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洪永祥的搜尋結果,共50筆
韭菜的氣味濃郁,有人覺得香,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不過韭菜是營養密度極高的食物,含有大蒜素、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有助抗發炎,並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進而預防癌症。中醫師表示,韭菜同時具有補腎、補陽的功能,被稱為「起陽草」,因此出家人被禁止食用韭菜。
一名65歲女子日前因右腎隱隱作痛而就醫,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過高,且有蛋白尿現象,腎絲球功能只剩40分,亦即已達第3期腎衰竭,但女子並無糖尿病等其他容易引發腎衰竭的慢性病,經X光檢查才知,其右腎長了一顆近8公分的腎結石,而結石的原因來自於女子長期泌尿道感染引發的結石現象。
高溫天氣下,補水必須喝白開水,勿喝甜飲。一名糖尿病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感覺口渴,喝水後仍覺口渴,於是買一箱椰子水放入冰箱,之後口渴就狂喝椰子水解渴,下午後除口渴外,還頭痛、意識不清,家人送醫才發現,男子處於「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死亡率可高達50%。醫師提醒,夏天口渴務必喝水解渴。
一名80多歲的女子常感疲倦、關節疼痛、牙齦腫脹而就醫,檢查發現,女子是營養缺乏維生素C導致,因此改吃新鮮蔬菜,未料女子的家人為方便女子食用,將蔬菜煮得非常軟爛,導致女子持續缺乏維生素C。之後其家人改以微波、油炒等快速烹煮方式後,女子不再缺乏維生素C,不適症狀也大為改善。
一名55歲男子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衰竭,近來吃完午餐後就大腦昏沉、全身肌肉酸痛如同重感冒,趕緊就醫。醫師詢問後發現,原來是因男子整天喝水量不到500毫升,尤其午餐後未再喝水,導致上述不適症狀。男子充分補水後,上述症狀也不藥而癒了。
一名55歲男主管近來午餐後就大腦昏沉、肌肉酸痛如同重感冒,且視力明顯變差,還因此就診眼科,也未發現異常。醫師細問男子近來飲食後發現,男子是因每天喝水量不到500毫升,尤其午餐後未再喝水,導致上述不適症狀。男子在補充足夠水分後,除了視力改善外,大腦不再昏沉、肌肉也不再酸痛。
一名25歲男子某天打籃球過程,突然腰部一陣劇痛,之後驚現血尿,緊急就醫才發現,腎臟有顆2.5公分大的結石。醫師詢問後得知,男子平常不喝白開水、只喝含糖飲料,使得結石在3年內從原本的0.3公分長到2.5公分。醫師表示,若喝水量不足,會使尿液濃縮,增加腎結石發生率。此外,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增加草酸鈣濃度,進而增加腎結石風險。
胃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8名,胃部、十二指腸發炎、潰瘍更是不少人常有的困擾,過去認為是焦慮緊張、用餐不正常導致,但近20年來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才是最主要的致病因子。醫師表示,約半數國人體內有此細菌,有此菌者一生中會有80%的機會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嚴重會引發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導致胃癌。
蘆筍堪稱蔬菜之王,營養價值極高。醫師表示,蘆筍有5大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鉀、硒、蘆丁與天門冬胺酸,具有促進腸道健康、抗氧化、調節血壓、提高人體對癌症的抵抗力等功能。其中,蘆丁是一種生物類黃酮,可對抗自由基,並強化血管健康;天門冬胺酸則能明顯提高肝功能,對健康助益極大。
一名40多歲體型壯碩的男子,長期洗腎,原本狀況不錯,但一次出國旅遊感染A肝病毒,並爆發猛爆性肝炎,為了挽救性命,緊急採取洗腎同時洗肝,之後住院2~3個月,暴瘦20公斤,體質也驟變為極度虛弱,半年後因一次感冒就病逝了。
「小時候胖不是胖」是騙人的,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有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在6歲會大量增生,小時候胖會導致長大後出現慢性病,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一名患者年僅22歲就被診斷有糖尿病,而他一看本人就知道原因,因為病患從小胖到大,體重已重達120公斤。
牛奶、雞蛋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營養素,但有些人因乳糖不耐症或擔心膽固醇等因素,不想食用奶、蛋。醫師表示,海鮮中的貝類營養價值極高,且含有多元營養素;曾有糖尿病患者長了遲遲未好的感染性毛囊炎,多食用帶殼海鮮後,不僅傷口痊癒,血糖與精神狀況都明顯改善。
一名女子年輕時相當漂亮,因崇尚自然不重保養,結婚多年後得知丈夫外遇20多歲女孩後,她一照鏡子才發現自己皺紋滿臉、腹部肥胖,這時才驚覺自己未曾培養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的慘烈後果,之後她痛下決心積極抗老,努力攝取維生素C、過氧化物歧化酶等9種營養素,一年後就明顯逆齡回春。
一名25歲男子某天突然感到其腰背劇痛,檢查發現有一顆2.5公分大的腎結石掉落並卡在輸尿管上方,造成腎臟及輸尿管水腫。醫師表示,若重複腎結石急性發作,將大增日後洗腎的機率。醫師提醒,已有腎結石的人必須密切追蹤結石的大小,並多喝水及留意日常飲食內容。
台灣成年人每10人就有一名是腎結石患者,且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3倍,尤其炎夏讓人汗液快速流失、來不及補水易讓腎臟濃縮尿液、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醫師表示,除了多喝水以免腎結石的產生外,體內已有腎結石的人,可藉由拍打腎臟位置、常走路並上下跳動,即能有效地將腎臟內的結石,移往輸尿管、排至膀胱,進而排出體外。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00萬人腎衰竭,若未即時治療,會逐日惡化為末期腎臟病、難逃洗腎命運。營養師表示,腎衰竭患者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熱量、適量蛋白質、減少高磷食物、控制鈉攝取量、減少高鉀食物,並忌吃楊桃。腎臟科醫師也強調,楊桃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神經毒素,而腎衰竭者無法代謝此毒素,因而四肢麻木、甚至昏迷死亡。
台灣脂肪肝盛行率超過33%,一名小六生因過胖,被禁吃油炸物,只能吃清蒸水煮食物,未料1年後續增至80公斤,且有中度脂肪肝、肝指數異常。醫師表示,原因是小六生的清蒸食物都是湯包、水餃。經調整為高纖低熱量的飲食內容後,半年內,小六生體重由80公斤降至60公斤,且脂肪肝問題也大幅改善。
現代人常用咖啡提神,但有時即使喝大量咖啡,仍覺得睏倦,醫師表示,此時可能是因身體缺水造成大腦皮質層萎縮,若補充水分,即可恢復大腦活力,因此這時喝水比喝咖啡更能提神。
許多人喝咖啡提神,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年輕男藥師每天喝3-4杯黑咖啡提神卻還是精神不濟,因此懷疑自己腎臟出問題,檢查才發現尿液超濃縮、身體很缺水。醫師表示上班族下午昏昏欲睡,除了是吃飽後,血液跑到消化系統,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缺水,因此建議大家也可以嘗試喝2大杯共500毫升的白開水補水提神。
減重增肌成為現代風潮,但重訓養出肌肉後會否造成腎功能衰退,也引發關注。一名25歲女子因抽血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僅82分,相當於50歲人的腎功能。醫師表示,腎絲球過濾率無法由抽血得知,因此女子的健檢數值並非真實的腎功能。醫師並提醒,健身練肌的人要做到5件事,包括足量喝水、避免傷腎壞習慣、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等,以保護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