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外授信的搜尋結果,共111

  • 兆豐銀祭三策略 把關海外風險

     身為匯銀龍頭的兆豐銀行,如何把關海外投融資風險成為法人矚目的焦點,兆豐銀21日法說會提出三大策略,對投資、同業拆款與授信面向進行控管,其中不但降低買券額度及拉高信評等級,同時由於信用風險擴大,對非G─SIBs銀行所發行的Bail─in(自救優先債)有增加趨勢,已進行總量限制。

  • 《金融》國銀新南向新增授信 2022年衝近5年高

    金管會公布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最新概況,在海外升息幅度大及經貿熱絡帶動資金需求增加下,2022年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總餘額達1兆5016億元、年增達2657億元,創近5年新高,且較原定新增370.77億元達標率達716.62%。

  • 國銀新南向授信 五年新高

    國銀新南向授信 五年新高

     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火力全開。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2日公布國銀新南向發展最新成果,2022年全年國銀新南向授信總餘額達1兆5,016億元,較2021年底增加2,657億元,增額遠超過原先設定的370.77億元目標,不只達標率為717%,也創下五年新高紀錄。

  • 國銀對新南向授信火力全開 去年新增2657億創五年新高

    國銀對新南向授信火力全開 去年新增2657億創五年新高

    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火力全開。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2日公布國銀新南向發展最新成果,2022年全年國銀新南向授信總餘額達1兆5,016億元,較2021年底增加2,657億元,增額遠超過原先設定的370.77億元目標,不只達標率為717%,也創下五年新高紀錄。

  • 行庫海外拓市 續攻新南向、歐美

     2023年海外獲利動能,公股銀行看好成熟市場,新南向市場也可望持續成長,在海外布局上,第一銀行德國法蘭克福分行預計第一季開業、美國子行持續設立分行,臺灣企銀持續看好美國及澳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 明年金檢 金管會點名四大項

     金管會23日公布2023年度金融檢查重點,點名四大項:「國內外投資風險管理」、「金融韌性(資本與財務韌性及網路安全與資訊韌性)」、「防制詐騙」及「金融消費者保護」。

  • 金融業踩雷、金融詐騙頻傳 明年金檢重點一次看!

    金管會23日公布2023年度金融檢查重點。金管會指出,明年金檢重點有四大項,「國內外投資風險管理」、「金融韌性(資本與財務韌性及網路安全與資訊韌性)」、「防制詐騙」及「金融消費者保護」。

  • 《金融》金管會鬆綁 外銀在台分行添授信投資活水

    金管會為適度增加外銀在台分行授信及投資量能,宣布完成相關管理辦法修正預告、放寬相關計算方式,預估31家外銀及陸銀在台分行的授信及投資量能,可望分別增加4251億元及1062億元額度,合計增添5313億元活水,預計最快年底前可上路實施。

  • 新南向前十月授信 五年新高

    新南向前十月授信 五年新高

     國銀新南向腳步加速超車飆近五年新高。金管會銀行局公布,截至今年10月底國銀新南向授信總餘額達1兆5,38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3,023億元,增額遠超過今年設定的370.77億元目標,達標率為815%,寫下近五年同期新高。

  • 外界所不知道的三大重點 六大行庫有苦說不出

    近來法國療養集團Orpea S.A.總值45億的一筆聯貸案,因為立委高分貝質詢而使此案在公股金融圈沸沸揚揚,但身為「苦主」的六大行庫卻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尤其是被質疑:「為何承作無擔放款」?但事實卻是,在歐美的聯貸市場上,有擔保品的都為和不動產放款有關的案子,至於其他的案子全部都是「無擔」,而絕大多數公股行庫的國際聯貸案無擔保品佔比都在6成至9成之間。

  • 太多投資人打算變現 多家私募基金限制贖回REIT

     海外不動產REIT近來不安穩,金融圈人士指出,日前黑石集團(Blackstone)傳出對其不動產REIT採取限制贖回措施,等於是為了防範流動性危機,但也因而讓國內金融業對於海外不動產跌價的預期心理更深。

