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峽大橋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土耳其是橫跨歐洲、亞洲的國家,在伊斯坦堡海峽上有一座往返歐亞的大橋,然而每到上下班尖峰時段,橋上就會嚴重塞車,讓通勤的上班族苦不堪言,當地一名糕點師為了節省通勤時間,竟突發奇想決定「泳渡海峽」,原本需要50分鐘才能抵達工作地點,現在只需耗時20分鐘。
烏克蘭說,俄羅斯正沿著克里米亞大橋(克赤大橋)鑿沉一排船,以形成保護屏障,防止未來無人艇攻擊,而新衛星影像證實了這個說法。
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烏克蘭的南線攻勢在周末取得了重要的關鍵進展,俄羅斯軍隊正在被趕出頓內次克州的烏羅扎因鎮(Urozhaine)的防禦陣地,此處被突破以後,烏軍有機會打通前往馬立波(Mariupol,也稱馬里烏波爾),也就是亞速營部隊去年堅守3個多月的奇蹟市鎮。
在俄烏戰爭接近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訪問了基輔,烏克蘭的局勢可以說已經底定。接下來的戰事將不是由俄羅斯何時集結大軍進行反攻來決定,而是美歐送給烏克蘭的裝甲車、坦克與戰機何時可以備戰來決定的。至於烏克蘭接到新裝備後要如何發動攻勢,首要目標應當是奪回克里米亞,然後烏克蘭與美國才會同意進行和談。至於烏東地區的盧干斯克與頓內次克兩州,本來就是長期處於分離狀態且難以控制,迫切性較低,可以留給以後再處理。
【旅奇傳媒/日本部整理】你敢挑戰嗎?世界最美自行車道之一的「島波海道」 以8座橋串起四國愛媛與本州廣島的6座島,全長70公里,就算是初學者也可依自己體力挑戰。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回想1998年,我們首次自助旅遊歐亞的交界「博斯普魯斯海峽」,已是24年前的往事了;不過那回,我們是一家四口排隊買票搭大渡輪,以5天時間,御風巡航整個海峽附近島嶼;第二次再度旅覽此海峽,則是我與內人在2017年,配合旅行團搭乘專屬小遊輪,以峽灣兩岸景觀為主,一覽海峽的兩岸風情;如首次是「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之憶趣;那第二回則猶「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之寫實;兩次海景撲面,可說是各有千秋;至於觸感襲人,則是如出一轍了。
與台灣隔海峽相對的福建於9月12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完成主橋合龍,這座翔安大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大陸第2座、也是福建首座的全橋預製裝配化跨海大橋。
曾經多次被誤傳去世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由英國官方宣布確認駕崩。這位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在位時間長達70年,是二次大戰後在位最久的國家元首,恐怕也是被媒體誤傳去世次數最多的名人。這次《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打著黑色領帶宣布御醫已前往關切英女王健康時,外界很謹慎地面對,台北時間9日凌晨,英國官方終於確認「倫敦橋倒塌」代號啟動。
在烏克蘭獲得到中距離武器增加以後,「炸斷刻赤海峽大橋」就成了一個話題,俄羅斯立即回應「一但大橋被炸,就不排除用核武」,不但放了狠話,俄羅斯也在刻赤海峽大橋附近加裝煙霧發生器與雷達誘騙設備,顯然俄羅斯確實相當擔心大橋可能攻擊目標。
大陸正在規畫兩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工作,一系列關於「台海通道」的進展再度引發討論。參與相關方案構想、設計的大陸學者稱,大陸現已完全具備修建「台海通道」的工程能力和經濟實力,技術上也不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難,目前已規畫北中南3路線,分別連接新竹、苗栗和嘉義。陸委會表示,跨海鐵路等交通建設涉及雙方公權力事務,兩岸從未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我方更無此規畫。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上周聲明正在規劃福州至台北支線建設,據台灣海峽通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表示,幾十年來在對台海通道的構想和探討中,一共產生北線、南線和中線等多個方案,而國台辦的說法顯示,台海通道將優先選用北線方案。該方案距離最短,跨海部分僅124公里,汽車只要1.5小時,火車只要60分鐘。
大陸國台辦24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有陸媒記者提問,大陸自然資源部日前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福建省統籌研究「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重大交通等基礎設施納入國家相關規劃」。福建省此前發佈的《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中也提到,推進「台海通道」項目。
一首童聲所唱的《坐上動車去台北》最近在網上走紅,也引發不少議論與政治聯想,同時也讓一些人想起幾個月前另一首《坐上高鐵去台北》歌曲。不論作曲者寫這2首歌的動機為何,統一與建造跨海鐵路終究需要政治與技術兩項工程同時解決,未解決之前唱唱歌聽一聽就好,沒必要咬牙切齒、髮張眦裂。
大陸首條跨海高速鐵路——福廈高鐵進入最後建設階段。8月6日隨著最後一榀鋼箱梁緩緩落下,福(州)廈(門)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成功合龍,這也是世界首座行車速度超過每小時300公里的大跨度跨海斜拉鐵路橋。這意味大陸高鐵從只在陸上行駛,邁入可以跨海行駛的新時代。
中國大陸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泉州灣跨海大橋,已於近日完成主橋合龍。這座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大陸首座高鐵跨海大橋全長20.287公里,是福廈高鐵全線最長的橋樑。這段跨海高鐵大橋的完成,對於將來建造跨度更大的跨海大橋具有重要意義。
大陸國務院最近公布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畫綱要》時,很多媒體都注意到了大陸中長程交通規畫裡包含了通往台灣的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引起許多人熱烈議論。台灣的綠媒斥之為「做夢」,而陸媒對此願景則難掩欣喜之情,雙方打的其實都是獨與統的政治算盤。跨海大橋能否實現,是技術與經濟問題,但這項規劃卻是嚴肅的政治宣示,雖不見得會實現,卻能向兩岸民眾展示大陸統一台灣的強烈企圖心。
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福建福州至平潭鐵路26日開通營運,大陸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目前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把高鐵首次送上平潭島。
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鐵路:福(州)平(潭)鐵路26日正式開通營運,首班列車上午從平潭站駛出。而大陸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亦同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
平潭是大陸直線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大陸《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2日報導,《十三五規畫》北京至台灣高速公路、高鐵的先期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公路,10月1日面試通車,這是大陸首座、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由中國中鐵大橋院設計、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