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河圖的搜尋結果,共180筆
現代人出門方便,不僅能選擇大眾運輸工具,在路邊揮手就能叫到計程車,而古代人若要出門只能騎馬或搭轎子,因此不少富人會養馬,反觀窮人如果要出門該怎麼辦,難道只能靠腳走路嗎?其實百年前就出現租馬或馬車的服務,概念就類似於現代的計程車。
現代人為了讓吃更方便,衍生出外送服務,不過其實早在唐宋時期,就已出現外賣。《清明上河圖》裡繪有一名伙計,端著餐點在大街上趕路,顯示當時就已出現類似外送的概念,不僅如此,皇帝也會叫外送,甚至還會給外送員不少小費。
流經斗六市11個里的雲林溪,縣府4年前展開掀蓋及親水景觀工程,斗六、雲林、公誠國小3校美術班學生去年集體創作《雲林溪上河圖》,作品描繪的細節令人感動,教育處將3幅各4公尺長的作品變成燈箱,矗立於溪畔,見證雲林溪的演化與人文歷史。
流經斗六市11個里的雲林溪,縣府4年前展開掀蓋及親水景觀工程,斗六、雲林、公誠國小3校美術班學生去年集體創作「雲林溪上河圖」,作品描繪的細節令人感動,教育處將3幅各4公尺長的作品變成燈箱,矗立於溪畔,見證雲林溪的演化與人文歷史。
《清明上河圖》繪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汴京的繁榮,但由於開封城上游為黃河,數千年來一直有決口的問題,這也形成「城疊城」的現象,考古學家進行研究時發現,現今的河南開封市底下,竟還埋有6座古代城池。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獲譽「中華第一神品」,畫出北宋汴京的繁榮,不只顯示出當時的商業榮景,還有不少社會問題,而不少人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會發現圖中的橋旁邊,會有好幾根木樁,到底在北宋時有什麼作用呢?
《清明上河圖》繪出北宋汴京的繁榮,畫裡繪有農村與市集,約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等,而且每個人的穿著、神情都不同,獲譽為「中華第一神品」,但畫裡其實也暗藏北宋滅亡的秘密。
北宋工商發達,文風鼎盛,出了王安石、范仲淹、蘇洵、蘇軾、蘇轍、司馬光、歐陽修等人,尤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顯現出北宋宣和年間汴梁城經濟和商業發達的景象。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大文豪蘇東坡竟然也是無殼蝸牛,買不起房子,直到50歲才讓家人有安頓的處所。
宜蘭縣政府爭取前瞻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獲得經濟部水利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宜蘭河水岸慢行道及水域活動環境改善計畫」,其中一項子計畫是在宜蘭河畔設置大型陶雕壁畫作品,名為「西堤晚眺」的作品今天(4日)在立法院長游錫堃、宜蘭縣長林姿妙等人的見證下正式發表。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為了維持家中的經濟,不少人開啟「斜槓人生」從事副業來增加收入,也可能從中挖掘從沒想過的興趣。大陸一名修腳皮的師父,原本只是為了維持家中的經濟而學習這項技術,沒想他竟從中獲得靈感開始創作,而且創作的材料來源還是大家意想不到的「身體部位」,因此在當地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宜蘭河被稱作宜蘭的「母親之河」,宜蘭的發展與宜蘭河息息相關,宜蘭縣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宜蘭河水岸慢行道及水域活動環境改善工程」,其中一項子計畫是在宜蘭河畔完成一幅陶雕壁畫,歷時1年,21日這幅宜蘭版清明上河圖亮相。
宜蘭河被稱作為宜蘭的「母親之河」,宜蘭的發展與宜蘭河息息相關,宜蘭縣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宜蘭河水岸慢行道及水域活動環境改善工程」,其中一項子計畫就是在宜蘭河畔完成一幅陶雕壁畫,歷時一年,今天(21日)這幅宜蘭版清明上河圖亮相。
獲選台中市文化局藝術亮點的豐藝館,與國美館相輝映的展演空間,推動「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理念,拉近藝文與民眾距離,「台中豐邑Moxy主題展-斜槓藝術玩很大」23日舉行別開生面的導覽,國外藝術家Eric Charles Olmstead運用大量塗鴉壁畫創作,融入台中獨特城市文化以及台灣特有庶民飲食特色,珍珠奶茶都入畫,有如台中版的「清明上河圖」,Eric說,「愈畫愈入迷,我愛上台灣了!」
近年熱衷寫史、寫字的張大春,在邀請下為去年出版的《台北上河圖》寫了一篇追憶老台北的文章,沒想到卻一篇接著一篇寫了下去,不只出了散文集《我的老台北》,還錄製同名podcast,在廣播節目中找來同樣有「老台北」記憶的老台北們,把曾走過的時代的碎片重新召喚出來,透過對話和文字,追憶曾經的美好年代。
教科書裡的歷史地理都是寫成文字,藝術家姚任祥與葉子明卻花費十年時間,聯手將台北的歷史,化為一卷200公尺長的圖畫。有意思的是,就像《清明上河圖》,《台北上河圖》著重的是庶民史,自台北與世界接觸的起點大航海時期開始,至今百餘年的歷史和新聞事件,從距離遙遠的文字資料轉譯成插畫,以視覺元素呈現台北庶民在大時代底下的點滴變遷。
「2020新北創客季—RUN!新北Maker上河圖競賽」今(7)日下午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登場,新北市計39隊各級學校師生隊伍參賽,各校結合跨領域課程,以在地文化及學校特色發揮創意設計外觀,重現清明上河圖當代交通繁華景象。
新北市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新北上河圖」創客市集,今(6日)起一連2天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廣場及至善園熱鬧登場,由教育局率領40校創客社群學校師生,並結合勞工局、文化局,以故宮人氣國寶《清明上河圖》為主題,創新策劃「食、衣、住、行、育、樂」六大主題區,近70個特色攤位,再現《清明上河圖》的當代風華。
新北創客季開跑,今年首度與故宮博物院合作,10月起推出5大系列活動,有以清明上河圖為發想的創意市集,也有家庭創客日等親子活動,讓民眾體驗新北創客的多元成果;市長侯友宜15日出席開幕典禮表示,新北學生創意無限,這次以清明上河圖為發想設計的「新北版上河圖創客市集」,非常有意思。
新北創客季開跑,今年首度與故宮博物院合作,10月起推出5大系列活動,有以清明上河圖為發想的創意市集,也有家庭創客日等親子活動,讓民眾體驗新北創客的多元成果;市長侯友宜15日出席開幕典禮表示,新北學生創意無限,其中以清明上河圖為主軸,設計的「新北版上河圖創客市集」,非常有意思。
台北地下街位於京站與北捷連通道,現一幅行銷觀光的廣告看板,圖中以清明上河圖為模仿畫作,將台灣黑熊比擬成服侍中國貓熊的苦力惹議。議員陳怡君痛批,這創意不好笑,在這緊張氛圍引人聯想,並極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