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泛歐交易所的搜尋結果,共34筆
歐洲股市周三收市下跌;目前由於擔心美國能否避開債務違約,打擊了市場信心;此外歐洲企業也公布一系列的悲觀財報。
隨著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倒台帶來市場較高的波動性,歐洲的交易所股票也從中獲益;此外投資人也開始將目光轉向防禦性的股票,和估值較低的交易所營運商股票。
近年股市成交量越趨活躍,去年證交所EPS來到12.36元,創下歷史新高。雖然臺灣證交所和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未掛牌,但中信投信表示,投資人欲成為交易所股東的機會來了。交易所不僅掌握各國交易命脈,各國通常更只有一至二個交易所,「中信特選金融」(00917)讓投資人參與投資交易所的渠道更便利。
歐股周三收跌,其中科技股領跌。市場對於通膨和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抵銷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與此同時,義大利裕信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股價上揚。
歐股周三開市表現平平,企業強勁獲利和對中國經濟復甦的樂觀希望,被高通膨和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所抵銷。
2021年結束,儘管倫敦交易所努力在脫歐後持續增加吸引力,但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仍保持了全年對倫敦的領先,維持了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地位。
泛歐市場的領先基礎設施泛歐交易所(Euronext),已成功定價三期高級債券發行,總發行價為18億歐元。
英國政府擬鬆綁企業上市規定,對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敞開大門,盼能吸引這類企業及科技公司到倫敦掛牌。此舉旨在助倫敦與紐約一較高下,好讓倫敦在脫歐後仍能保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倫敦交易所周二指出,對路孚特(Refinitiv)的270億美元交易案,應該在1月29日完成。完成對該金融數據供應商的收購後,倫敦交易所將與彭博展開競爭。
歐盟監管單位在周三批准了倫敦交易所的270億歐元收購路孚特(Refinitiv)交易案,為金融數據巨頭彭博LP帶來強勁競爭對手。而此前脫歐協定尚未完成之時,該批准案更曾被複雜地解釋為脫歐談判的籌碼。
證交所指出,前端委託電腦主機已使用7~8年,達到汰舊換新年限,證交所參考國際主要交易所如全球規模最大的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加拿大、德國、新加坡、日本(東京及大阪)、香港、韓國、深圳、孟買、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及臺灣的期交所與櫃買中心等,皆採用Linux作業系統電腦主機,顯見國內外交易所使用Linux系統已為趨勢。
據兩名熟悉內情人士周三告知路透,歐盟已經批准倫敦證交所以270億美元收購數據公司路孚特(Refinitiv)。
高盛將在巴黎新設一股票交易中心,在英國下個月脫歐之前,該產業最新避免客戶受干擾的措施。
由於「數據輸入產生問題」,歐股指數營運商Qontigo表示,泛歐600指數和泛歐50指數在周一無法顯示開盤價格,無法開盤。
雖然企業財報發布現出經濟復甦徵兆,然而新冠肺炎確診數的飆升,加深進一步社交限制的憂慮,另外英國脫歐談判亦陷入僵局,英國代表指稱歐盟無意改變立場。投資人也在觀望美國刺激方案進展。
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LSE)周五宣布,在審查過一批競購提案後,已經就出售義大利證券交易所(Borsa Italian)與法國的泛歐交易所(Euronext)展開獨家協商。
泛歐交易所(Euronext NV)周一宣布,準備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PLC, LSE Group)收購義大利證券交易所(Borsa Italiana),並已提出不具約束力的收購要約。
西班牙「五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港交所正在考慮競標西班牙交易所(BME)。港交所發言人並未正面回答,僅稱不回應併購傳聞。
劉連煜:因應臺指選擇權上市及期交所自行開發之選擇權交易系統完成,我國期貨市場於90年12月24日將臺指選擇權撮合方式改採逐筆交易(開盤仍維持集合競價,交易時段至收盤,採逐筆交易),自91年7月29日起,期貨商品亦改採逐筆交易。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上周三(13日)邀請日本交易所執行長清田瞭及韓國交易所董事長鄭智元三巨頭齊聚一堂,會晤決議未來將致力從市場共同行銷,並且以環境、社會、治理(ESG)為主軸,進行人員交流及技術分享等二大面向深入合作,共同提升台日韓三個交易所國際能見度,為市場創造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