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洋復育的搜尋結果,共58

  • 澎湖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揭牌 管碧玲親主持

    澎湖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揭牌 管碧玲親主持

    全台首座結合海洋生態復育及環境教育推廣場域的澎湖海洋保育教育中心22日在種苗繁殖場開幕啟用,新科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澎湖縣長陳光復、議長劉陳昭玲共同主持剪綵,開啟澎湖海洋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新篇章。管碧玲也親自參觀海葡萄、珊瑚草、鋸齒海菜養殖,以及復育海底薰衣草森林、種珊瑚的成果。

  • 近距離觀賞九孔鮑寶寶 新北海洋教育導覽開放預約

    近距離觀賞九孔鮑寶寶 新北海洋教育導覽開放預約

    東北季風吹拂東北角,隨著氣溫驟降,九孔鮑也正值繁殖期,新北市漁業處每年11月會挑選飼養超過2年、性腺飽滿且體形大的九孔鮑進行種苗繁殖,九孔鮑經過培育人員照顧下,目前已成長至0.5公分大小,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近期也開放海洋教育導覽行程,民眾透過網路預約後,可近距離觀賞冬季限定的九孔鮑寶寶。

  • AI技術助海洋復育 海大團隊獲數發部肯定

    AI技術助海洋復育 海大團隊獲數發部肯定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師生團隊與台灣智能資訊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台灣智能海洋No.1團隊,發展水下AI技術進行海洋生態調查,協助海洋科技博物館建立珊瑚礁復育指標物種的魚類資料庫,在數位發展部AIGO計畫舉辦的111年度全國性的解題賽,從全國229案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等獎及新台幣30萬元的獎金。

  • 基隆漁會、台電合作放流漁苗 共同復育海洋環境

    基隆漁會、台電合作放流漁苗 共同復育海洋環境

    為改善沿近海的海洋資源,基隆區漁會、台灣電力公司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28日上午在基隆市濱海休閒園區,展開魚苗放流活動。現場也有150名海大附中的學子協助,共放流5000尾嘉鱲及5000尾條石鯛。基隆區漁會表示,預計明年將會在基隆嶼擴大放流漁苗,復育基隆海域的海洋環境。

  • 山東煙台海灘湧進大量海鮮 市民狂撿30斤有人開小車搶載

    山東煙台海灘湧進大量海鮮 市民狂撿30斤有人開小車搶載

    最近山東煙臺在「梅花」颱風過境後,有多處海灘湧進大量海鮮,引不少市民前來打撈撿拾。據市民表示,湧上海灘的海鮮很多種類,螃蟹、海蔘等都有,但以瀘沽蝦數量最多,成堆成堆的,有人拿塑膠袋或桶子來裝,甚至還有開小車來載運。

  • 新北和美漁港生態復育 邀你親種珊瑚苗

    新北和美漁港生態復育 邀你親種珊瑚苗

     新北市近年推動漁港轉型,市府6日在貢寮區和美漁港辦理「和美海之家」珊瑚復育及親水體驗活動,除讓民眾深化海洋保育觀念,更能親近海洋,推廣海洋觀光休憩,將和美漁港打造為「生態復育與生態體驗中心」,讓漁港不再只是漁港,更是觀光休憩好去處。

  • 種植珊瑚復育海洋生態 新北「和美海之家」親水體驗31日開放報名

    種植珊瑚復育海洋生態 新北「和美海之家」親水體驗31日開放報名

    暑假不知道帶孩子到哪裡玩嗎?貢寮和美漁港「和美海之家」生態復育及親水體驗活動讓親子一起種植珊瑚,參與海洋生態復育,活動日期為8月6日、7日、13日及14日,共4梯次160個名額,7月31日中午12點起開放報名。

  • 潮境智能海洋館 6月重啟開放

    潮境智能海洋館 6月重啟開放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宣布,先前因疫情暫停開放的潮境智能海洋館,為配合即將到來的「世界環境日」與「世界海洋日」,將自6月1日起,開放讓民眾參觀。海科館並公布了近期透過水下攝影機拍攝的海洋生物畫面,民眾將可在智能海洋館親眼目睹。

  • 海的廢棄物成為海的藝術 金屬中心 落實循環經濟

    海的廢棄物成為海的藝術 金屬中心 落實循環經濟

     2021年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展於11月10日至12日在高雄展覽館圓滿落幕。開幕11月10日由社團法人台灣永續供應協會賴樹鑫理事長致詞拉開序幕,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親身體驗運用4K真人影像全息成像系統,彷彿親臨高雄展覽會場,並表示政府在推廣循環經濟上不遺餘力,也希望藉由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256家會員一起導入供應鏈裡面快速推動,展現台灣循環經濟的實際成果,以互利多贏的模式創造台灣循環永續的競爭優勢,開幕後與會貴賓一同參觀金屬中心攤位,該中心展示亮點為「再生多樣態轉化材」。

