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外債的搜尋結果,共1,130

  • 陸美債規模回升至8693億美元

    陸美債規模回升至8693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5月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身為美債第二大海外債主的大陸,3月持有量從2月的8488億美元升至8693億美元、反彈205億美元,終結連續7個月美債持有規模下降的走勢。觀察3月外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量也升至兩年最高水準,整體增至7兆573億美元、月增約2300億美元。

  • 省避險成本 壽險搶進台幣計價美債ETF

     國內投信頻頻追加募集債券ETF額度,壽險資金亦協助「加油添柴」。主要是美元避險成本高漲,換匯(CS)成本飆破3%,壽險資金想要追求美債的高利報酬,又擔心避險成本吃掉報酬率,因此轉投資新台幣計價美債ETF基金,即可省下避險成本、又不吃海外投資額度,同時提升新錢投報率,一舉三得。

  • 債券ETF獨撐大局 投信急要額度

    債券ETF獨撐大局 投信急要額度

     投信主被動基金規模持續攀升,但主要靠債券ETF基金投資熱潮獨撐大局。據最新統計,4月投信基金規模增加749億元,來到5.42兆元,但觀察各類基金規模消長,債券ETF規模增加635億元獨占鰲頭,其他海外收益型基金、組合型基金則小幅增加,台股基金與台股ETF規模分別流失超過百億元,整體呈現債增股減、內冷外熱的趨勢。

  • 連四個月加碼台股 國銀、券商登護盤要角

    連四個月加碼台股 國銀、券商登護盤要角

     股市多空交戰,國銀及券商自營部位成護盤要角。金管會23日公布銀行、保險及證券自營的股債部位,國銀及券商已連續四個月加碼台股,今年前四月累計加碼股票、主要是台股,逾726億元,投資大戶的壽險業今年則因避險成本高漲、獲利壓力沉重,前四月減持股票約360多億元。

  • 中止減持 陸3月大買205億美債

    中止減持 陸3月大買205億美債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3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相隔8個月後,中國再度增持美債,3月共計增加205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規模由逾12年半低位回升至8,693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

  • 終結連7個月減持 陸3月美債規模回升至8693億美元

    終結連7個月減持 陸3月美債規模回升至8693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身為美國的第二大海外債主的大陸,3月美債持有量從2月的8488億美元升至8693億美元,終結連續7個月美債規模下降的走勢。而2月持有8437億美元也是201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 17年來最慘4月 壽險新約不到500億

     四大不利因素,讓壽險新契約業績創17年來最慘4月。據壽險公會統計,4月新契約保費僅近480億元,連500億元都不到,年減逾31.5%,為2006年之後、即17年來同期最低,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美元急速升息使美元保單賣相不及優利定存或債券,二是銀行通路不給力,三是4月工作天數僅17天,四是壽險公司先保獲利與財務指標,難顧業績。

  • 債市吸金 投資級債最搶眼

    債市吸金 投資級債最搶眼

     美國的銀行風波使相關類股承受壓力,市場解讀,聯準會(Fed)接下來可能暫停升息,公債殖利率回落。據美銀最新統計顯示,過去一周主要債市多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以投資級債單周淨流入約39.6億美元,動能居冠。

  • 一帶一路投資發生變化? 日媒:軟性投資正在增加

    一帶一路投資發生變化? 日媒:軟性投資正在增加

    中國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構想,相關的海外投資正在發生變化。日媒指出,大型基礎設施減少,尖端領域的生物和數位等軟性投資正在增加。

  • 公股銀企業授信 提升放款利差

     美國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後,暗示可望停止升息,後續將有一段時間處於高利率環境中,公股銀行在企業授信方面,強調仍會在控管風險前提下,持續提升放款利差,並更加重視資本使用效率,以追求授信資產「質量均衡」發展。

