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汽車關鍵的搜尋結果,共331筆
友達2日晚間宣布,將以自有資金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百分百收購德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BHTC)全數股權,預計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指出,透過這次合作,友達不只是一家面板公司,而是一家將技術創新延伸至多元場域應用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拜登今天成為首位站上罷工糾察線的現任美國總統,力挺密西根州汽車勞工提出調薪40%的訴求,說他們收入理應「多更多」。
旺宏(2337)26日宣布,該公司的OctaFlash快閃記憶體產品,獲得國際標準化認證公司SGS TUV Saar核發的ISO 26262 ASIL D認證。
Counterpoint Research發表東南亞電動汽車的最新報告。關鍵重點包括:一、東南亞是2023年Q2全球最熱門的主要電動汽車市場,年成長近10倍。二、比亞迪在單位銷售份額方面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國內市場最受歡迎的Vingroup。
車用半導體已成為智慧車、電動車與自駕車未來發展的重要突破關鍵,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理事長黃崇仁近日表示,汽車加速電子化,此發展方向驅動汽車電子占比快速提升,未來平價AI MCU晶片將扮演重要地位。
特斯拉Model 3小改款傳出最快本周五9月1日在大陸上市,售價有望大幅降低至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7萬)新車規格眾說紛紜,有傳言指出,為了降低售價與成本,新款取消大部分感測器,但也有人提到,性能與外觀將有感升級,確切狀況仍得等到官方公開後才能證實。
高通今日宣布,加入兩個聚焦軟體定義汽車(SDV)的聯盟,即Eclipse基金會的軟體定義汽車工作小組,以及針對嵌入式邊緣的可擴展開放架構(SOAFEE)特殊利益團體,以支援高通打造開放標準和開源、具備互通性軟體建構模組的持續投入,為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建構SDV平台奠定基礎。
閒置的房子可以出租,你那輛停在路邊生了灰的汽車,也能幫你賺到第2份收入。
近期AI概念股漲多修正,投資人想上車又怕受傷害。據Cmoney統計至9日,AI高含量ETF今年以來漲勢驚人,其中統一FANG+飆逾75%、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未來車也都飆破65%,但近一個月這三檔也開始回檔修正。
總部位於法國的電動車(EV)電池公司ACC(Automotive Cells Co)發言人在周二指出,該公司正與美國和加拿大官員,就在北美建立電池工廠進行初步談判。
IC設計大廠聯發科將於28日舉行法說,目前智慧型手機需求仍疲弱為市場共識,下半年智慧型手機需求復甦力道將不如預期般強勁。美系外資對聯發科第三季營收估計僅年增5%~10%,並認為5G SoC(系統單晶片)價格進一步承壓。而除了手機市場指引之外,法人更期待聯發科在法說會上,分享車用進展及PC運算晶片進度。
劍麟(2228)公告5月營收4.11億元,年增29.23%,累計前五月營收18.61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9.89%。劍麟表示,受惠歐美車市銷售呈現穩健年增力道,帶動全球主要一階汽車安全零件供應商客戶訂單保持良好需求,目前汽車事業銷售已優於疫情前水準。
汽車動力暨安全零件廠智伸科(4551)、軸承廠瑞穎(8083)5月營收都優於4月,已有止跌跡象,下半年營運可優於上半年。瑞穎預期,未來幾個月營運逐月成長,逐季跳躍式成長;智伸科新能源車訂單陸續交貨,醫療事業新產品訂單增加,樂觀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智伸科今(6)日公布5月及前5月合併營收,雙雙創同期第三高。智伸科預期,隨著新車市場銷售結構調整而轉向新能源車輛,新能源車訂單陸續交貨,加上醫療事業體新產品在市場滲透率持續拉升,有助於智伸科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德國汽車大廠大眾汽車正在世界各地積極尋找車用電池供應商,以降低該公司生產的電動車對中國製造鋰電池高達100%的依賴。大眾汽車董事會兼技術總監舒莫(Thomas Schmall)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對中國的依賴降低至50%。
淨零碳排放已成為全球熱門議題,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等產業挾著一股強勢的綠色浪潮迅速崛起。在這些領域中,軸承扮演著關鍵的傳動零件角色,並且具有重要的地位。東培TPI軸承不僅幫助工業機械設備穩定運轉,還通過新材料和創新技術,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
智伸科技8日董事會承認第一季財報,EPS從去年同期2.82元腰斬至1.38元,創近三年同期新低。主因是汽車、運動及電子三事業,受客戶持續調整庫存而影響拉貨,毛利也受影響。4月及前四月合併營收,也雙雙下滑。
製造業景氣受制於全球需求動能,去年下半年來持續疲軟,台灣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的3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概況,在整體景氣信號值偏低到衰退態勢中,運輸大類項下的汽車及其零件行業,3月景氣即使沒有2月份的熱絡,3月產業景氣燈號仍出現代表持平的綠燈,領先各類別產業展現谷底翻身的動能。
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明確,各國與各大國際車廠也積極備戰電動車市場,隨著政策推動,市場預估至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可望突破2,500萬輛,投信法人表示,在各國訂出禁售燃油車時程,及技術的進步下,電動車的穩定度與需求量也愈來愈高,使得產業成長趨勢明確,供應鏈前景看好。
歐洲股市周四出現連續第二天的下滑,原因是企業的財報令人失望,以及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疲弱的業績,拖累了汽車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