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上閱兵的搜尋結果,共62筆
日本今天在時隔20年二度主辦「國際觀艦式」(國際海上閱兵),首相岸田文雄登上海上自衛隊最大型護衛艦出雲號校閱,並在訓示時再度譴責不斷試射飛彈的北韓。
俄羅斯將7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國家海軍節,所以今年的海軍節是在7月25日,再加上今年正逢俄羅斯海軍成立325周年,依據「逢5擴大」的原則,因此今年增加了海上閱兵,俄羅斯總統普丁也親自出席。不過由於 COVID-19 疫情,因此只有官員觀禮,沒有觀眾。
4月23日是大陸海軍建軍72周年紀念日。適逢中共建黨百年,大陸官媒雖仍對海軍節大肆宣傳,並透露雙航母編隊已經「列陣」。但值得注意的是,22日剛在北京參加完氣候領導人視訊峰會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未如2018年一般、於23日赴海南海上閱兵,當天也並未對大陸海軍視訊恭賀或發出賀電。
俄羅斯總統普丁26日前往位在抵達芬蘭灣的俄羅斯港口喀琅施塔得,參加在那裡舉行的俄海軍日慶祝活動,並檢閱15艘軍艦和潛艦。
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2日在專題電話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邀請19個國家方隊參加紅場勝利日閱兵。中國非常可能將會派出方隊參加紅場閱兵,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將再出征。
解放軍消息人士說,兩艘升級的戰略核潛艇已在4月23日中國大陸海軍建軍71周年服役。
就在總統蔡英文11日以破紀錄的817萬票連任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抗議美、英、日等國高官祝賀,強調這種做法違反「一中」原則,北京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有關國家提出嚴正交涉」。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上任以來,包括即將舉行的十一閱兵在內,共舉行過5次重要閱兵,從中可以看出習對軍權牢牢掌控,透過軍事改革強化共軍實戰能力,強調海空一體的「走出去、反介入」戰略。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海上自衛隊預定10月14日在相模灣舉行海上閱兵,南韓確定不派艦參加,原因可能是日韓關係惡化,日本防衛省近期將對外宣布。
連日來,青島周邊海空域熱鬧非凡:為慶祝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舉行的國際海上閱兵以及中國─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接連成功舉行。而從4月29日開始,青島又迎來了一場重頭軍演──中俄「海上聯合─2019」演習。
香港東網報導,大陸網站近日流傳一張船泊追蹤地圖,顯示在山東青島參加中共解放軍海上閱兵活動的泰國海軍護衛艦邦巴功號,離開青島後,本星期初穿越臺灣海峽,一路南下進入南海,駛近廣東湛江。
美國2艘軍艦於周日再度穿越台灣海峽,並首次主動開啟「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宣示性意味濃厚。美國專家分析指出,美軍正在對台海巡邏常態化,以此降低中共攻打台灣的可能性。很明顯的,下一步就是美國與台灣展開聯合巡邏、演習,以及港口互訪。
解放軍海軍4月23日舉行盛大的成軍70周年國際海上閱兵,但眾所矚目的第一艘自製航母002艦並未現身,有關它何時交付部隊,更加引人關注。
路透24日獨家報導,美官員透露,法國一艘巡防艦葡月號(Vendemiaire)4月6日通過台灣海峽,美國其他盟邦或許會考慮跟進。歐洲國家軍艦航行至台海非常罕見,不過,軍事專家透露早前就多次正常航行穿越台灣海峽,根本不值一提;一位退役海軍將領則指出,美方刻意對外透露此訊息,就是有政治目的。
在大陸舉行海上閱兵之際,台灣海峽因外艦穿越,成為媒體焦點。美國之音25日報導,美國官員證實,本月6日法國的葡月號巡洋艦穿越台灣海峽,通過時曾遭解放軍船隻尾隨;無獨有偶,日前印度也派出「加爾各答號」隱形飛彈驅逐艦和補給艦,穿越台灣海峽抵達山東青島。不過,法艦穿過台海,卻是美方放話,此舉也引發軍事專家質疑動機。
罕見!歐洲國家艦艇航行台海。據路透報導,美國官員說,法國一艘巡防艦本月6日通過台灣海峽。這雖然很可能受美國歡迎,但卻會升高與北京的緊張關係。
大陸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海上閱兵於4月23日在青島舉行。
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舉行,閱兵採取艦艇單縱隊航行、飛機梯隊跟進的方式進行。在驅逐艦群接受檢閱時,055型「萬噸大驅」首艦、舷號101的飛彈驅逐艦「南昌艦」,亮相閱艦式。
斯斯有兩種,閱兵也有兩種,一種是對內的實戰化演訓及驗收,要展現能打勝仗、辛苦又威猛的一面;一種是對外展現武器裝備和軍容壯盛的成果展,要呈現華麗的一面。23日的解放軍海軍70周年海上閱兵,屬於後者,這當中從習近平的穿著,以及受邀的來賓,就可見端倪。
為慶祝大陸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在山東青島舉行海上閱兵,共32艘軍艦依序亮相,其中驅逐艦的055型南昌艦首次亮相,最受矚目,但由於天候不佳,海上雲霧繚繞,讓整場閱兵都是在朦朧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