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治療治療的搜尋結果,共3,432筆
醫護人員平時站在第一線治療患者,但其實他們與你我一樣,同樣會生病、染疫,也會對疾病感到害怕。一位護理師4年內罹患3種癌症,曾被宣判只剩半年壽命,但她為了孩子咬牙接受副作用極強的治療,也激勵其他癌友「我都撐下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
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大年初一全台共有1萬9187人確診,其中包含1萬8871例本土、316例境外移入,以及2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提醒,確診者依規定得配合「5+n」及一人一室的規定,切勿因為春節就擅自外出與家人聚餐,因而造成疫情的傳播。
年過花甲之年的何爺爺,曾經兩次罹患憂鬱症,近來,他每晚翻來覆去睡不好、白天整個人都提不起勁,本以為是單純的老化現象,沒想到好幾個月過去,看遍任何醫生也不見好轉,於是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了精神科。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皇利表示,何爺爺前兩次憂鬱症發作均採取藥物治療,但隨著年紀越大,自癒能力越差,加上大部分的抗憂鬱藥物多有昏昏沉沉、對外界感知能力變差等副作用,使得何爺爺這次發作較前兩次更嚴重,後來何爺爺在接受新型的立必威 Deep TMS治療後,2週內就獲得明顯改善,更減少1/2的藥物治療劑量,這才讓何爺爺再度重拾笑容,鼓起信心面對病魔。
康霈(6919)研發中新藥CBL-514注射劑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竇根氏症(Dercum's Disease)二期臨床試驗,已納入最後一位受試者,順利完成收案。本試驗案在美國進行收案,於2022年10月開始收案,在今年1月收案完成,共納入12位受試者,預計將於今年4月完成試驗及相關數據收集,並在Q3取得臨床統計結果。
近日一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痛訴我國健保放棄SMA病患,不願給付藥價,病患不得已前往大陸治療,呼籲衛福部放寬給付條件。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SMA藥價昂貴,病患平均1年治療費近千萬,目前已排定廠商下周前來議價,目標農曆年前談妥。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疾病,近日一名病友痛訴我國健保放棄SMA病患,不願給付動輒破千萬的昂貴藥價,讓病人不得已前往大陸治療,呼籲衛福部放寬給付條件。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SMA藥價昂貴,病人的平均年治療費高達872萬,目前已排定廠商於下周前來議價,目標在過年前談妥。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1月6日批准新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消息一出即獲高度關注。對此國內專家認為,此藥在每個臨床階段都達到預期療效,預測模型顯示Lecanemab可能減緩疾病進展速度2.5到3.1年,能顯著延緩阿茲海默症的認知功能下降,對研究神經退化疾病領域與患者來說都是重要突破。
美國兒科學會(AAP)首次建議兒科醫師,讓過胖兒童服用減肥藥,以儘早採取行動,來對付愈來愈多因過胖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36歲劉小姐2年前因丈夫外遇離婚、疼愛她的奶奶剛好過世遭到雙重打擊,罹患重度憂鬱症接受治療,卻因藥物副作用整日昏沉並伴隨噁心、嘔吐,難以正常工作,經顱磁刺激術(簡稱rTMS)的方式治療後,憂鬱症狀大輻改善,慢慢脫離藥物、回歸正常生活。
12歲男童小凱去年暑假時感到智齒與臉頰腫脹,經治療臉頰仍腫大,以為是牙齦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採抗生素治療後仍未改善,中榮兒童血液腫瘤科診斷出竟是右側顱底橫紋肌肉瘤,歷經1年化學藥物、放射線治療勇敢抗癌,順利恢復健康。
長期鼻塞以為是過敏,沒想到竟是罹癌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呂彥德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患者,因鼻塞數週而前往耳鼻喉科就醫,初診為「鼻瘜肉」後前往醫院做手術切除,卻在術後病理報告發現,原以為良性的鼻瘜肉組織竟為「癌細胞」。
根據調查,在亞太區有67%的民眾認為,性生活的和諧度在感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5位女性當中,就有1位曾因伴侶有早洩問題放生另一半。
中國湖南省衡陽市一名3歲男童,因反覆發燒和嘔吐,加上不愛走路,檢查發現罹患俗稱「兒童癌症之王」的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目前為止已經做過7種療程的化療,後續還有25個療程放射性治療以及造血乾細胞移植,加上抗感染、抗排異治療,所需花費保守估計要20萬人民幣(約90萬新台幣),讓父母十分心疼。
苗栗縣91歲游姓老婦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但平日裡都能正常的生活作息,一日在家行走時不小心拐到腳,當下感覺左大腿疼痛不已,家屬將她送至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認為股骨頸脆弱性骨折。先由骨科醫師安排手術治療,術後當天左大腿的疼痛感就消除許多,之後轉入復健病房,進行復健科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簡稱PAC),由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護理師、個管師透過專業合作,幫助游奶奶順利恢復行走功能,出院後也能回歸後續日常生活。
60多歲洪姓台商因黃疸發燒發現肝腫瘤,經轉診至台中榮總就醫,透過跨科整合、精準醫療,採近年尖端的玻璃釔90治療先縮小肝腫瘤,再進行切除,讓癌症得以獲得控制;中榮今(10日)舉辦「玻璃釔90成果發表會」分享肝癌治療新選擇,洪姓台商表示,「罹癌猶如鬼門關走一遭,不敢相信會有獲得有效治療的機會,感謝醫療團隊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逸達(6576)治療晚期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 42毫克6個月緩釋針劑銷量增加,董事長簡銘達指出,新成分新藥FP-025(Aderamastat)用治療過敏性氣喘二期明年可望解盲並完成授權、CAMCEVI 3個月劑型明年將送藥證也將認列里程碑金,2024年營運有機會轉盈。
長聖(6712)除了近期旗下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UMSC01)通過US FDA與TFDA同意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以Phase I/IIa進行新藥臨床試驗外,近日宣布以UMSC01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申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Phase IIa臨床試驗。
北極星-KY(6550)新藥開發加馬力,日前與國衛院簽訂DNA、mRNA、癌症等疫苗及細胞治療等相關技術移轉合作意向書,近日股價在打底完成後,6日上漲2.58%、收91.4元,順勢站上5日、10日均線,KD指標也翻多,有利後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6日批准日本藥廠衛采(Eisai)與美國同業百健(Biogen),共同研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有助減緩初期患者的認知能力衰退。
大陸央視新聞7日報導,大陸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7日發出《關於實施「乙類乙管」後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要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住院醫療費用,執行前期費用保障政策,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先行支付,中央財政按實際發生費用的 60%予以補助。該政策以患者入院時間計算,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