  • 新北九孔繁殖季 海洋復育園區忙選種苗

    新北九孔繁殖季 海洋復育園區忙選種苗

     東北角吹起東北季風,代表九孔繁殖季節到來,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的培育人員會從飼養2年以上的九孔中,挑選生殖腺飽滿的成貝進行種苗繁殖,繁殖出來的九孔苗經過培育,於隔年6月放流至貢寮卯澳灣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補充海洋資源。

  • 台達50影像音樂會 零碳排

    台達50影像音樂會 零碳排

     台達電子50周年所主辦之「台達50影像音樂會」日前盛大登場,在遵守政府防疫規範下仍吸引許多觀眾到場觀影。該場音樂會播映英國廣播公司BBC親自製作的史詩級自然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II」精彩選集,結合80人大編制台北愛樂管弦樂團以及合唱團,現場演出知名配樂大師Hans Zimmer替該片譜寫的樂曲,作為「藍色星球II」在亞洲的首次演出,期喚醒大眾對海洋生態的重視,也呼應主辦單位台達的「環保、節能、愛地球」經營使命。

  • 台達50歲 影像音樂會零碳登場

    台達50歲 影像音樂會零碳登場

     創立達50周年的台達電子,原預計在5月舉辦「台達50影像音樂會」,受疫情影響順延至10月23日,但精彩程度不減。本場音樂會主要播映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自然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II》,再搭配80人大編制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現場演出知名配樂大師Hans Zimmer替該片譜寫的樂曲,讓現場觀眾在視聽覺饗宴中,喚起對海洋生態的重視。

  • 徜徉東北角海上樂園 振興活動開跑

    徜徉東北角海上樂園 振興活動開跑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盛夏已接近尾聲,還沒出門趴趴走的民眾,趁著豔陽天,徜徉東北角迷人的山海風光吧!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北角管理處)特別祭出聯合振興方案—「i趣東北角 嗨翻一夏」,精選16家業者同步釋出優惠方案。

  • 澎湖復育 放流5萬隻沙蟹苗

    澎湖復育 放流5萬隻沙蟹苗

     海洋復育是澎湖最重要使命,農委會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26日在大倉灣北邊海域「海草移植復育試驗區」放流5萬隻遠海梭子蟹苗,孕育海洋生態綿延不息。

  • 珊瑚蟲生了 染紅澎湖愛情海

    珊瑚蟲生了 染紅澎湖愛情海

     近期澎湖海域多處驚見一片片紅通通的黏稠物滿布海水,陣陣濃郁的腥臭味一度被誤以為是海洋汙染;經過確認,原來這是珊瑚蟲生小寶寶,染紅了澎湖這片「珊瑚愛情海」。

  • 守護海洋 澎湖囝仔獲公務員傑出奉獻獎

    守護海洋 澎湖囝仔獲公務員傑出奉獻獎

     土生土長的澎湖囝仔柯志鴻自詡大海之子,任職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技士,獻身守護海洋,打造全國首座珊瑚海洋花園,榮獲全國公務人員傑出奉獻獎,最正港的澎湖之光。

  • 2021澎湖海洋年 永續漁業繁榮

     今年元旦我宣布2021年「海洋年」,延續過去兩年海洋活化政策,今年以「海洋永續」為主軸,力拚恢復昔日漁業榮景。

  • 珊瑚培育桶獲專利證書

    珊瑚培育桶獲專利證書

     澎湖海洋復育跨出一大步,孕育全國第一座珊瑚海洋花園,今年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更突破技術成功研發「珊瑚培育桶」,榮獲中華民國專利證書,保育士氣大振奮。

  • 澎湖養殖綠色新科技 廢棄牡蠣殼變身風螺養殖的珊瑚底砂

    澎湖養殖綠色新科技 廢棄牡蠣殼變身風螺養殖的珊瑚底砂

     牡蠣是澎湖著名海鮮,數十年來上百噸的牡蠣殼何去何從一直澎湖最大隱憂,專家學者絞盡腦汁求解套,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養殖綠色新科技,牡蠣殼變身鳳螺養殖的珊瑚底砂,廢棄物活化再利用。

  • 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海大助理教授攜新北推動「雙花計畫」復育有成

    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海大助理教授攜新北推動「雙花計畫」復育有成

    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徐德華與新北市漁業處攜手推動「雙花計畫」,開發烏賊(俗稱花枝)和萬里蟹三兄弟中最具經濟價值的「鏽斑蟳(俗稱花蟹)」人工繁養殖技術,經多年繁養殖試驗後,如今已成功掌握虎斑烏賊等3種高經濟價值的完全養殖技術;徐德華今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他謙虛的說,再次感謝新北市政府在種蟹及各項研究事務與場域的協助,也正因為有市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如今這亮眼的成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