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汽車族群的搜尋結果,共53筆
北美暴風雪,汽車維修需求暴增,法人預期,汽車碰撞件訂單將湧現,為東陽(1319)等帶來商機,吸引買盤湧入,東陽28日成交量翻4倍、破1.3萬張,股價逆勢大盤收紅,上漲2.14%、收在43元;而同為汽車族群的裕隆(2201),股價以61.6元作收,小跌0.48%,表現也相對抗跌。
大陸快速成長的新能源車品牌12月1日陸續公布11月銷量成績單,多數品牌期間銷量繼續較2021年同期大漲,不過上半年的「銷量王」小鵬汽車,因經營挑戰重挫,期間銷量年減逾60%,持續呈現動盪。
台股目前評價還是在相對低檔,預期在後續完成基本面利空測試的築底階段後,可望重新回到多頭軌道。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今年盤勢圍著通膨率及升息預期,依照通膨率走勢來看,預估第三季在高檔盤整,9~10月後有機會看到明顯下滑現象,屆時升息速度將有放緩機會,盤勢有機會明顯回升,重回上漲軌道。
在聯準會急速拉升利率壓抑通膨下,美股上半年跌幅以科技股最凶,那指下跌三二.四七%、費半高達三六.○六%,標普也下跌二三.七%,道瓊跌十八.四%最少;台股則下跌十八.二五%,相對不大。下半年以來美股科技股漲跌互見,但是與台股關係較密切的費半指數出現破底,台灣電子股繼續殺低,尤其投信原先認養相關的如順德、漢磊、世芯、智原、創惟、雙鴻、精材等開始棄養大跌,而權值王台積電也創波段新低,聯發科貼息後跌勢未止,電子股肅殺氣氛濃厚。
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大對汽車消費的支撐力度,利多政策帶動港股汽車族群23日集體大漲,小鵬汽車大漲9.8%,五菱汽車漲7.9%,吉利汽車漲7.4%,廣汽集團與長城汽車漲逾6%,蔚來汽車、東風集團與比亞迪漲逾4.5%。
在日圓兌美元匯價又創20年新低後,汽車族群登高一呼,日經7日盤中又重回兩萬八關卡,創3月31日以來新高。無奈午盤受到賣壓襲擊,日經指數收27,943.95點,漲28.06點或0.1%。東證收1,947.03點,漲7.92點或0.41%。
在汽車類股走升帶動下,日股1日也上漲,早盤結束時,日經指數收27,472.49點,漲192.69點或0.71%。東證收1,937.61點,漲24.94點或1.3%。
大陸工信部27日宣布將組織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可望推升今年以來表現低迷的車市銷售力道。法人解讀,在陸政策利多出台,搭配上海解封效應,供應鏈緊俏情況將逐步改善,電動車、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等相關族群具表現機會。
日股20日交易時,汽車族群因日圓再度貶值而走高,但科技類股並未受隔夜美股收紅所激勵,午盤買盤積極下,日經指數收27,217.85點,漲232.76點或0.86%,重登兩萬七關卡。東證收1,915.15點,漲19.45點或1.03%。
日股20日交易時,汽車族群因日圓再度貶值而走高,但科技類股並未受隔夜美股收紅所激勵。早盤結束時,日經指數收27,139.99點,漲154.9點或0.57%。東證收1,909.9點,漲14.2點或0.75%。
危險駕駛並肇事,保險費將無上限加費。金管會14日宣布,針對汽車駕駛人若有重大違規肇事,如蛇行、逼車、急煞、超速等出車禍,隔年投保強制車險時,車主保費將依重大違規次數,每次加費2,700元,加費將無上限,最快今年第三季上路。
港股大盤恒生指數14日走強,上午收盤小漲0.37%,午後恒指擴大漲幅,日內最高一度漲約1%漲幅逾200點,14日收盤漲0.67%報21,518.08點,成交值達到989.09億港元。
在科技與汽車族群拉抬下,日股23日續漲並雙雙創9周新高。若漲勢持續不減,日經與東證日線可望連7紅。23日早盤結束時,日經指數收27,947.26點,漲723.15點或2.66%。東證收1,972.91點,漲39.17點或2.03%。
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可望甩開晶片荒的壓力,對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估,2022年大陸汽車總銷量將達2,750萬輛、年增約5%,國內中概汽車族群,包括東陽(1319)、堤維西(1522)、英利-KY(2239)、怡利電(2497)、麗清(3346)等,金虎年業績將受惠。
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將部份產能轉移至車用晶片,加上受疫情影響的馬來西亞半導體廠供應逐漸恢復,車用晶片短缺正在緩解中,有望改善全球汽車產量,車廠已開始上修銷售目標,對生產所需求的零組件需求將轉趨積極,供應鏈訂單量成長可期,營運不僅可望隨車市回溫,更有機會隨整體車市規模擴大而上修。
交通部公佈2020年全台道路交通事故統計顯示,以第一當事人的肇事車種分類,其駕乘車種為機車者,占了整體道安事故件數55.1%的比重,反應出近半數的道安事故牽涉到機車;全台更有3000人因為交通事故不幸罹難,其中駕乘機車為責任歸屬較大的事件,無論肇事者或受害者則統計有1505人死亡,占了交通事故致死亡總數一半的比例。
因晶片短缺,上周豐田汽車曾宣布9月將大減4成產能,故汽車類股當時被市場大舉拋售。但23日汽車族群跌深反彈下,也帶領日股擺脫8個月新低,日經指數收27,494.24點,漲480.99點或1.78%。東證收1,915.14點,漲34.46點或1.83%。其中,運輸設備相關產業收漲3.1%。
因晶片短缺,上周豐田汽車曾宣布9月將大減4成產能,故汽車類股當時被市場大舉拋售。但23日汽車族群跌深反彈下,也帶領日股擺脫8個月新低,早盤收盤時,日經指數收27,479.85點,漲466.6點或1.73%。東證收1,916.51點,漲35.83點或1.91%,其中,運輸設備產業漲3.5%。
近年在各國政策以及能源減碳議題的驅動下,電動車日漸成為熱門產業,許多汽/機車廠牌相繼投入電動車產線,將未來全面電動化作為重要發展目標,為了解目前台灣電動車市場消費者使用現況及購入意願,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針對台灣網友進行了一項「電能生活」的調查,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顧慮多數還是為維護費高昂以及充電站等基礎建設的完善度。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Motor)股價在18日一度創下6年歷史新高,因為投資人變心,拋售科技類股後,重新擁抱汽車族群與景氣相關低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