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汪榮寶的搜尋結果,共23

  • 史話》汪公紀大使押解回台懸案(郭冠英)

    史話》汪公紀大使押解回台懸案(郭冠英)

    我與汪琪是政大同學,她新聞系、我政治系,我們在學校時並不熟,她的先生是同系的彭家發,香港僑生,我們成功嶺同連隊,但也就是交情泛泛。

  • 史話》杜月笙和戴笠是怎麼認識的──杜月笙的義僕之1(王亞法)

    史話》杜月笙和戴笠是怎麼認識的──杜月笙的義僕之1(王亞法)

    這年頭大陸關於杜月笙的文章多了起來,似乎人們沉睡了70年,一覺醒來,發現上海灘的流氓比某些人更愛國,更講義氣,更守信諾,更有人情味。

  • 兩岸史話-力圖改變中國國際地位

    兩岸史話-力圖改變中國國際地位

     汪榮寶以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利益為外交目標,面對軍閥混戰的內外交困局面,敢於明確表達自己的政見。對外為改變「弱國無外交」的舊規,提出不少富於創見而又適合中國國情的外交思想、戰略和主張,尤其在處理中日關係上折衝樽俎,為爭取中國獨立自主的地位和收回國家權力作了諸多努力,展示出強烈的愛國意識和值得稱道的外交藝術。汪榮寶為改變中國國際地位而堅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不僅在國內深受各界的尊敬和推崇,而且享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

  • 兩岸史話-建議東北軍全力抵抗日本侵略

    兩岸史話-建議東北軍全力抵抗日本侵略

     汪榮寶在歸國不久即被張學良聘為北平陸海空軍副司令部行營參議,兼任北平外交委員會委員長。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晨,張學良在北平召集顧維均、汪榮寶、章士釗、湯爾和、羅文幹、李哲、王蔭泰、王樹翰、莫德惠召開會議,研究日本發動事變攻陷瀋陽北大營的目的以及處理辦法,會上汪榮寶指出:日本各地都在遊行示威,躍躍欲試,想以武裝占領東北,力言東北軍應全力抵抗,並為之出謀畫策。

  • 兩岸史話-朝鮮排華事件的代罪羔羊

    兩岸史話-朝鮮排華事件的代罪羔羊

     主張對日不可退讓的汪榮寶成為國民黨政府政策調整的「犧牲品」,也成為了朝鮮排華事件的替罪羊,其被免職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 兩岸史話-前往朝鮮關注受難華僑

    兩岸史話-前往朝鮮關注受難華僑

     萬寶山事件可以說是在日本精心策畫和挑唆下發生的,事件爆發後日本即在朝鮮進行歪曲報導,散布「朝鮮人被中國人襲擊殘殺」的謊言,煽動朝鮮人襲擊殘殺華僑。朝鮮民眾不明真相,媒體紛紛刊載:「我官民襲擊韓僑,情形危急,致激動鮮眾,群起仇襲,死傷不計其數。」朝鮮以日本撐腰遂將矛頭對準當地的華僑,掀起了慘無人道的「排華運動」。

  • 兩岸史話-因萬寶山事件被迫辭職

    兩岸史話-因萬寶山事件被迫辭職

     汪榮寶身在日本,親身感到日本國內對華氛圍的轉變,加之長期擔任駐外公使的閱歷,讓他對時事具有深邃的洞察力,預測到日本將對中國採取不利舉動,遂多次向國民政府外交部上書,告知危急形勢,提醒中國要有所防備。

  • 見證日本對華關係轉變

    見證日本對華關係轉變

     會後田中寫成《帝國對滿蒙的積極政策》上奏日本天皇,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汪榮寶敏銳地意識到日本外交政策的轉變,他十分擔憂強硬勢力在日本的增長,這不僅是影響中日關係的問題,更深層次講就是日本極有可能會加快對中國的侵略步伐,因而及時提醒政府要密切注意日本軍隊的動態,同時對日保持高度警惕。

