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波流感的搜尋結果,共120

  • 小兄弟狂發燒卻快篩陰「吃藥沒用」醫3分鐘揪元兇

    小兄弟狂發燒卻快篩陰「吃藥沒用」醫3分鐘揪元兇

    不只本土第4波新冠疫情正在燒,流感也是,小兒科醫師陳信宏指出,一對小兄弟連日發燒、咳嗽、流鼻水,但新冠快篩卻都是陰性,吃藥也無法緩解症狀,他聽完後馬上為他們做流感快篩,3分鐘後答案出爐,原來兩人是感染「A型流感」。

  • 全國新冠感染數增3成 中市府:65歲以上接種疫苗送禮券

    全國新冠感染數增3成 中市府:65歲以上接種疫苗送禮券

    疫情升溫,台中市長盧秀燕23日主持市政會議時指出,目前全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增加約3成,台中市也差不多;另包括類流感、腸病毒感染人數都較去年同期或2周前增加,呼籲民眾勤洗手。

  • 新冠大角星來襲 中重症增3成 幼兒染流感3天亡 3年來首見

    新冠大角星來襲 中重症增3成 幼兒染流感3天亡 3年來首見

     隨口罩解封,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昨公布,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微升,中重症併發症較前周增加33%,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預估,第四波新冠疫情將上升到6月底;此外猴痘、流感疫情也全數上升,流感出現3年來幼兒死亡案例。

  • 流感升溫 清明連假後病號暴增

    流感升溫 清明連假後病號暴增

     繼腸病毒大爆發後,流感也持續升溫中,基層醫師發現清明連假後病號暴增,症狀以極度倦怠、發燒表現,甚至有大學生燒到39.9度,媽媽抱怨女兒清明連假趴趴走,一票玩樂咖同樂會收假後變病友會。有鑑於從去年10月迄今全台已有14例重症死亡個案,醫師也呼籲民眾有感冒症狀快就醫快篩,以利診斷並給予抗病毒藥治療。

  • 流感大爆發 清明同樂會秒變同病會

    流感大爆發 清明同樂會秒變同病會

    繼腸病毒大爆發後,流感也持續升溫中,基層醫師發現清明連假後病號爆增,症狀以極度倦怠、發燒表現,甚至有大學生燒到39.9度,媽媽抱怨女兒清明連假趴趴走,一票玩樂咖同樂會收假後變病友會;有鑑於從去年10月迄今全台已有14例重症死亡個案,醫師也呼籲民眾有感冒症狀快就醫快篩、以利診斷並給予抗病毒藥治療。

  • 流感重症增3例 她沒打疫苗發病3天內就送加護

    流感重症增3例 她沒打疫苗發病3天內就送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介於10多歲到80歲之間,三人都不曾接種過疫苗,且都有慢性病,分別在發病1~3天內就住進加護病房,疾管署表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尚未趨緩。

  • 次世代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

    次世代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

     新冠次世代疫苗絕對不是第5劑疫苗,應定位於年度追加疫苗。台灣已預約到20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不能因為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更多的民脂民膏,還會步上想打疫苗的人打不到,不好的疫苗又沒人要的雙重窘境,為未來的總統大選,增加被民眾唾棄的話題。

  • 指揮中心狗尾續貂為輔選

    指揮中心狗尾續貂為輔選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1000天不應該張揚,更不應該緬懷「踏著1萬具屍體,拾級而上」的前指揮官陳時中。指揮中心官員的腦袋裡莫非只裝了選舉,連一點點體恤亡者的心都沒有。指揮中心現在的「狗尾續貂」死纏爛打,不用想也知道是為了輔選。

  • 秋冬防疫更要防這病毒 疫苗能大降死亡率

    秋冬防疫更要防這病毒 疫苗能大降死亡率

    隨著新冠疫苗問世、病毒變種,症狀已趨於輕症化,並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防疫措施日漸鬆綁,不過可能造成另一危機,因流感病毒仍潛藏生活周遭,尤其進入秋冬季節,恐迎來一波流感疫情,且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可能造成雙重感染,增加重症風險,因此,勤洗手、戴口罩、接種流感疫苗等防疫作為不宜鬆懈。

