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活化淡水河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港動淡水-淡水開港設關160周年暨馬偕來台150周年」活動自3月起跑, 5月推出「關關PASS!─淡水開港設關160周年特展」,以淡水開港通商的歷史事件打造成大型遊戲場景為主題,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扮玩家體驗淡水海關碼頭搬運工作,搶先開箱大型遊戲實景展覽,帶領大家一起重回1862年的開港盛況!
名建築師郭茂林(註1)曾說:「單憑己力,不足以成事,但大家齊心協力的話,1加1可以等於10,10加10可以等於100。」所有城市的發展都不是一蹴可幾,端賴眾人的努力才得以「眾志成城」,就如同臺北從一座小城發展成國際都會。1967年7月1日,臺北自省轄市升格為直轄市,迄今共計歷任15屆市長,包括9位官派、4位民選,每一任均有重要貢獻及政績,並且都能在「讓臺北進步、再進步」的前提下,不斷開拓新市政版圖或優化各項政策內容,讓臺北市不斷進化,成為一座包容、多元、年輕、創意、健康、活力、智慧、宜居、幸福的國際都會。
很少有朋友知道我對淡水河的感情。
台北市長郝龍斌與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共同主持大台北黃金雙子城第3次委員會議,兩人提到淡水河活化績效良好。
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表示,分析八里污水處理廠的環境品質監測,淡水河系污水下水道系統營運對環境品質並未造成影響。
市府活化淡水河喊了好幾年,民眾卻感受不到成果,台北市議員陳孋輝昨公布河川汙染程度指數,仍達重度汙染,甚至還發現各局處亂編「活化預算」,把與淡水河毫無關係的醫療基金、市定古蹟工程通通列入,批評實在有夠荒唐。
台北市政府有意成立水上運動中心,但體育局已評估兩年,至今還無法動工,十五日市長郝龍斌於活化淡水河系推動委員會動怒,他說,「我對這進度非常不滿意,不可能今年還在設計規畫,今年就要動工。」
台北市政府戮力降低淡水河汙染指數,設置監測站監控淡水河本流的水質,環保局訂出高標,認為今年水質平均溶氧量達成率可達七成五,當場被市長郝龍斌「退件」,認為數字沒有精算,就任意訂出標準,要求回去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