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思半導體的搜尋結果,共98筆
「最大的阻力,給我們最大的動力」!中國科技大廠華為預告9月25日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的宣傳影片上出現的這句標語,應證了華為在不斷克服美國出口管制上所做的努力。據外媒最新報導,華為旗下子公司「海思半導體」今年開始向監視錄影器製造商供應晶片,被視為是反擊美國管制的新訊號。
根據IDC最新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研究顯示,2022年亞太區半導體IC設計市場產值達785億美元,與2021年相比衰退6.5%,是疫情爆發後,首度呈現年對年負成長表現。
自從2018年美中科技戰開打以來,中國在半導體戰場上,似乎完全無力反擊,中興通訊一被斷供晶片,就明白表示脖子被掐住要窒息了,後來不但付出高額罰款,還同意美國派一個監督小組進駐。用「被羞辱」來形容,不算太超過。
美國持續打壓大陸晶片業,讓大陸加快本土替代的腳步。日媒拆解近年遭受美方圍堵的大陸資通訊大廠華為的5G小型基地台後,發現美國零組件占比僅剩下1%,且多數零組件都是大陸國產。
受到美國擴大制裁衝擊,華為遭到台積電和美企切斷供應鏈之後,轉向由大陸廠商供貨。日媒披露拆解報告,發現華為5G小型基地台,陸製零件占比超過5成,美製零件只剩下1%,顯見在美中科技戰角力之下,華為大突破加速採用大陸在地零組件。而華為5G小基地台主要晶片仍由台積電生產,應是禁令生效前的庫存貨。
大陸通訊設備企業龍頭華為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多年,但在制裁下,華為仍連續三季銷售取得成長,輪值董座徐直軍樂觀預估,2022年全年銷售額有望達到6369億人民幣,並表示2023年將是華為在美國制裁常態化下,正常營運的一年。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加大貿易制裁力道、切斷供應鏈,華為公司無法透過大型半導體代工廠生產自家設計的智慧型手機晶片,晶片庫存終耗盡。
美國政府上月7日公布新一輪對中國晶片的禁令,刺激中國加強晶片自主研發,雷鋒網報導,中國在成熟製程晶片競爭依然火熱,有部分國產晶片已出現突破,其中包括新能源車、物聯網和伺服器等,是中國晶片有機會創新的幾大關鍵領域。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為了擺脫美國的半導體制裁,傳已著手和中芯國際、福建晉華等同樣遭美制裁的中企組隊,在大陸政府暗中支持下,設法於年內打造出「去美化」的晶片產線。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下半年在美國、台灣等半導體大廠的人工智慧(AI)、繪圖晶片處理器(GPU)及高效運算(HPC)新案測試需求強勁。法人預期,穎崴訂單將一路放眼到年底,下半年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情況下,全年獲利將至少賺進兩個股本起跳。
陸廠華為2020年11月出售旗下平價手機品牌「榮耀」(Honor),根據統計,榮耀居大陸手機品牌銷量第五名,而日媒拆解榮耀最新智慧手機X30後,發現其中多達4成零組件來自美國,與過去機型相比高出許多,分析大陸在高性能智慧手機方面,目前仍難以完全自產,對美國的依賴度似乎越來越高。
近2年在美國出口禁令制裁下,華為無法獲得台積電供應晶片,導致手機業務出現嚴重衰退。華為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日前在深圳開幕,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會上坦言,儘管目前仍面臨晶片短缺問題,但華為沒有自建晶片廠的計畫,因為產業分工是有要求的。
近日有外媒披露,美國晶片軟體供應商新思科技(Synopsys)遭美國商務部調查,主要原因是新思遭指控將關鍵技術轉讓給大陸企業,違反美國所做出的制裁規範,目前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當局尚未做出最終裁罰。
研調機構IC Insights統計,全球前15大半導體廠今年第1季半導體營收年增21%,台廠台積電(2330)蟬連第3位,聯發科(2454)則躋身前15名。
去年下半年就傳出8吋晶圓需求滿載,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受到美國實體清單制裁影響,不僅先進製程研發受阻,也無法採購來自美企的半導體生產設備,但隨著全球對半導體需求暴增,甚至傳出有廠商提議以拍賣方式取得產能。對此,陸媒報導,中芯國際表示,將要求一些客戶先繳交保證金,才會分配產能。
美國政權翻開拜登新頁。從川普時期就開打的中美科技戰火仍延續,科技的大腦與靈魂成為焦點戰場,全球聚焦中美煙硝下,半導體以及網路產業的新格局。
研究機構助台股吸金,近期頻頻出招,最新升評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子(2449)至「買進」,強調華為衝擊已反應,著眼其他成長動能;另開啟對泰鼎-KY(4927)基本面研究,初評喊買,賦予105元推測合理股價。
韓國媒體《Infostock Daily》引述消息報導,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計劃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興建半導體工廠,投資規模上看100億美元,與競爭對手台積電較勁的意味濃厚。
晶片設計領域的重要且兼具學術與產業影響力國際會議「2020 IEEE亞洲固態電路會議(IEEE A-SSCC)」,將於11月9日至11日線上舉行,展示固態電子和半導體領域最先進積體電路設計與系統晶片。今年台灣將在會議上發表9篇論文,包括台灣大學1篇、交通大學5篇、成功大學3篇。
精測(6510)股價近期持續於700元附近整理,投顧法人認為,最壞狀況已過,日前不僅終結悲觀看法、升評「中立」,外資更連續三個交易日買超,頗有回補落後半導體指標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