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人調降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為提升資金流動性,越南央行15日將重貼現率調降4碼(1個百分點)至3.5%。法人表示,今年以來,越南貨幣表現穩定,進出口貿易及外資直接投資增加,有效為越南創造抵禦外部事件的空間,這次降息有望促進經濟增長,當前越股流動性、本益比仍偏低,投資人不妨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入手,掌握降息促使流動性改善帶來的反彈契機。
企業資金及中實戶資金停泊的貨幣市場基金,據中華信評統計,去年12月出現資金部位回升,一是因為去年升息,帶給基金平均收益率逐漸提高,二是機構投資人增加申購,避開今年上半年市場不確定性,估計今年整體基金規模應可溫和成長,突破關鍵水線8,000億元,為近二年首見成長。
華新科(2492)集團公告1月營收,受到長假前提前拉貨效應,月營收衰退暫時止步,達24.62億元,月增3.82%、年減28.24%,但同集團的信昌電(6173)、佳邦(6284)均年、月雙減。
雖然2022年底耶誕節旺季及價格促銷成功提振大尺寸電視買氣,但筆電及智慧型手機需求仍然疲弱,面板驅動IC業者在2023年第一季再度降價去化庫存,後段封測廠頎邦(6147)、南茂(8150)亦面臨客戶要求降價壓力。
金管會為鼓勵新創掛牌籌資大鬆綁,但今年十家掛牌恐難達標。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17日指出,「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已於去年7月20日正式開板運作,截至今年10月底止,「戰略新板」已有17家公司登錄掛牌,「台灣創新板」則在今年8月有首家公司錼創科技掛牌,並有雲豹能源、泓德能源等兩家正申請審核中。
DRAM廠南亞科(2408)11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受到DRAM價格下跌及出貨下滑的影響,第三季合併營收110.2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季減近6成達26.40億元,每股淨利0.85元。因應市況變化,南亞科今年資本支出將調降22.5%達220億元。法人指出,DRAM價格第四季續跌,南亞科恐面臨由盈轉虧風險。
台股30日收在1萬3424.58點,收盤價位再寫年內新低,信用交易之擔保維持率也破160%,金管會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及調整融券保證金成數,10月1日起上路。法人指出,仍可以用權證、個股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做空,替代上述二點限制,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效益。
由於車用晶片荒未見緩解,大陸封控餘波持續衝擊全球物流供應鏈,裕隆集團26日法說會宣布,調降今年台灣新車銷量預估至42萬輛(不含大車),全年車市展望由增轉減。不過,裕隆、中華車新車齊發,仍樂觀下半年本業將優於上半年。
台股在本次MSCI調整權重中,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14.82%下調至14.75%,調降0.07個百分點,「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由16.56%下調至16.48%,調降0.08個百分點,在「MSCI全球市場指數」權重由1.65%上調至1.66%,調升0.01個百分點。最新權重將在8/31收盤生效。
中鴻(2014)受惠於鋼價走揚與出貨不差,第二季稅後純益6.8億元、季增35.72%,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1.81億元、年減70.32%,EPS為0.82元。
GPU新品上市前,顯卡需求降溫、通路庫存堆高,部分市場已見二線顯卡廠祭出削價競爭策略搶市,同時在中國位居市占之冠的品牌廠七彩虹,亦鎖定網咖搶單,法人預期台顯卡廠也將更積極促銷應戰,但包括華碩(2357)、技嘉(2376)及微星(2377)等第三季毛利率亦恐持續季減。
近期國際銅、鎳價雙雙走跌,華新(1605)雖調降6月不銹鋼內外銷報價,但6月及上半年合併營收仍雙雙改寫同期次高。華新辦理現金增資3億股,每股發行價格33元,預計第三季完成募資99億元,正值繳款期間,7日在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157張助攻下,股價上漲0.7元、以33.8元。
多數鋼材使用產業需求動能已觸頂並快速走緩,恐怕不利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的價格展望,法人看空全球鋼鐵產業。法人認為,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鋼鐵產業下降周期中,中鋼(2002)、中鴻(2014)營收與獲利具大幅下滑風險,將使投資評價下調。
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受大陸廠封控停工、台灣廠因員工確診人數多等因素,影響第二季產能之餘,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慘遭外資券商調降目標價。
惠特(6706)受惠於Mini LED趨勢帶動,且雷射加工、LD測試設備出貨增長,法人預估2022年營運動能向上。雖受到大陸疫情影響,防疫封控措施影響今年第二季營收、毛利率表現;但隨著疫情趨緩且將逐步解封,預估後續出貨動能有望回升,不過因為通膨等因素,現階段終端應用需求不振拖累市場評價空間,法人投資建議由買進調降至中立,目標價也從160元下修至130元。
聯準會強調對抗通膨決心且民眾與企業信心下滑,因此有法人暫時調降美股投資評等至中立,對於美股後市,法人表示,雖不看壞,但逢低分批買仍是最佳投資策略。
大型研究機構降評航運指標股陽明(2603),強調市場供需趨向平衡,運價不容易出現大漲,同時獲利面臨低硫油大漲壓力,投資評等降為「中立」,推測合理股價下探106元。
央行第二季理事會除升息議題,是否加碼房市管制,也備受各界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表示,先前四次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已見成效,今年以來因緊縮及疫情影響,加上央行3月升息1碼均有一定的作用,使得房市顯現降溫,因此,「不要一下升息又管制加大,讓焦點分散」。
中鴻(2014)周五盤後公布,6月內銷盤價跌幅較中鋼(2002)略高,不過隨著大陸疫情緩和,全球製造業陸續復甦,需求回籠下,基本面可望重拾動能,鋼鐵類指隨前一日低檔中回神,周五收漲1.45%,重返5、10日雙線。其中中鴻周五股價從13個月低點,反彈收漲3.76%;大成鋼(2027)、東和鋼鐵(2006)也雙雙收漲逾2%,均從法人賣壓困境中逃脫。
鋼鐵股龍頭廠中鋼(2002)6月熱軋盤價每公噸調降台幣500元,終止連三月調漲,6月盤價平均降幅2.1%。子公司中鴻(2014)6月盤價也擬調降盤價,鋼市進入調整期。惟中鋼及中鴻股價已先行自高檔拉回修正,18日雙雙隨大盤而上揚,終場分別上漲1.67%、1.52%,收在33.55元及33.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