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洪瑞麟的搜尋結果,共07筆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掘光而行:洪瑞麟》自3月22日起至7月底,一生的藝術精華在台北美術館展出。
穿過展場入口低矮的圓拱,宛如走入礦坑般,也走入洪瑞麟「掘光而行」的創作歷程。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今年逢其110歲冥誕,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以其長子洪鈞雄的捐贈為基礎,並橫向連結時代背景,首次最全面而完整呈現洪瑞麟的創作。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前輩藝術家洪瑞麟,以大量的礦工、勞動者生活面貌記錄時代,今年是洪瑞麟110歲誕辰,2月22日更是他的農曆生日。今年替台北市立美術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個展擔任策展人的藝術史學者白雪蘭,以走讀方式造訪藝術家成長的生活場景,解讀其大稻埕時期作品。
(廖繼春的〈公園一隅〉以粉紅的天空和水面,襯托幾塊黑色的礁石及橋樑,前方一棵紅色樹幹像是一把燃燒的火焰,暗示時節的特色。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灣前輩畫家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長期定居美國,他將父親作品捐贈給文化部, 1496張圖及40本素描冊在去年底返抵國門,交由國美館代管,今天舉行「如光隨行–洪瑞麟作品開箱記者會」。文化部長李永得與會表示,洪瑞麟的美學以簡單的線條刻劃勞工的身影,撫慰人心、帶給人們希望。
重建台灣藝術史又傳佳音!國寶畫家洪瑞麟的作品及文物要「回家」了!文化部積極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希望帶動國人重新認識這塊土地上的藝術家與藝術歷程,,晚年移居美國的前輩畫家洪瑞麟,其長子洪鈞雄亦決定將手邊珍藏於美國的洪瑞麟作品及手稿等逾2,500筆捐贈給文化部,洪鈞雄並強調:「爸爸的東西,應該讓它回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對此致上深切敬意與謝意。
今年適逢前輩藝術家洪瑞麟一百歲冥誕,為紀念這位「礦工畫家」,阿波羅畫廊舉辦「洪瑞麟25/100 Retro—礦工畫家一百周年紀念展」,展出廿五幅洪瑞麟畫作,其中十幅是一九五三年至五七年完成的「礦工系列」,其餘是一九六六年至八○年完成的風景、裸女等水彩小品,描繪台灣的淡水、左營、日本箱根、美國洛杉磯等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