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外不動產投資的搜尋結果,共82筆
隨著總統大選話題火熱,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提高,近期海外不動產話題又開始發燒,2013年前後許多人沒法下車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搭上戰爭、低房價、高投報的海外不動產投資風潮東山再起,讓民眾們躍躍欲試。
6月份有近30檔ETF陸續除息,其中台股及跨國投資ETF甚至有預估年化配息率超過10%的標的,其中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和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是惟二檔年化配息率超過10%的標的。
6月份即將有近30檔ETF陸續除息,想要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手腳要快,其中債券ETF的年化配息率普遍約2%~5%,台股及跨國投資ETF則甚至有預估年化配息率超過10%的標的,其中尤其以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備受矚目,每一張的買進價格不用新臺幣1萬元,便可無負擔享有高配息商品。
ETF市場持續熱絡,凡是配息相關新聞,例如元大高股息(0056)從年配改季配、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該與哪檔組成月月配等等,絕對吸引投資人眼球。近期則是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話題很熱,6月配息金額一公告,許多存股族很嗨,就連包租公、包租婆也想搶進,改當股市房東,因為00172年化配息率逾11%,股價卻不到10元,無需百萬、千萬資金,就能當房東、收高租!00172將於6月20日除息,6月19日前持有或買進者,即可於7月14日領取此次配息大紅包,轉身成為股市房東。
曾任第一金投信總經理、臺銀人壽總經理,現為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會長邱華創分享了對於台灣不動產證券化REIT商機與展望,他分析,不動產投資信託事業的推動與發展,預期將帶動資產管理產業的升級,從過去幾乎只專注專營「證券」投資信託相關業務,進而可將國內外,「各類型不動產」相關的證券化規劃和商機,帶入資產管理產業。
曾任第一金投信總經理、臺銀人壽總經理,現為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會長邱華創,他是極少數實務界同時擔任過證券投信公司總經理暨董事會董事及擔任壽險公司總經理暨董事會董事,且具有交易及管理租賃不動產經驗的專家,他分享了對於台灣不動產證券化REIT商機與展望,更率先喊出,「共享不動產」時代正式來臨了。
「殯葬業入駐大安區引爆居民掛布條,抗議無效!7月照開業」,「上億元大麻,在社區飄出味道,住戶報警破毒窟!」類似社會新聞事件的報導經常有,大樓內有人開賭場、種大麻,屬於非法,當然可以取締,但是,對於合法用途的爭議事件,處理起來就比較棘手。
買房,難免會刻意避開嫌惡設施,但是有些設施反應很兩極,像醫院、警察局、消防局之類,有些人會嫌,但也有人喜歡,覺得附近有這些設施反而安心。
壽險業2020年不動產投資已增加1,808億元,是否助漲房價上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在立法院表示,壽險業這波投資不動產與8年多前的內涵已有所不同,扣除580億元不動產增值利益,大部分都是購買地上權、BOT案,即便有一塊素地都是要限期興建、收取固定收益,黃天牧說今年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我認為是健康的,符合大家期待的」。
壽險業2020年不動產投資已增加1,808億元,是否助漲房價上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在立法院表示,壽險業這波投資不動產與8年多前內涵是不同的,扣除580億元不動產增值利益,大部分都是購買地上權、BOT案,即便有一塊素地都是要限期興建收取固定收益,黃天牧說今年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我認為是健康的,符合大家期待的」。
印度首檔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自4月上市後股價表現強勁,引發全球投資者樂觀預期,印度將可能成為REIT的新市場。
印度首檔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自4月上市後股價表現強勁,引發全球投資者樂觀預期,印度將可能成為REIT的新市場。
英國脫歐意外拖累壽險海外不動產投資。新光金控25日公告,認列英國不動產的資產減損18.2億元,主要就是因為英國公投脫歐後,英鎊大幅貶值、倫敦不動產價格下跌,造成新壽在2015年投資的天恩寺街大樓必須在今年底有獲利時先認列約27%的減損。
事隔三年,壽險業再度啟動海外獵樓行動。壽險業者表示,目前依舊看好英、美的不動產投資潛力,但卡在英國脫歐與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性因素,有些看了很久仍不敢下手,富邦人壽買下德國歐元塔是近期罕見的大案。
英國健全的房產管理、嚴謹的稅法機制、穩定的投資報酬,讓該國成為全球投資人前進英國投資房產的首選國家,深耕英國不動產投資的五都海外置業公司明(7)日下午1時30分在北市南京東路3段305號4樓總公司舉辦一場老客戶回娘家溫馨講座,介紹英國經濟市場近年來的發展現況、提供英國優質管理公司最新的資訊,公開會員專屬系統的操作方式,發表新建案訊息,透過完整的說明,認識五都海外置業的專業服務,與客戶建立更深的互動,贏取客戶信任。
台灣房市持續低迷,海外不動產又在成熟國家祭出振興方案與新興國家高報酬的誘因下,掀起近年一波方興未艾的海外不動產投資熱。
海外不動產投資商機龐大,但很快銀行業者就可能「看得到,吃不到」,因為海外不動產的土建融、房貸等融資,也算在銀行法第72條之2計算範圍內,對此銀行業者指出,希望金管會能放寬銀行法計算標準,如此一來,在新南向政策上,會有更多協助台商發展的空間。
築底不落底的台灣未來房市,加上台灣政經環境不友善,使許多資金與地產業者必須出走,於是建商開始減量經營,代銷及房仲是服務業,賺的是成交佣收,影響最大也最深。
搶搭美國經濟復甦商機,壽險業擬「揪團」投資美國不動產。據了解,國內前幾大壽險公司近來積極評估美國各大城市的商辦大樓,已鎖定不少年化收益率在3%以上標的,但考量美國租稅規定,希望向金管會爭取可合組公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