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令上的搜尋結果,共165筆
蔡英文總統將提名4位新任大法官,遭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痛批,此舉將成「15位大法官全是蔡英文提名」的荒謬現象。趙少康今日再度針對此事表示,若15位大法官都由蔡英文一人提名,且全數通過,如何能保證司法公正獨立?大法官若都靠往綠營,在解釋重要法令上,很可能偏頗,動搖憲法根本大法,「不能不慎」。
近期民間爆發多起個資外洩事件,國發會2日於行政院會提報「防止非公務機關個資外洩精進措施」,提出強化聯繫會議、提高個資法罰則及設立個資保護獨立專責監督機關3大策略。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指出,力拚本會期將個資法、資安法、成立獨立機關的組織法,及與個資外洩有關的特別法,一併「包裹式」送進立法院審議。
對於銀行業者而言,金融科技的布局之所以挑戰重重,不論是來自監理機關的法規限制,或是銀行自身的經費限制,都是問題;尤其對公股銀行而言,由於背景的關係,容錯率更低,風險的評估導致公股銀行要上雲端,更顯得困難。
近年來面對全球政經局勢的變化,除了持續留意及因應相關法令的更新外,如何藉助公司法、證券交易法、企業併購法等法規來進行企業組織內部調整、策略擴張、籌資或因應人才爭奪戰等,皆是企業值得思考的議題。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昨(16)日舉辦線上研討會,期望讓公司快速了解112年股東常會的重要工商法令更新,並對股東會召集及開會方式之應用、董事選任、員工獎酬工具、辦理私募應注意事項有更多認識。
媒體議價引發各界討論,立委范雲等人15日舉辦公聽會,期盼能聚焦產、學、政界看法,惟數位平台Google、Meta並未出席。立委在會中呼籲落實新聞有價,應建立合理分潤,也希望相關立法要從速。
日本政府已決定在近日宣布尖端半導體技術與設備出口管制措施,雖然此舉主要是防範中國將相關技術用於軍用裝備,但不會在修改的法令內容上提到中國。技術出口管制法令修改後,最快今年春季實施。
近年來,針對臺灣存託憑證在《證券交易法》上的定位一直爭議不斷,今年9月26日「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的研討會中,探討《證券交易法》第6條第1項立法方式,衍生出是否違背「罪刑法定主義」、「授權明確性」、「刑罰明確性」及「刑法解釋明確性」等諸多問題。
2018年中選會公告行政院所提公投案修正意見書,遭法院裁定撤銷後,花錢在報紙上重新刊登原意見書,但公投公報卻仍刊載遭撤銷的修正意見書,時任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去年遭公懲會判罰20萬元,他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審查庭裁定不受理。
有「台版普羅旺斯」美譽的桃園仙草花節,隨著疫情解封、戶外免戴口罩,吸引人潮前往搶拍,有旅宿業者看好商機,推出每張150元商品禮券,現場可升等使用,但桃園市消保官卻發現,票面沒有面額和銀行履約保證等資料,已要求業者暫停販售,呼籲消費者看清。
針對臺灣存託憑證(TDR)是否為證券交易法所規範之有價證券,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臺灣法曹協會於111年9月26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舉辦「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與會之10多位學者專家指出,臺灣存託憑證應尚未經主管機關核定為有價證券,於101年證交法第165條之2增訂前非自始即為證券交易法第6條所稱之有價證券,且證券交易法第6條第1項之立法方式,違反「罪刑法定主義」、「授權明確性」、「刑罰明確性」及「刑法解釋明確性」等。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引發外界強烈反彈,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邱臣遠昨赴NCC陳情及抗議,要求即刻暫緩、收回侵害言論自由的惡法;NCC專門委員閻立泰出面接受陳情,承諾向公眾充分溝通、取得社會共識之前絕不強推。但被問及原定25日舉行的公聽會何時舉辦?閻說,暫緩的公聽會仍在規畫中,等待委員會做出決定。
企業永續發展近期來成了眾所矚目的議題,有關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 (Social) 和公司治理 (Governance) 即ESG的永續發展,更是社會與企業經營之討論焦點。為達成ESG永續發展之目標,公司治理法制化已儼然為國際性的發展趨勢,「法律遵循」更是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完善環境保護(E)與社會責任(S)的基石。
銓敘部公告《公務員發表職務言論同意辦法》草案,規定公務員「代表機關或使用職稱」發表與其「職務有關」的言論,須事前取得長官同意。對此,基層公務員紛表憂心,質疑對公務員基於公益所發表的言論未予足夠保障,更憂公務員意見遭不當管制、甚至打壓。在野黨立委抨擊是事前言論審查、箝制言論自由的惡法。
跟蹤騷擾防制法1日上路,內埔警分局4日接獲女子報案,指稱5月與前男友因個性不合協議分手後,即遭盯哨跟蹤並以未顯示電話騷擾,已明確制止過,但男子依然故我、無視行為已構成觸法,警方受理調查後認屬於典型「家庭暴力」跟騷案件,已協助被害人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並核發「跟騷法」首張書面告誡書,若再犯就會送辦。
立院24日三讀通過《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資誠指出,有兩大利多,首先是被併購新創企業個人股東取得的股權對價,可選擇全數延緩繳稅;另明定可辨認無形資產的類型,可按實際取得成本於一定年限內平均攤銷。
今(23日)下午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排審《證券交易法》,將針對第4條及第165條之2提出修法草案,推動修法將臺灣存託憑證(TDR)納入《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之範圍。
以「後宮系YouTuber」成名的賤葆今(2022)年年初曾因晨晨的服飾品牌「ENROAR」售後處理方式不佳備受爭議,甚至無預警宣布頻道無限期停更,當時也嚇壞不少粉絲,前(15)日賤葆上傳「移動沙發」改造影片,不料又再次引起網友質疑違法,掀起熱烈討論。
除了持續向中央喊話,希望改快核定新北市提出的居隔轉型計畫,對於未來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一事,侯友宜今日上午受訪時表示,這是一定要走的路,而新北市早在10天前就開始採取防疫急、門診分流,以此來減輕PCR檢測量能的負擔。
甫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雖然列出「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策略,但在減碳成本相當高的情形下,並未看到具體的政策誘因。相較下,2021年國際間爆發碳權、碳邊境調整、永續金融等政策,讓「永續」、「ESG」成為國際企業經營的圭臬,永續經濟活動也逐漸成為綠色金融投資的熱門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