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泰國+廣達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歷經三年的疫情洗禮,終於等到尾牙線上回到線下的時機,各家科技大廠大老相繼現身旺年會,為2023年景氣定調。不同於往年的樂觀,對2023年展望相形保守,從「審慎中不能太樂觀」、「充滿挑戰的一年」、「詭譎多變的一年」看來,2023年的挑戰恐不亞於2022年。
英特爾7日首度在台舉辦永續日活動,廣達資深副總楊麒令重申明年伺服器業務仍能維持雙位數成長,只是成長率不如今年,主機板擴產將集中在泰國,明年中之後泰國產能貢獻度將拉高至5成。
DIGITIMES研究中心指出,隨著中美科技戰愈趨嚴峻,促使台灣伺服器業者加速分散生產布局,擴大在中國大陸以外製造,特別在接近北美雲端客戶的墨西哥、以及至東南亞布局新產能,預估2023年主要台廠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伺服器主機板產能布局漸往5成逼近。
關關難過,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疫情未歇、地緣政治衝突升高,全球供應鏈面臨物流、缺料等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油價飆升、通膨、利率匯率波動、勞力短缺、企業為因應ESG而調整營運模式等,更持續推升企業成本,都顯示科技產業前景雖光明、但絕非坦途,廣達將以成為 「智能工具提供者」的翹楚為目標,AI則鎖定醫療、製造與移動。
廣達(2382)法說會後,美系外資出具報告給予降評至「不現不如大盤」,目標價下修到72元。除了2Q NB出貨恐季減2成外,還有伺服器存貨偏高的壓力。
廣達(2382)日前公告,旗下100%持股的達功(上海)電腦有限公司配合當地官方防疫,暫時停工,復工時間仍不確定。市場推測,由於廣達是蘋果MacBook筆電獨家代工廠,蘋果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推出新款MacBook,達功停工,恐打亂蘋果新品上市時程。股價方面,廣達月K棒連2月收黑,但千張大戶高持股達86.9%。
位於泰國春武里府的安美德台北智慧城,是由台泰合資的安興公司主導開發的產業園區,可作為資通訊產業進軍新南向市場的跳板,更能透過在安美德台北智慧城展示產品,實際了解智慧城市中的使用效果。安美德集團總裁邱威功表示,安美德台北智慧城的發展,可與台灣5+2產業創新政策緊密鏈結。
明年伺服器生意太好,廣達資深副總楊麒令表示,中國廠區以外的前段打板、後段機櫃組裝產能都不敷使用,為了迎接明年訂單大成長,廣達在泰國、台灣大幅擴充前段打板產能之外,明年下半年則規劃在美西、美中、歐洲都會增加後段機櫃組裝產能,伺服器產能增加幅度應會超過往年平均約10~20%水準。
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天(27)出席雲達科技5G Open Lab開幕典禮暨科技展演發表會,林百里明確表示,明年訂單比今年多很多,預期缺料問題明年將逐步改善,但也要看疫情的變化,今年廣達的營運是有驚無險步步高升。
廣明跟隨母公司廣達腳步,加碼投資泰國產能。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廣明是廣達集團中最早赴泰國生產的公司,看好泰國成本競爭力與廣明、達明機器人未來發展性,廣明表示,已在今年第三季以1~2億元在泰國買下新廠區擴充。
廣明跟隨母公司廣達腳步,加碼投資泰國產能。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廣明是廣達集團中最早赴泰國生產的公司,看好泰國成本競爭力與廣明、達明機器人未來發展性,廣明表示,已在今年第三季以1、2億元在泰國買下新廠區,為了進行第一階段的廠房改建,廣明對泰國子公司增資,未來廣明泰國產能將全部集中至自有新廠區。
根據TrendForce調查,受到2018年美中貿易摩擦逐步升溫,加上地緣政治問題漸趨明顯,為調節關稅與因應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不確定性,伺服器ODM廠為更貼近客戶與降低風險,轉移生產地成為台系ODM廠商主要的方針,加速擴大在中國境外的產線佈局,預估2021年全球伺服器ODM廠在中國境內的生產比重,將較2020年下滑約7%,轉往以台灣為主的生產地區,而今年台灣ODM廠占全球伺服器生產比重將達九成。
廣達首季表現亮眼,在經濟規模帶動下,毛利率以6.33%創歷史新高,營益率連續第四季超過3%,稅後獲利70.97億元、年增率超過175%,為單季獲利第五高,EPS為1.84元。
Google I/O從2008年開辦以來,一直是Google對外界展示新服務、AI、機器學習等各種軟實力的場合,然而智慧家居產品已確定與Google Assistant,並列為年度I/O兩大主軸,代表2021年可能是繼Google在2013年發表Google Glass之後,硬體產品最發光發熱的一年,負責代工智慧音箱的廣達、和碩與安控視訊產品代工廠群光等都可望受惠。
雖然比特幣受美國政府擬收取洗錢費與拜登團隊計畫加增富人稅影響,上周出現崩盤走勢,但這並不影響資本市場對於加密貨幣的熱情,「奇亞幣」(Chia)的騰空出世再度引爆新一輪熱潮,廣明(6188)、力成(6239)等概念股營運吃下大補丸。
廣達(2382)公布3月營收為944.52億元,月增17.8%,年增20.9%,單月NB出貨達660萬台;首季營收為2689.54億元,年增41.35%,NB出貨達1900萬台,較去年首季的730萬台大幅增加。廣達今年配發股利5.2元,為2000年以來新高。
財政部關務署6日指出,廣達電腦三廠正式獲關務署核准為保稅工廠,而廣達電腦總廠、二廠及東遠廠早已在2010年8月、2019年3月與2019年5月經海關核准登記為保稅工廠,目前廣達電已有四個保稅工廠,進口原料可享有免徵關稅優惠。
消費性IoT產品生意太好,泰國廠產能不敷使用,廣達(2382)董事會通過,將斥資新台幣約4.2億元、買下現有泰國廠附近約近3.85萬坪土地,作為興建泰國新廠之用。市場預期,廣達去年每股獲利將上看6~6.5元、寫下21年來新高,並看好今年營運持續走揚,廣達23日盤中創下94.9元的歷史新高。
廣達(2382)今代子公司泰國QMB Co., Ltd.公告取得土地,交易總金額為泰銖4.2億元整(約新台幣4.2億元),土地面積約12.7252萬平方公尺,土地取得目的為未來擴廠預備用地。
廣達要赴印度設廠為蘋果生產MacBook?根據印度媒體報導,蘋果有意將更多產品如AirPods、iPad、MacBook的產線落腳印度,為此相關代工廠包括大陸立訊、比亞迪及台灣廣達等,印度設廠計畫已進入最後定案階段。對此廣達表示,目前台灣、中國以外的製造據點只有泰國,其他地點評估一直都在做,但尚沒有具體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