  • 印度兒童感染蕃茄流感 國際期刊:已成地方疾病

    印度兒童感染蕃茄流感 國際期刊:已成地方疾病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最近警告,5月間在印度出現的「蕃茄流感」,現已成為地方疾病,呼籲印度政府設法阻止擴散,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 盼新冠肺炎降為「季節流感」? 專家曝2關鍵:恐永難達成

    盼新冠肺炎降為「季節流感」? 專家曝2關鍵:恐永難達成

    世界各國從努力抗疫、降低確診數字,轉為學習與病毒共存,大多數科學家都同意新冠肺炎將與人類同在數十年,從沒有人敢肯定會在春夏秋冬哪個季節消失得無影無蹤。值得一提的是,各界也期盼將「全球大流行」(pandemic)逐步降級成為地區性流行(Epidemic),甚至小規模的地方性流行(Endemic)。就有許多人好奇,Covid-19究竟何時會演變成習以為常的「季節性流感」呢?

  • 確診根本不像流感?他見這症狀嚇傻:快升3級

    確診根本不像流感?他見這症狀嚇傻:快升3級

    國內每日確診數飆升,醫院急診忙翻,一名網友表示,確診後因血氧下降,出現嚴重胸悶、頭暈,自行就醫後發現,他被抽出的血液近乎黑色,讓他當場嚇傻,強調這波病毒根本就不像流感,因為不同症狀會不斷輪流;此外,他就醫時看到急診室為了處理確診病人,出動大批醫護人員,忙到不可開交,擔心再這樣下去,很快醫療量能就會爆炸,忍不住直呼「趕快升3級吧」!

  • Omicron流感化不一定好 醫曝最恐怖流感:死亡率達21%

    Omicron流感化不一定好 醫曝最恐怖流感:死亡率達21%

    台灣正在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階段,不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卻說,新冠肺炎流感化不見得是好事,因為流感每隔幾年就可能發生較大的突變,甚至可能會演變成人類沒有抵抗力的新流感,如果疫苗無法即時製造,恐會造成大量傷亡。而流感死亡率也不可輕忽,2015至2016那年的流感重症死亡率高達21%,比現在盛行的Omicron還要高。

  • 新冠奪命500萬 百餘年最嚴重傳染病之一

    新冠奪命500萬 百餘年最嚴重傳染病之一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在全球奪走的人命即將突破500萬,遠比20世紀和21世紀多數其他病毒大流行病嚴重得多。

  • 突破67.5萬人,超越1918年流感! 美新冠死亡數 史上最致命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已突破67.5萬,超過1918年流感大流行,成為美國史上最致命的疫情。

  • 因應新冠流感化

    因應新冠流感化

     新冠病毒的疫情正朝向流感化的方向進行,政策思維也必須由新型流感的概念漸漸走向季節性流感。但新冠畢竟不同於流感,兩者政策要合體,國際共識是重要關鍵,台灣應該體察國際趨勢,滾動式政策管理。

  • 時論廣場》因應新冠流感化(王任賢)

    時論廣場》因應新冠流感化(王任賢)

    新冠病毒的疫情正朝向流感化的方向進行,政策思維也必須由新型流感的概念漸漸走向季節性流感。但新冠畢竟不同於流感,兩者政策要合體,國際共識是重要關鍵,台灣應該體察國際趨勢,滾動式政策管理。

  • 新冠流感化:新加坡、英國把肺炎當感冒  可不可行?

    新冠流感化:新加坡、英國把肺炎當感冒 可不可行?

    新冠肺炎將成「新常態」,是各國專家一致的看法;爭議點在於,什麼時候解封才對?如何讓民眾將新冠流感化、和病毒和平共存?正當多國還在觀望,新加坡、英國已經開始落實。

  • 防新冠兼防流感 鍾南山:陸爆發第二波疫情可能性很低

    防新冠兼防流感 鍾南山:陸爆發第二波疫情可能性很低

    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防疫專家鐘南山表示,按照現在大陸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他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大陸爆發。他同時也說,防控新冠的措施對流感也有效,秋冬季應增強對流感與新冠的鑒別能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