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搜尋結果,共08

  • 美提名國務卿針對TPP 與川普意見不一致

    獲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為國務卿的提勒森(Rex Tillerson)今天指出,他並未反對近期協商的亞太自由貿易協定,這讓他與誓言撤銷這項協定的川普意見不一致。

  • 打破TPP談判僵局 日擬在農產品關稅讓步

    日本和美國18日在東京召開《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事務層級關稅協商會議,為2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12國部長級會議先行磋商。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在會前表示,日本可能在部分敏感農產品關稅上做出讓步,以打破美日談判僵局。

  • 社評-習近平「自信外交」 仍須實踐檢驗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上任迄今,已4度出國訪問,足跡遍及美歐亞非及拉美。本月初的印尼與馬來西亞之行,提到中國與東協加強關係的願景,重申北京堅持的和平發展理念,凸顯中國領航亞太經濟發展走向的企圖心,也勾勒出中國睦鄰外交的整體布局。

  • 社評-台美關係穩健 有利中美雙贏

     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並斷絕官方交往後,中華民國總統藉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機會過境美國,已形成慣例,也是輿論關注焦點。過境地點、停留時間、所獲禮遇規格與活動範圍,更成為輿論檢視台美關係的重要指標。

  • 社評-大開大闔 對接兩岸 接軌全球

     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馬總統第二任的重要施政措施,是未來驅動台灣經濟成長的三大引擎之一,也是台灣參加「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出的重要一步。馬政府樂觀預估示範區推動後,2014年可增加投資200億元及國內生產總額300億元,創造1萬3千人就業機會;到2015年現有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額可倍增至1兆元新台幣。儘管馬政府企圖心宏偉,但政府若無大開大闔的做法,其成效將難以樂觀。

  • 美韓FTA周年 評價兩極

     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上路逾1年來,兩國特定貨品的出口確有增加之勢,被歐巴馬政府拿來大肆宣揚,指其為FTA帶動出口的最佳明證。然數據顯示,美韓雙邊貿易額在FTA生效後反見萎縮,加上美國業界掀起不滿FTA的聲浪,FTA對美國經濟的助益引發質疑。

  • 社論-北緯38°線 vs. 北緯27°線

     近期東亞風雲詭譎,兩條緯線牽動區內各國政府神經。分隔兩韓的北緯38度線,在北韓新主金正恩拉扯下,撥弄出難以逆料的賽局;北緯27度線以南的釣魚台海域,則因台日擱置主權爭議、簽署漁業協議,而出現峰迴路轉的契機。兩大之間難為小,周邊有事,台灣斷不可掉以輕心,若能因勢利導,則不無可能化危為安,締造更多的「有感」外交。

  • 安倍訪美會歐巴馬 聚焦TPP

    安倍訪美會歐巴馬 聚焦TPP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動身訪美,周五將造訪白宮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談,此行主要目的在加強美日同盟關係,北韓核試、中日釣魚台爭議和日本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將是這場美日高峰會的重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