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國+歐盟的搜尋結果,共1,540筆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俄羅斯之行返回北京後,中國拉起突破美國圍堵的主場外交序幕,繼巴西總統魯拉、西班牙首相桑傑士接連將於3月底訪中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他將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於4月4日訪問中國,這將是范德賴恩首次以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身分訪華,預計如何緩和烏克蘭局勢、歐洲在中美競爭中的角色與中歐合作,將是中法元首峰會的焦點。
中國近期外交活動頻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4日表示,4月4日將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訪問中國,與中方討論烏克蘭議題。外媒報導,歐盟擔憂中俄緊密關係將使中歐疏離,因此多位領導人於近日陸續宣布訪中。
據觀察者網引述法新社和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報導,當地時間3月24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參加完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後表示,他已邀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於4月4日訪問中國。歐盟委員會方面已證實這一消息。
總統蔡英文推動「2025非核家園」,核二廠二號機已於14日除役。根據《工商時報》綜合外電報導,近日法國國會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興建6座核電廠的計畫。《政客迷因》粉專指出,不只法國,廢核的德國也偷偷暫停廢核計畫。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今天舉行聽證會探討台海緊張情勢,與會歐美學者均表示,歐盟應透過外交手段警告北京犯台代價,使習近平確信發動台海戰爭將遠遠不符成本效益。
台積電擴大全球布局,傳出與德國薩克森邦(Saxony)關於新晶片工廠的磋商已進入後期階段,不過卻引發台灣與歐盟外交爭議,此事引發外媒關注撰文分析。有學者示警,「晶片外交」恐得不償失,如果台積電遠赴德國卻沒有任何經貿保障的話,這是完全不合理的事。
剛抵達莫斯科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正進行一場讓全球矚目的超級外交活動,即將展開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關鍵性會談。美媒《紐約時報》分析認為,習近平置身於俄烏戰爭的中心,讓自己成為替這場戰爭降溫的斡旋者,它將印證陸媒讚譽有加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有多大的能量。
歐洲聯盟史上首次軍火聯合採購即將成形,歐盟外交及國防事務最高負責人波瑞爾提出20億歐元經費、三路並進模式,目標在20日外長及防長會議達成會員國共識,以加速支援烏克蘭並補充各國彈藥庫存。
在正式結束疫情封控後,大陸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卻因數年的經濟停滯而出現危機。據外媒報導,已有2/3地方政府債務已突破大陸中央政府規定的門檻,更有1/3地方政府連償付利息都出現困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已到了危急關頭。
新聞提要■歐洲再次爆發禽流感疫情,促使許多國家開始考慮以疫苗施打取代撲殺策略。
歐元區兩大經濟體法國與西班牙2月通膨意外加速,加深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將持續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帶動歐債指標的德國公債殖利率應聲急升到逾10年高點。
受到歐元區兩大經濟體法國與西班牙2月通膨意外加速,加深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將持續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這也帶動歐債指標的德國公債殖利率應聲急升到逾10年高點。
中共二十大後,原中國外長王毅打破「七上八下」慣例晉升政治局並任中央外事辦主任,前駐美大使秦剛也破格升任外交部長。有分析認為,從上任後的外交活動來看,兩人對外做出不同姿態,王毅主力對俄歐,秦剛全力應對美國事務。中共外交儼然出現兩個司令部。
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周年之際,歐盟駐中國代表團與烏克蘭駐中國臨時代辦張娜及其他國家駐華代表一起在北京舉行舉行集會,宣示要讓俄羅斯的侵略失敗,讓國際法勝利。
法國氣象局周二表示,法國已連續31天沒有大雨,成為自1959年以來最乾旱的冬季。自上個月21日以來,法國全國累計降雨量不到一毫米,現在處於戒備狀態。當局下周一(27日)將開會,討論若有需要將實施限水措施。
歐盟外交官指稱,歐盟國家在周三沒有就新一輪對俄制裁達成協議,但計畫進行更多談判,以便在周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準備好制裁方案。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與亞洲與大洋洲部門主管在21日新聞簡報中回應中央社提問,表示俄烏戰爭牽連全球,印太是歐盟相當關注的地區,且都認為增加與台灣的合作相當重要。
俄烏戰爭即將屆滿一周年,美國與歐盟計劃將會對俄羅斯升高制裁行動,其中一項重點,就是要徹底打擊俄國企圖規避制裁行為。
歐盟正圍繞在由核能和再生能源生產出來的氫氣爭議不休,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德國需要「各種顏色」的氫氣,言下之意就是透過核能和天然氣所產生的電力來製備的氫氣也是氫氣,對於能源轉型很重要,不能禁止。
據路透社16日消息,歐盟於當地時間周四(16日)一場會議上達成共識,同意逐步取消對來自中國旅客實施的新冠病毒檢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