  • 兩岸史話-意見已不被南京政府重視採納

    兩岸史話-意見已不被南京政府重視採納

     汪榮寶雖出任南京國民政府的駐外使節,但外交主張和意見已不受到新政府的重視和採納,這也為他第二年的辭職埋下了伏筆。

  • 兩岸史話-調停內戰 開國民會議

    兩岸史話-調停內戰 開國民會議

     汪榮寶以駐日公使身分領銜駐德國、駐義大利等駐外使節上奏北京政府,對南北分裂之局勢提出主和意見,主張南北停戰,召開國民會議以解決一切。

  • 兩岸史話-居中斡旋 力促南北議和

    兩岸史話-居中斡旋 力促南北議和

     汪榮寶與國內友人和政要保持著頻繁的通信聯絡,與蔣方震、王寵惠、趙欣伯、曹汝霖、孫傳芳等來往發電,探知國內各軍閥的狀況,尋求對混亂局勢之解決辦法。

  • 兩岸史話-曹錕賄賂議員 當選總統

    兩岸史話-曹錕賄賂議員 當選總統

     直系內部出了問題,時任陸軍巡閱使馮玉祥因與吳佩孚有矛盾,暗中與奉系和皖系段祺瑞密洽,於十月二十三日回師,發動北京政變,囚禁總統曹錕,導致直系部隊全線潰退,奉系乘勝追擊,十一月五日占領天津,直系戰爭宣告結束。

  • 南北分裂 蔣介石領導北伐

    南北分裂 蔣介石領導北伐

     蔣介石回國重新執政後,進行第二次北伐,一九二八年四月,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占領濟南,五月一日,國民政府軍隊在濟南遇日軍挑釁,三日,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並闖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戰地政務委員會外交處,殺害國民政府駐山東交涉員蔡公時等十七人。之後又重炮轟城,造成中國軍民死亡達六千餘人、傷一千餘人的濟南慘案。汪榮寶奉南京國民政府之命,向日本嚴正抗議「第二次出兵山東」。

  • 兩岸史話-日本人強索最惠國待遇

    兩岸史話-日本人強索最惠國待遇

     日方要求擴大在華權益,提出給予修築新鐵路、商租土地、增設領事館以及關稅互惠、無條件最惠國待遇等項權利。

  • 兩岸史話-維護民族利益 修改不平等條約

    兩岸史話-維護民族利益 修改不平等條約

     抓住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將到期的機會,與各國進行根本性修約的談判,希望以國際法為依據,借此收回治外法權、公共租界等中國各種權利,為此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修約運動。

  • 兩岸史話-解決留日學生補助款問題

    兩岸史話-解決留日學生補助款問題

     汪榮寶與日本有關方面詳細擬定了《庚款補助留日學生學費分配辦法》。這些規定是日本政府庚款補助中國留日學生政策的基礎性文件,標誌著日本政府的庚款補助制度的發軔。

  • 兩岸史話-多次催促日本撤軍

    兩岸史話-多次催促日本撤軍

     汪榮寶到任後不久,就受命著手解決日本撤軍問題。一九二四年一月,他奉命拜訪日本外務省,催促日本撤走進入中國南滿協助奉系軍閥張作霖的日軍,但在國內軍閥派系政爭局面下難以履行使命。經過一年多與日本的交涉,他愈感到中日關係之敏感和複雜程度,每次談判無不唇乾舌焦,精力卒疲,遂又萌生退意。但當時各軍閥執政迭更,國中擾攘之局亙十餘年不息。

  • 兩岸史話-抗議日本干涉東北易幟

    兩岸史話-抗議日本干涉東北易幟

     汪榮寶在任期間,參與中日各種條約的談判,處理棘手的濟南慘案,抗議日本干涉「東北易幟」,以至調查處理萬寶山事件等,他均能折衝樽俎,義正辭嚴有禮有節地與日本政府進行交涉,嚴厲指責其干涉中國內政之舉,堅決維護民族尊嚴和利益。

  • 兩岸史話-巴黎和會積極爭取山東權益

    兩岸史話-巴黎和會積極爭取山東權益

     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徹底失敗,國內隨即爆發學生主導的五四愛國運動。

  • 兩岸史話-為中國參戰提供政策參考

    兩岸史話-為中國參戰提供政策參考

     汪榮寶與駐法公使胡惟德交換意見,決定共同發電給北洋政府,表明支持中國盡快參戰之明確態度。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