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流入中國的搜尋結果,共457

  • 潘基文籲中國 勸北韓克制

    潘基文籲中國 勸北韓克制

     北韓近期頻頻試射飛彈挑釁,朝鮮半島情勢日益緊張,各界苦思降溫之道。前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28日談及中國的角色時表示,中國是唯一能對北韓真正發揮影響力的國家,希望其勸導北韓克制挑釁。

  • 全球銀行業動盪 大陸成避風港

    全球銀行業動盪 大陸成避風港

    觀察者網25日報導,一周內美國三家銀行倒閉清算,緊接著百年品牌瑞士信貸面臨危機,德國最大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股價也一度重挫近15%……從矽谷銀行開始,美歐銀行接連的「暴雷」危機似乎掀起更多風暴。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4日引述花旗銀行23日發布的報告稱,近期美歐銀行業的動盪更加凸顯出,中國會是今年「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在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並釋放更明確監管訊號後,投資者對中國更有信心,且「隨著汽車銷售回暖和房地產銷售趨穩,(中國的)經濟活動勢頭還有可能進一步回升」。

  • 陸港觀盤-今年陸宏觀政策重「穩增長」、重點領域發力

     中國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3月初登場,市場聚焦公布2023年宏觀經濟目標,並已於本周完成落幕。整體來說,中國股市在「兩會」期間表現平平,主因是新政策利多有待新的國務院領導定奪,同期間,面對國際市場表現不佳,美國通膨難以壓抑下,Fed主席鮑爾的談話預示,3月FOMC可能升息2碼,促使美元轉強,陸股各大指數多退守回季線,以代表大型藍籌股的富時中國A50指數來觀察,近一個月約拉回4.7%左右。

  • 名家觀點》鍾飛騰:亞洲替代供應鏈是配合新冷戰論調

    名家觀點》鍾飛騰:亞洲替代供應鏈是配合新冷戰論調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鍾飛騰1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近日英國《經濟學人》創造一個新概念—Altasia,認為從日本北海道,經過韓國、台灣、東協國家、孟加拉,一直延伸到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突邦,這一新月形地帶將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亞洲替代供應鏈」。其實,這是配合新冷戰論調的老調重彈。

  • 擴大制裁 中國28實體遭美列黑名單

    擴大制裁 中國28實體遭美列黑名單

     中國偵查氣球事件之後,美國再次擴大對中國制裁。美國商務部於美東時間2日宣布,將中國28個實體列入象徵貿易制裁的實體清單,包括伺服器巨頭浪潮集團與自研CPU領軍者龍芯中科,都名列其中。美國制裁令甚至波及台灣企業,影響所及,特殊應用IC大廠創意3日爆量跌停。

  • 新聞分析-牽制俄烏戰爭 美對中漸進式制裁

     俄烏戰爭已持續逾一年,中美科技戰也深受該事件影響。隨全球呼籲中國應採更積極態度促成俄羅斯停火,美國則以分階段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方式逐步施壓。

  • 工商社論》俄烏戰爭可能是「二元貨幣體系」的濫觴

    工商社論》俄烏戰爭可能是「二元貨幣體系」的濫觴

     俄烏戰爭即將屆滿一年,烏克蘭國土上的軍事戰爭陷入膠著,俄羅斯總統普丁徵集超過30萬名地面部隊,也針對烏克蘭的能源輸送網路進行了多波的飛彈攻擊;另一方面,烏克蘭從北約國家獲得新的軍事裝備,強化對俄羅斯攻擊的防禦能力。但是,不論是烏克蘭或是俄羅斯,至今似乎都難以運用軍事行動獲得全面性的勝利,不排除戰事拖延,坐實烏克蘭國土分裂的事實。

  • 外匯探搜-美國加息週期近尾聲… 亞太貨幣如何布局?

    外匯探搜-美國加息週期近尾聲… 亞太貨幣如何布局?

