力。
美國大型生技醫療公司近期財報表現亮眼,提振市場投資信心,帶旺健護醫療類股同步上揚,美股也在健護、科技盈餘驚喜帶動下,指數再創新高。保德信投信表示,健保警報暫時得以解除,醫療類股將啟動補漲行情,尤其具有創新科技醫療類股表現尤佳,在財報利多加持下將能持續掌握轉強契機。
近期全球醫療保健產業的投資價值浮現,法人分析,包括製藥、生技、醫材、醫療服務四大產業的基本面,未來三年行情可期,而且目前本益比低於歷史均值,唯美國升息和大選仍不免讓市場波動加劇,建議分批買進或定期定額投資,逢低布局醫療保健產業的成長趨勢。
美國2015年新藥核准上市件數高達45件,超越2014年全年41件的記錄,創下近10年新高,去年第4季核准新藥當中,不乏含金量高的癌症新藥,保德信投信認為,聯準會(Fed)升息後,醫療類股短期內可能會震盪整理,不過由於醫療類股在去年第3季已大幅修正,Fed如能溫和升息,生醫基金後市可期。
台灣總統大選上周末登場,而美國總統大選也進入白熱化,回顧2000年開始的4次美國總統大選,SP500醫療產業指數表現強勁,打敗整體SP500指數的機率高達75%,保德信投信認為,藥價仍為美國總統大選年的關注議題,從整體政策方向判斷,對創新研發及學名藥廠的影響有限;而近年來許多研發上的重大突破,預期將使今年藥品創新持續,支持相關公司營收及獲利成長。
全球股市今年累積報酬仍未轉正,但細究十大類產業,表現各不相同,其中,在併購及新藥題材加持下,醫療保健類股今年來漲幅達6.56%,不僅打敗全球股市,也居各產業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