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汪致重的搜尋結果,共24筆
汪致重,1950年出生,已故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次子,畢業於美國康乃迪克州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上海海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2011年11月,汪致重與台灣海峽交流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之女、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領銜,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並出任理事長。汪致重追隨父親致力兩岸交流,先後來台5次,2013來台農業交流時,向陽基金會認養台南市後壁區稻穀,與崑濱伯結緣。
無米樂崑濱伯過世,讓大陸前海協會長汪道涵之子汪致重也發文緬懷,託人致贈花柱。汪致重2013年來台時曾到台南,跟著崑濱伯一起赤腳下田、坐牛車,儘管崑濱伯說台語,汪說國語,但二人交情跨過語言隔閡,汪返回大陸後,還曾寫信給崑濱伯。而這當中有個關鍵牽線人,正是前法務部長廖正豪。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海南博鰲會見前副總統蕭萬長時提及,「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是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首次公開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說法。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認為,相較於習近平先前提出的「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提法更為具體,凸顯兩岸是一家人,命運相同,應該相互扶持及共同友好。
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的兒子汪致重,最近申請入境卻被境管局拒絕,原因是他上次訪台行程與申報不符,陸委會禁止他自由行3年、商務行1年,令人錯愕。
汪致重被禁足來台,看了讓人啼笑皆非。兩岸交流這麼熱絡,現在大陸人士來台幾乎都是趴趴走,有誰完全按申請表上的行程照表操課的?那汪致重何以成為被罰的目標?
今年4月底才以嘉賓身分應邀來台出席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活動的大陸前海協會長汪道涵兒子汪致重,如今卻因訪台行程與申報不符,遭拒絕入境,禁止自由行3年、商務行1年。人在太原的汪致重19日接受《旺報》記者電訪時強調,這項限制大陸人士訪台自由的法令不合時宜,「對兩岸交流是很大的傷害」,呼籲修法。
針對汪道涵之子汪致重被移民署「禁足」,無法入台,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表示,移民署不發予汪致重入台簽證,是因今年1月汪致重是以專業人士赴台的名義申請入境,過程中卻未按照行程走,也無申請變更,因此才遭到拒絕入境的處分。
大陸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兒子汪致重,4月底才應邀來台出席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活動。如今卻因1月訪台時與《無米樂》崑濱伯等見面,行程與申報不符,遭拒絕入境,禁止自由行3年、商務行1年。汪致重原本6月要攜妻兒訪台與崑濱伯一起收割稻米,未料希望落空。他19日接受《旺報》電訪時強調,「對兩岸交流是很大的傷害」,呼籲修法。
大陸海協會已故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多次訪台、深入農村,為兩岸合作奔走。他說,當年汪道涵與辜振甫擔當起歷史及民族所賦予的責任,也為兩岸開創新世代,這條路應該代代繼承下去,他也盼望自己的兒輩能持續推動上一代的信念。
頂著官二代的光環,卻毫無架子,汪致重自嘲自己當過最大的官就是「業委會主委」(相當於台灣的社區管委會主委),管的都是些換窗戶的小事。
大陸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兒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6日與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邱復生會談,兩人有共識透過民間力量促成兩岸共同從文化「尋根」。
大陸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兒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4日抵達台南後壁,看看自己認養的稻田,並特地拜訪紀錄片《無米樂》的崑濱伯。汪致重讚揚台灣農民樂天知命的精神,值得大陸學習,他還力邀崑濱伯到大陸分享農耕經驗。
已故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之子汪致重今天參訪台南農業等相關產業;他說,兩岸農業合作可從生物科技起步。
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到中南部跑透透,2日前往屏東縣東港鎮,拜訪台灣區稻作協會理事長林清源,交流稻米耕作技術,並提出大陸與台灣農民簽訂契作的想法,以解決台灣休耕問題。
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1日拜訪台灣農民,見到完全未使用土壤、成本低、易照料的番茄種植法,相當驚艷。有感於大陸深受土壤鹽化之苦,他希望將此技術引進大陸,大面積推廣。
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4月30日表示,他非常推崇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及大陸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為兩岸做的努力和貢獻;辜汪會談奠定日後兩岸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最重要的基礎是「九二共識」,就是兩岸都是一家人。
昨(29)日是辜汪會談20周年,已故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也應海基會邀請,來台參加紀念茶會。談起父親,汪致重說父親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是來自對兩岸百姓的深情。他也期許兩岸溝通交流的後繼者,能以此為榜樣。
2013年大陸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民合作社。已故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接受《旺報》獨家專訪時表示,政策連續多年聚焦三農,尤其強調合作制農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他深入走訪台灣農業發現,台灣相對成熟的農業產銷模式若能與大陸市場結合,雙方優勢互補,足以一起創造更多商機。
已故海協會長汪道涵之子、上海向陽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四度來台深入農村,促成了雲南楚雄州和雲林縣的農業合作,他認為台灣精緻農業可藉雲南基地前進東協,但必須「系統化進行」。
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二年多前初到台灣,為兩岸農業的深化合作先行探路。之後他四度來台,深入農村,看到「台灣的精粹在民間」,他立下宏願,以系統化工程推動兩岸農業合作,這個精神很像他的父親、大陸海協會已故會長汪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