  • 避險情緒濃 長天期美債ETF齊漲

    避險情緒濃 長天期美債ETF齊漲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入尾聲,市場預期有9成機會在5月最後一次升息,投資人憂心經濟衰退風險提高,美國經濟呈現下滑趨勢,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回跌使價格往上。法人觀察長天期美債ETF表現,今年來市面上八檔產品全數上漲,漲幅皆在6%以上。

  • 高資產族群 青睞三種投資商品

     最新富豪資產配置曝光。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存款」比重較去年同期增加最多,從39%增至50%,減少最大是「保險」,比重較去年同期掉了7%至15%,銀行業者指出,高資產客戶重視資產保全,「海外債券」、「結構型商品」、「股權結構型債券(ELN)」都很搶手。

  • 國證小額債券App領先業界 首創「無縫接軌國際市場」新服務

    國證小額債券App領先業界 首創「無縫接軌國際市場」新服務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進入尾聲,市場預估全球經濟衰退機率高,將面臨市場環境大幅動盪,因此具有穩定收益特性的「債券」商品大受投資人青睞。國泰證券為滿足一般投資人之債券投資需求,2021年推出「小額債券App」,讓投資人以小額方式即可參與海外債券市場,更於今年再度領先業界首創「小額債券無縫接軌國際市場」新服務,凡平台上以美元計價之海外債券商品,只要美國市場正常營業,國泰證券皆提供交易服務,使投資人可與海外市場同步,小額債券投資不中斷。

  • 《金融》國泰證小額債券App首創「無縫接軌國際市場」新服務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進入尾聲,市場預估全球經濟衰退機率高,將面臨市場環境大幅動盪,因此具有穩定收益特性的「債券」商品大受投資人青睞。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證券2021年推出「小額債券App」,讓投資人以小額方式即可參與海外債券市場後,今年首創「小額債券無縫接軌國際市場」新服務,平台上以美元計價海外債券商品,只要美國市場正常營業,國泰證券皆提供交易服務,使投資人可與海外市場同步。

  • 債市簇擁 非投資級債強吸金

    債市簇擁 非投資級債強吸金

     多位聯準會官員發言支持升息控制通膨,加劇市場對經濟加速進入衰退的擔憂,公債殖利率續揚,債市波動延續。根據美銀最新統計,過去一周主要債市多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以非投資級債為債市中資金動能較強者,單周有31.1億美元的淨流入。

  • 復華深耕固定收益商品 基金獎豐收

    復華深耕固定收益商品 基金獎豐收

     復華投信2023年第6度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累積歷年勇奪10座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團隊獎殊榮,位居同業之冠,並將該公司的總得獎紀錄推進至150座基金獎及11座團隊獎。

  • 投研團隊常勝軍 復華六獲債券團隊獎

    投研團隊常勝軍 復華六獲債券團隊獎

     復華投信2023年持續大放異彩拿下12座大獎,獎項橫跨股票、債券、平衡型及團隊研究獎,凸顯復華產品線完整、投研團隊全方位操盤實力備受肯定。

  • 1分鐘讀財經》陸狂賣美債嚇壞市場 美國有何危險?

    1分鐘讀財經》陸狂賣美債嚇壞市場 美國有何危險?

    小編今(19)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美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濟數據強勁激發市場擔憂聯準會(Fed)更激進升息,美國股債同時下跌的2月份,海外「債主」集體拋售美債。其中,第二大債主中國連續第七個月減持美債,持倉規模續創近13年來新低。

  • 陸連七個月拋美債

     美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濟數據強勁激發市場擔憂聯準會(Fed)更激進升息,美國股債同時下跌的2月份,海外「債主」集體拋售美債。其中,第二大債主中國連續第七個月減持美債,持倉規模續創近13年來新低。

  • 債券ETF基金可節稅 買氣續熱

     去年美債殖利率升至近14年高點,原本以法人為主的債券ETF市場,在一般投資人間亦掀起熱潮,人氣爆發。投信業者表示,債券ETF基金除追求穩健收益的訴求吸引投資人外,更有節稅優勢,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預期未來債券ETF基金買氣續熱。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