  • 擁有特別盈餘公積117億 OCI虧損 彰銀:不影響發股利

     彰化銀行21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發言人暨資深副總陳斌說明法人最關心的股利政策。彰銀前三季的OCI(其他綜合損益)出現虧損80億元,但有特別盈餘公積117億元,因此絕對不影響明年發放的股利,彰銀強調,未來股利政策將採取審慎態度,綜合多項因素及同業發放狀況後決定。

  • 行庫海外授信 緊盯兩大指標

    行庫海外授信 緊盯兩大指標

     美國聯準會不斷升息導致債券殖利率飆升,全球各國面臨程度不等的經濟衰退,各大行庫已對海外分行或國際金融業務拉警報,除了重新過濾各產業的競爭力,尤其更要求海外分行在審核企業申貸案時,必須特別注意短期債務及現金流兩大指標。

  • 金管會擴大外銀放款、投資量能

    金管會擴大外銀放款、投資量能

     為增加31家外銀、陸銀在台分行的授信及投資量能,金管會大鬆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7日預告修正「外國銀行分行及代表人辦事處設立及管理辦法」第18條規定,將放寬外銀在台分行授信與投資的計算分母,若以今年第一季的資料來看,修法後外銀的中期放款額度增加4,251億元、投資有價證券額度則增加1,062億元。

  • 公股銀強化海外分行綠金授信

     積極落實綠色金融,公股銀行海外分行,除了持續找尋優質國際聯貸業務外,也會要求海外分行針對綠色金融相關產業強化授信,以發揮銀行引導資金的功用,深耕ESG領域。彰化銀行透過獎勵機制引導海外分行對綠能產業及永續發展領域辦理授信。第一銀行則是倫敦分行取得綠建築標章。

  • 公股銀加強海外授信風控

     各國相繼鬆綁防疫限制措施,但歐美等國採緊縮貨幣政策,近期國際預測機構也陸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全球經濟擴張力道趨緩,公股銀行更積極加強海外授信風險控管,有別過去幾年主要是關注在受疫情的產業及國家,這次則是因應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全面提高風控的等級和範圍。

  • 升息效應 海外分行放款利差擴大

     公股銀看好今年升息態勢帶來的成長,除了國內持續吸收外幣存放款,更加看好海外升息的幅度更大,因此海外分行的利差將持續成長,特別看好今年海外的存款、放款成長態勢。

  • 兆豐攻中小企金 三強項助拳

     兆豐銀拚中小企業放款,除了鎖定大企業旗下的中小企業供應商金流,在疫情走向解封之際,兆豐銀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也訂定新的作戰計畫,將結合其為大企業金流主力銀行,以及海外據點眾多和外匯業務等三大強項,透過「供應鏈」和「生態圈」的串聯,開發由大企業戶所衍生的中小企業授信商機。

  • 一銀董座邱月琴 獲選信託公會理事長

    一銀董座邱月琴 獲選信託公會理事長

    信託公會19日舉行第8屆第1次會員大會並全面改選理、監事。信託公會指出,此次選舉結果由第一商業銀行董事長邱月琴當選理事長,會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致辭時引用唐朝詩人劉禹錫「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勉勵信託業積極發展信託飛入平常百姓家,照顧弱勢家庭,同時強調經營文化的形塑是信託發展的基礎。

  • 國銀海外獲利今年續增 惟香港失色

     公股銀行持續強化海外獲利,今年都有大舉成長的目標,唯有香港市場除外。公股行庫主管表示,香港分行過去是國銀海外獲利的金雞母,近幾年來實施國安法造成社會動盪,已讓香港市場相對失色,新冠疫情期間港府已祭出嚴格入境管制,疫情擴散仍然快速,令境外人士對香港卻步,難以延續過往以香港為境外資產管理中心的作法,直接衝擊國銀香港分行的業務表現。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