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遵成本的搜尋結果,共50筆
「動盪、不確定性可能成為常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修正淨值比的監理指標、放寬外匯準備金與避險彈性兩大「應變」方案,強調2012到2022年壽險業共花1.1到1.2兆元避險,但新台幣最終只貶值1%,未來十年若還要如此避險,必須再花1.7到2.2兆元,建議省下改提外匯準備金,亦可等同增資。
公開發行公司是指,當公司將其財務、經營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等資訊透過指定方式(例如:公開說明書),向公眾公開,並向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申報生效後,即可成為公開發行公司。而公開發行公司是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必經之路,雖可藉由資本市場具備的各種優勢,來增加公司競爭力,但相對也有一定風險。
金管會持續進行法規盤點,將不合時宜或重複的法規停用、簡化或整合,截至2022年8月底已檢討5848則法規,下架5763則不合時宜法規。目前正展開最後逾3000條法規檢討,力拚盡速將金管會成立前的9148則法規全數檢討完畢。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最大的爆點終於在18日NCC所舉辦的業者說明會時炸鍋了。比起前面相對溫和的兩次說明會,18日的說明會對象是外界認定將受「中介法」束縛最深的線上內容平台業者,也就是內容管制的規範主體,包括超大型平台業者、線上遊戲業者及非營利大型論壇,都對「中介法」提出嚴重抗議,並直接指出「中介法」的目的就是控制言論,縮減網路言論空間,危害言論自由。
上海商銀協助集保公司規劃在其所建置的「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查詢平台」新增API功能,可快速一次取得客戶多層的股權資訊,大幅提升效率,有效降低作業成本及聯繫客戶的頻率,更是將法遵科技運用於強化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的一大亮點。
上海商銀協助集保公司規劃在其所建置的「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查詢平台」新增API功能,可一次取得客戶多層的股權資訊,取代過往逐一查詢各層股權的方式,使金融機構即使面對客戶有多層次的股權結構時,也可快速一次取得,除大幅提升效率外,並有效降低作業成本及打擾客戶頻率,更是法遵科技運用於強化防制洗錢作業的一大亮點。
美國、歐盟分別以各項法案祭出半導體業投資獎勵措施,拉攏各國半導體業者前往設廠。但資誠PwC於9日指出,台灣半導體業赴美投資並非全為正面因素,同時也要考慮產業補助規模,還有租稅、法遵與人事等成本。
成立於2004年的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為汰除不合時宜法令、提升金融監理效能、減輕業者法遵成本,自2020年6月啟動「主管法規簡化、整合及現代化方案」。預計以4年的時間,於2024年7月1日也就是金管會成立20周年之前,將2004年金管會成立前法令全部檢討完成,俾做為金管會迎接20周年慶正式「轉大人」的成年禮。
金管會持續進行法規盤點,將不合時宜或重複的法規停用、簡化或整合,截至2021年8月底已檢討3023則法規,下架3008則不合時宜法規,目標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逾2700則法令檢討,目標在2024年6月底前,將金管會成立前的9148則法規全數檢討完畢。
為汰除不合時宜法令、提升金融監理的效能、減輕業者遵法成本,金管會從2020年開始進行法規大掃除,目前已完成近四成的進度。金管會指出,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累計已檢討3,023則法令,其中15則予以保留,其餘均不再援引作為處分的依據,並自金管會網站下架。
為汰除不合時宜法令、提升金融監理的效能、減輕業者遵法成本,金管會從2020年開始進行法規大掃除,目前已完成近四成的進度。金管會指出,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累計已檢討3023則法令,其中15則予以保留外,其餘均不再援引作為處分的依據,並自金管會網站下架。
跨部會協商監管分工、並確立業務合法登記,加密貨幣業將因此確立的「類金融業」身份,不再是過往的「資訊軟體業」,兩者最大差異在於新制下,需要導入金融機構等級的法遵架構和資安系統,以及符合金融市場的企業經營策略。
資訊服務廠商普鴻資訊旗下興櫃小金雞捷智商訊(6816)營運穩步向上,捷智董事長林群國表示,捷智商訊推出自動化法規報表平台,繼三家純網銀後,今年度再獲三家前十大銀行指定採用,若以去年來看,捷智客戶數量年增五成~七成,且商業模式採用訂閱制,今年經常性收入較四年前成長十倍,客戶黏著度達90%,前三季獲利0.2億元,年增67%,每股盈餘1.65元。法人表示,捷智商訊目前在金融監理科技市占率第一,今年營收獲利有望再戰新高,預計明年將送件,力拚上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資策會科法所)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指導下,於10月26日舉辦「科技基盤X創新共榮2021科技法制論壇」,邀請各界專家,透過三場研討,重新檢視國際針對「資料跨境流通之政策與法制」,「數位守門員與政府治理法制」及「創新科技監理沙盒」之立法方向,對照我國法規現況,共商適合我國數位時代科技基礎環境建構與產業發展的法制方針。
金管會納管虛擬通貨業,要求業者需主動遞出兩項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書,市面上新台幣計價的三家交易平台配合度高,現代財富科技(Maicoin)、英屬維京群島商幣託科技(BitoPro)都表明會第一時間遞交聲明書。但金管會同時要求「經會計師複核」的內控稽核檢查表,因為「反洗錢會計師」簽證費昂貴,造成加密貨幣市場淘汰賽加速進行。
自2008年金融危機事件以來,市場消費者對於傳統財富管理人的適格性已增添更多疑慮。隨後,包括美國歐巴馬政府推行之「金融監理改革計畫」在內,各國政府陸續提升金融監管標準以期避免類似事件重演與恢復市場信心。其他因素諸如大環境技術AI、大數據等應用日漸成熟、新創業者等競爭者加入,及年輕世代對於新興投資標的諸如加密資產的關注提升等,皆對傳統財富管理產業帶來巨大變革。
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指出,印度近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龐大的內需市場、人口紅利、具成本優勢的勞動力,已使印度成為外商投資必爭之地,但台商投資印度要留意近期勞動法規修正的法遵成本。
兆豐銀行遭罰1.8億美元的天價後,法令遵循一時之間成為各金融業的顯學。不可諱言的,現行法規及司法實務上,企業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幾乎等同於個人,亦即民事上要負擔損害賠償,刑事上有所謂的法人刑事責任,行政上也可能遭受不利益的行政處分。從而,不僅是個人需要守法意識,從現代商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企業也需要對於法令遵循有所認識。有鑑於此,我國目前許多企業內部也逐步建置法令遵循人員,徵才廣告上也常看到類似字眼;但法令遵循人員與傳統的法務人員有何差異,法令遵循人員跟內部稽核人員之間應該要如何分工,似乎均有待加以討論予以釐清。
金管會去年6月啟動法規盤點,將不合時宜或重複的法規停用、簡化或整合,首階段已於去年底完成檢討、共下架1254條不合時宜的法規,後續將繼續盤點8065則法規,目標2024年6月底前完成檢討,以利業者降低法遵成本、並提升金融監理效率。
英國完成脫歐協定,市場邁向後脫歐時代,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王嘉緯指出,本國銀行過往習慣以倫敦為歐洲金融中心,有6家分行在倫敦,現在要顧及歐洲場市將出現多個小型區域金融中心,國銀卻僅有兆豐銀在巴黎設分行,在德國法蘭克福有臺銀辦事處,及布魯塞爾的臺灣聯合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