     美國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4%,增幅比上月的6.5%略為回落,但不僅高於市場預期,也跟2%的央行目標尚存在一段距離。另外,1月非農就業數據明顯超預期,勞動力市場維持強勁,市場對美聯準會的終端利率預期進一步上升至5.2%左右,美元指數(DXY)月初至今上漲超過2%。

  • IIF:1月外資流入中國股市金額創兩年高

    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今年1月外資流入中國股市金額顯著增加,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 「大賣空」主角原型大買中概股 鎖定阿里巴巴、京東

    美國政府監管文件顯示,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男主角原型、傳奇對沖基金經理布瑞(Michael Burry)旗下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以及Farallon 資本管理和Coatue Management等知名避險基金,已在2022年第四季進場買進阿里巴巴、京東在內等中概股。

  • 禁美企投資陸科技項目 美國會擬切斷陸美元融資管道

    禁美企投資陸科技項目 美國會擬切斷陸美元融資管道

    據美國之音引述《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美國國內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和經濟威脅的擔憂日益加深,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正在醖釀推出針對北京的新措施:阻止中國大陸從美國獲取可以用於戰爭的先進技術,而美國政府這次似乎準備將限制範圍擴大到一個新的領域--美元系統。中國大陸要在國內進行此類技術的開發就需要通過美元體系為其相關開發活動進行融資。

  • 陸私募基金加碼半導體 成救命稻草

     受美國在高階製程技術的封鎖打壓,在外國供應趨緊之際,中國半導體業走向「內卷化」,致力打造本土供應鏈以度危機,同時,中國的私募股權(PE)投資者更一直向中國半導體行業投資,金額已經創下紀錄。

  • 人民幣中間價創近1個月新低 在岸價開盤由貶轉升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7日報6.7967元,較上個交易日跌230基點(bp)或0.34%,三連貶,創1月9日以來近1個月新低。在岸人民幣(CNY)開低28bp,報6.7860元,之後由貶轉升。

  • 《國際金融》5年來最樂觀 國際資金押寶陸股大解封動能

    根據基金市場研究公司EPFR Global,國際資金對中國和香港股市的樂觀情緒達到了5年新高。

  • 陸AI產業 六年吸金400億美元

     中國AI產業過去數年形成巨大風口,研究顯示,在2015~2021年間,共有超過400億美元的美國資金流入,但總規模近4成。傳拜登政府有意在2023年祭出限制措施,防止美元資敵。

  • 加速海外搶單 寧德時代德國廠 啟動營運

     隨著官方補貼退場,中國車用電池業者在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帶頭下,掀起出國搶單潮。業內人士認為,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出海搶單,正持續發展跨國經營能力和全球產業鏈體系。

  • 半導體設備輸陸禁令加嚴 郭正亮爆美1盟友已忍無可忍

    半導體設備輸陸禁令加嚴 郭正亮爆美1盟友已忍無可忍

    拜登政府從去年10月開始禁止高階晶片跟相關製造設備流入中國,同時要求盟友荷蘭、日本、韓國一起圍堵。不過據外媒報導指出,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大廠艾斯摩爾(ASML)恐將因此每年損失20億歐元,前立委郭正亮20日也在節目《國民大會》中指出,美國手段越來越蠻橫,荷蘭這次也相當不高興。

  • 對日報復旅遊中止 日本首相:從中國入境強制檢測陽性需隔離

    對日報復旅遊中止 日本首相:從中國入境強制檢測陽性需隔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月27日表示,將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人員加強防疫限制,自12月30日起,入境時必須接受新冠病毒感染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原則上需要在採取7天隔離措施。日媒指出,此舉意在遏制在中國急劇擴大的疫情波及到日本。

  • 拜登晶片制裁破口!外媒揭陸黑市驚人暴利 女竟靠假孕偷渡

    拜登晶片制裁破口!外媒揭陸黑市驚人暴利 女竟靠假孕偷渡

    美國商務部10月初對中國祭出新一輪晶片出口管制後,本月15日再把36家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試圖打壓中國的科技野心,不過市場已開始出現迴避美國禁令的非法交易,1名戴著假孕肚的女子日前被珠海警方在澳門與中國邊界攔截,假肚中竟藏有202顆處理器與9支智慧手機。《金融時報》專欄作家June Yoon表示,晶片走私在中國正「欣欣向榮」,黑市售價飆漲達500倍,美方恐得花費更多成本才能達成制裁目的。

  • 美打組合權 制止大陸高科技發展

    美打組合權 制止大陸高科技發展

     美國參議院12月15日表決通過法案,禁止美國聯邦機構使用或下載TikTok,這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圍堵中國企業的「最新力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